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氏一统三国,曹丕有功:聪明人容易“作死”的3条法则


司马氏一统三国,曹丕有功:聪明人容易“作死”的3条法则

1

许多古装电视剧中,我最喜欢《三国》了。武将中我喜爱关羽和赵云,一个是忠义代表,一个是智谋双全的常胜将军。而在谋士中,诸葛亮并非我最喜爱的,反之魏国的司马懿是我喜爱许久。

司马懿的功勋并不多,主要是在曹操死后与诸葛亮对战中体现出来的;其次,便是最终统一三国的代表。

看过《三国》的人都认为,司马懿的成就主要源自于“能忍”,活活熬死了3代魏国统帅。我觉得他们只说对了一半,另一半是,魏王将自己搞死了!

2

话说曹操临死前,生怕绝顶聪明的司马懿反水,于是给儿子曹丕留下了很多有才有能的文臣武将,其中有4位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凡有一位还活着,司马懿及司马氏绝不敢反水。


司马氏一统三国,曹丕有功:聪明人容易“作死”的3条法则

1)曹洪

曹洪本是曹氏宗亲,也是曹操为曹丕留下的武将之一。曾多次在战场上舍命求曹操,在曹魏中的地位算得上是元老,后也因曹丕而死。

2)曹彰

曹丕的弟弟,能力出众,有大将风范,却没帝王之智。因曹丕担心日后成为心腹大患,结果设计陷害致死。

3)张辽

号称魏国五子良将,早年在吕布手下,后因曹操收服吕布便跟了曹操,但张辽此人很忠心,且善谋略。张辽曾率领800人击溃了孙权的10万大军。

曹操赤壁战败后,张辽始终随身从未离去,在华容道上遇到关羽时,也多次为曹家兵将向关羽求情,这才有了后来的曹操,就这一位智谋双全的大将,却因曹丕而死。

4)夏侯尚

夏侯尚是夏侯家族第二代出色的武将,有一定的军事能力和统帅能力,曹操在世就很喜欢他,甚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由于夏侯尚宠爱小妾,冷落曹氏正房,后被曹丕知晓,并将其小妾处死。此后,夏侯尚一蹶不振,最后郁郁而终。

原本这些忠臣将帅可保曹氏将帅,不至于在曹丕之子曹睿继承王位后,没将领可指派。他们却因曹丕短见而相继而死,最终导致朝内无人可用,司马懿掌兵得以趁虚而入。


司马氏一统三国,曹丕有功:聪明人容易“作死”的3条法则

3

人哪,都是自己搞死自己的,从古到今无不例外。越聪明的人,越容易听信谗言搞死自己。

错听别人的建议

从小我们的教育就是,虚心就教、不懂就问。潜意识里更倾向寻求外界的帮助,听从他人的建议。

寻求他人建议的好处是,一旦发生错误,不会怪罪到自己头上;其次,现成的答案比自己想答案好轻松的多。可悲的是,往往令自己失败的源头,正是错听他人的建议。

1)选择听那些没资格“说话”的人

一位研究生毕业的职场新人,父母都是初中毕业的普通工人。他有幸进入一家正在发展中的中小型公司,兢兢业业工作一年多,好不容易熬到了部门组长,却因为工资问题决定离职。

不过他还是有些犹豫,一方面上司承诺第二年让他做部门经理,到时候薪资是现在的两倍,一方面猎头开出比现有工资高出60%的薪酬;一边是等待一年,工资涨100%;一边是现在离职可在原工资的基础上增加60%。到底作何选择呢?

思前想后决定不下,于是他回家向父亲询问意见。父亲考虑到下半年为儿子结婚,需要用钱,当然率先选择能立刻兑现的承诺了。

儿子听从了父亲的建议,第二天递交了辞职信,去了猎头介绍的那家新公司。一年过去了,原先他手下的新人,现在已经成为分公司的经理,工资是原先的近3倍。而他呢?自从进入新工作后,由于公司的制度问题,以及其他方面,比如人际关系、企业文化等。

始终没能顺利晋升,工资也是半年调整一次,没有太大变动。

这种现象在很多职场人身上发生过。不听从上司的建议,却愿意听父母的建议。


司马氏一统三国,曹丕有功:聪明人容易“作死”的3条法则

2)以关系亲疏为判断依据

多听他人的建议是好事,但盲目且无个人标准的听从建议,导致的后果很严重。

失败者有一个共性:以关系亲疏为判断依据。

他们愿意听从父母,亲人的建议,甚至按照他们的指令行驶。却不愿意听从上司、老师、有经验案例积累的前辈经验。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但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我们多数人做判断时,容易将个人情感加入在内。同时我们习惯于用“标签效应”来做衡量。

比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标签,对我来说很亲近,但上司、老师、老板等潜意识存在敌对的意思。

正确的决策判断,一定不是基于情感,而是以理性思考为前提。我们不是以关系亲疏为参考依据,而是以对方的个人经历、社会地位和以往成绩作为根据。

事实的东西证明比什么都可靠!


司马氏一统三国,曹丕有功:聪明人容易“作死”的3条法则

认为自己能搞懂一切

职场及人生中,很多自己搞死自己的案例中,本质原因不外乎,认为个人能搞懂一切。那句“一切尽早掌握中”不知残害了多少人,到最后却没几个人清楚自己到底失误在哪!

1)听不懂的事,绝不参与

直到有一次听微博某大V分享时,似乎悟道有些东西。话说多数失败的原因,80%以上源自于最初错误的判断。由于选择出现了错误,导致与对的方向背道而驰。越努力失败的越快。

那次分享中提及了一位年入百万的创业者,她的天资平平,收入也不是特别高,但很少见她失败过。我觉得在这方面上,值得每个人深思。

到底什么原因呢?

值得一提的是,她做生意有一项准则:自己听不懂的事情,绝不参与。

互联网时代下,每个1-2年就会出现很多新兴生意,不少人称作是机会。与此同时,很多人为了追求暴利,选择参与进来。但说实话,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没搞明白规则时,已经进入。结果钱来得快,去得也快。比如P2P、区块链、微商等。

坚守只做自己听得懂的生意,单单这一判断依据,就能排除80%以上的潜在风险。


司马氏一统三国,曹丕有功:聪明人容易“作死”的3条法则

2)没有参与一个行业两年以上,谈不上懂

虽然互联网时代下,新行业、新机会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快,基本3-6个月就会传出一些新东西、新行业。但是,真正搞懂一个行业,没有一两年时间,是不可能的。

2014、2015年开始在网上写作,经营自媒体的人,基本都在2017,2018年爆发。也有一部分在2018年着实运营账号,2019年就有成效,但他们不少都是在2015,2016年在一些自媒体公司工作,具有两三年的从业经营。

疫情发生前,我和几位中学同学吃饭,大家都聊起了最近在做什么事情,有什么成绩。毕竟毕业至今近10多年了。其中一位同学做餐饮的,成绩不错,年收入基本在30万左右。

听他说了一些自己行业内的事情,当场我们所有人都蒙了!经营一家小小的饭店竟然有这么多猫腻儿,而且他还给我们讲了很多小技巧和细节,来让店面生意变好,如何增加收入等等。

说真的,如果没有三五年的经验积累,根本不可能了解的那么细致。换做其他行业也是一样的,没有踏踏实实几年的积累,谈不上懂了。

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反被聪明误”是我小时候,听得最多的一句训导。原本简单易懂的道理,执行就好了;但自作聪明的人,总想作出一些新名堂。越是想寻找新路线,摒弃就路线,越到最后发现,被多数验证的路线最靠近重点。

1)时刻追求“快速”策略

欲速则不达。互联网时代有太多机会,很多人都臆想着能迅速致富、功成名就等等。别忘了,出现机会的同时,势必隐藏着危机。当你凝聚机会久了,便容易忘记潜在的风险。

经历过股票牛市熊市的人都知道,市场在牛市时,买什么涨什么,一旦转入熊市,股票买啥啥跌。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当知道牛市来临时,其实已经抵达牛市尾声了。

此时本应尽快抛售手里的股票,做好防冬的准备,但情绪高涨的股民继续将资金投入市场,结果被套牢。究其原因,无疑是想快速致富,结果聪明反倒让自己陷入不利之地。


司马氏一统三国,曹丕有功:聪明人容易“作死”的3条法则

2)不以长远视野局势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具备长远视野的人,经常被眼前的琐事困扰。很多时候,当你转换视角时,困扰反而更容易解决。

当你因为上司让你加班,而感到气氛时,如果你思考到这份工作又不是自己一生要做的,而是为下一份工作做准备时,你会更加愉悦的接受加班。因为加班是对自己价值的锻炼机会,等到能力提升到平台无法满足时,便可让讨厌的上司消失在自己眼前。

同理,因为老板没有对象加薪的承诺而感到气愤,没必要!努力做好分内工作,提升个人业务能力。到时候老板会主动找你加薪的,否则损失的不是你,而是老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