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快餐」清靜無為

【國學快餐】清靜無為

胡立根

「國學快餐」清靜無為

【一語破的】

清靜無為:春秋時期道家的哲學思想和治術。主張心靈虛寂,堅守清靜,無為而治,復返自然。語出唐·賈至《虙子賤碑頌》:“鳴琴湯湯,虙子之堂,清靜無為,邑人以康。”

【原典精讀】

以正①治國,以奇②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天下多忌諱③,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④;人多伎巧,奇物滋起⑤;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第五十七章》)

註釋:①正:正常的方法,也就是老子倡導的清靜無為的方法。②奇:奇巧詭秘。③忌諱:禁忌。④利器:先進工具、武器等。滋昏:更加混亂不堪。⑤伎(jì)巧:技巧才能。奇物:稀奇古怪的事。

「國學快餐」清靜無為

【點到即止】

提到清靜無為,易使人想起漢初黃老之學和無為而治。漢初統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訓,從劉邦歷經孝惠、高後、文帝、景帝,都喜歡興起於戰國時期的黃老之學。“黃”指黃帝,“老”指老子。黃老之學“貴清靜”,主張無為。漢初皇帝皇后們,很少干預社會生活。《史記》中提到的漢初一些著名政治家也崇尚無為,最著名的就是所謂“蕭規曹隨”了。漢惠帝時,曹參接替蕭何做相國,完全遵守蕭何的規約,重用有能力卻語言遲鈍的老實人,整日喝酒似乎沒幹多少事。其實漢初的大官們並非不理國事,而是管大放小,不瞎指揮;該為則為,不該為則不為。漢初重農抑商,發展生產,勤儉節約,輕徭薄賦,約法省刑。結果是上無為而下有為,無為而無不為,無治而無不治。社會生產很快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家糧食滿倉,銅錢鏽蝕,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形成了著名的文景盛世。

清靜無為的主張源於老子。老子學說基於“道”,而“道法自然”,所以不用去爭,不用強力改變。老子認為,人之所以去爭去搶,就在於心不清淨,誘惑太多,所以要“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要“虛其心”“弱其志”,“常使民無知無慾”;要“致虛極,守靜篤”。他認為“清靜為天下正”。所以他的治國方略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為政者心理上“無慾、清靜”、行為上“無事、無為”,百姓便會自樸、自正、自富、自化,最後“為無為,則無不治”。

後來的《莊子》《呂氏春秋》《淮南子》,繼承了這一思想。如莊子就提出了著名的“心齋”之說,強調心靈要如明鏡那麼清靜,認為“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

當然,清靜無為並非偷懶耍賴,而是“清靜、無違、無為”,即清神靜心,剋制外慾,純正心靈;順應自然,尊重規律;不揠苗助長,盲目蠻幹,要待時而動,順勢而為。

中國歷史上出現的五大太平盛世,似乎都與無為而治有關。如田齊的黃老之學成就了齊國霸業;漢初的黃老政治形成了文景盛世;唐初定道教為國教,垂拱而治,出現了“貞觀之治”;明初“休養生息”,出現了“仁宣之治”;清初輕稅減賦,形成了“康乾盛世”。

清靜無為也是修身養生之道。傳統養生理論非常重視精神調養,倡導無慾無求,恬淡虛無;主張節制情慾,調節飲食,平緩情緒,順其自然。

【經典推薦】

《老子》第2、3、8、10、16、29、37、47、48、57章、

莊子《逍遙遊》《達生》《應帝王》《天道》篇、《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史記·曹相國世家》、

《淮南子·主術訓》

(來源《語文報》)

「國學快餐」清靜無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