繼盾安後再曝1800億天房負債,違約潮下,是中國經濟的刮骨療毒

近日,違約事件的頻頻發生,讓金融機構多有顧忌,開始著手“排雷”。在排查過程中,中信信託發佈公告稱,天房集團可能無法如期償還債款,存在債務違約風險。

據悉,天房集團是天津最大的國有房企,連續15年上榜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旗下擁有上市公司天房發展及橫跨多個行業的不同企業數十家。但是,據2017年中報顯示,天房集團總負債已達1830.13億。

繼盾安後再曝1800億天房負債,違約潮下,是中國經濟的刮骨療毒

無獨有偶,前幾天,中國500強企業第283位的盾安控股集團,也面臨著嚴重的財務流動性困難。許多實力強勁的實體企業,似乎都陷入了一場債務危機。18年4個月,就曝出16起債券違約事件,似乎昭示著違約潮已經到來。

為什麼近期頻發債務事件?

繼盾安後再曝1800億天房負債,違約潮下,是中國經濟的刮骨療毒

這需要結合過去看待。2014年起,央行大力扶持槓桿借貸,讓海航、萬達、復興等企業一騎絕塵,快速擴張。眾多企業都在幾次扶持中嚐到了甜頭,高負債建實體經營成了企業最流行的技法。

可是,廠房造起來,賺的錢卻連投入的錢都不夠。無可奈何,只能再次貸款,甚至以造假的方式,拿到貸款、週轉金。

但是,這樣的資金迴環是危險而不健康的,百e創業已經在 中進行闡釋。於是,央行開始提高了貸款、融資上市、債券發售的門檻,企業拿錢變得困難了。失去了現金流,企業的債務危機便顯現出來。

這樣的做法曾經讓經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但是註定不是一個健全的發展方式。央行的“去槓桿”政策,也是債務事件頻發的誘因。

繼盾安後再曝1800億天房負債,違約潮下,是中國經濟的刮骨療毒

為什麼要收緊政策,刮骨療傷?

無論是超大型集團企業還是小型初創企業,最重要的不是資產,而是現金流。為了保證盈利與擴張,負債率、成本與收益率,及流動資金之間的平衡,是最利於健康發展的。

之所以稱部分企業存在泡沫,流失因為流動資金與固定資產中,負債比例太高。這樣的企業,承受經濟風險的能力非常弱,也不利於行業的穩定。一旦失去貸款及債券的資金支持,立刻會陷入斷流的境地。

然而,許多大型企業因為佈局較大,都有這樣的弊病。而大企業的泡沫破裂,帶來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而負債率低的企業,因為自身利潤佔現金流比重大,所受的影響也相對較小。許多小型實體企業的負債率都較低。

繼盾安後再曝1800億天房負債,違約潮下,是中國經濟的刮骨療毒

這次央行“去槓桿”的手段,目的也正是將“泡沫企業”的風險降低,並持續發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味填補負債並不能解決問題。幫助企業調整經濟結構,才是央行正在履行的責任。雖然勢必會使負債發展型企業受挫,卻是金融維穩的必經之路。

百e國際認為,社會應當在穩中求發展。刮骨療傷,刮骨是方法,療傷才是目的。央行的舉措,去泡沫洗牌不是目的,健全企業經濟構成才是最重要的目的。但是,我們勢必會經歷一段自我調整的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