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了败仗,为什么士兵不装死?其实装死才是作死

无论是我们看电影,还是看小说,总是会有这样的情节。一场大战中, 主角的所属的军队被打得大败,战友死伤殆尽,但主角却重伤晕倒在战场中,最后竟然神奇的活了下来。当然,也有主角被围困,眼看无法突围,直接装死,最后终于保住一命的故事。于是就有小伙伴发出疑问了,那为什么其它人不用装死来逃过一劫呢?就算成功率低,也比被人眼睁睁杀死要强吧。

古代打了败仗,为什么士兵不装死?其实装死才是作死

其实,这件事成功率真的几乎为零,无论是影视,还是小说中的情节都是完全的虚构的。在现实中如果装死,那真的是作死。装死转眼就会变真死。为什么呢,有以下几点。

古代打了败仗,为什么士兵不装死?其实装死才是作死

古代打仗并不是电视中演的那样,乌压压的一片,看起来混乱得很。古代是冷兵器战争,讲究战阵配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要做的事,然后通过伍长,百夫长等等一级级指挥,最后还有督战队。就在这样的严密的战阵里突然倒下,这是侮辱战友的智商啊。如果战阵不破,时间充裕,倒下的人也会被其它人检查,是死了,还是受了伤要转移,装死一下就会被识破。如果是紧张时刻,战阵会不停的调动应付敌人的攻击,在这人山人海中倒下,怕是不知道踩踏事件中,倒下的人是怎么死的。

古代打了败仗,为什么士兵不装死?其实装死才是作死

当然,想要逃过已方监视,趁乱装死也不是没有机会,比如阵型被打乱的时候,逃跑的时候等等。这时候就可以像电影中那样,优雅的倒下,顺手再拉一个尸体盖在自己身上。不过想要成功,还有一个难关要过。因为打完仗之后是要打扫战场的,战场的一切都属于战胜者,他们会分出部分兵力还处理这些战利品。武器铠甲都是军需品,自然不能浪费了,战马粮食也都是硬通货,肯定要看好,最后就是那一地尸体了。自家战友的那是英雄,要好好收敛后安葬的。

古代打了败仗,为什么士兵不装死?其实装死才是作死

那敌人的尸体是不是就没用了呢?错了,敌人的尸体也是好东西!至少要清点出来数量的,然后把脑袋一砍,这就是军功,可是升官发财的凭证,所以装死就是作死,还不如直接投降当战俘,至少像白起那样杀战俘的,毕竟是少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