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為何胡宗憲要連夜拜見嚴嵩?

asd57362118

由於大明朝國庫空虛,嚴嵩弄出改稻為桑這個國策。不過,胡宗憲覺得嚴世蕃這種做法過於急了,容易出事情,所以不願意去改。加上裕王和徐高張等人希望藉著這件事情,在浙江燒起一把火,扳倒嚴嵩。所以他們派了譚綸過去,希望能夠爭取胡宗憲的支持。

此時的胡宗憲左右為難,但是為了大局著想,只能勉強應付。嚴世蕃等不了,於是指示鄭何二人毀堤淹田來儘快完成國策。後來,胡宗憲還是知道,於是他殺了馬寧遠和河道衙門的人,並且逼迫鄭何二人和楊金水上了那道要求朝廷延遲改稻為桑的國策奏疏上簽字。不過事態過於嚴重,嘉靖調嚴胡宗憲、譚綸、楊金水等人入京,詢問此事。

毀堤淹田這件事情,嘉靖自然肯定知道了,裕王和嚴嵩也知道了。胡宗憲本想著藉著杭州知府馬寧遠等人的人頭,由自己扛下這件事情,保全嚴嵩。因此,他進京之前需要和嚴嵩好好溝通一下。如果面聖的時候,兩個人口徑不一致,嚴嵩是沒有好果子吃的。另外,嚴嵩本是他的老師,對自己有再造之恩,加上嚴嵩本是閣老,於情於理,他都應該去拜見嚴嵩。

嚴嵩也知道發生這麼大的事情,胡宗憲肯定要跟他談一談。不過,胡宗憲這種做法已經把嚴世蕃給惹毛了。胡宗憲最後最終也沒見到嚴嵩。



歷史是什麼

胡宗憲半夜見嚴嵩,原因從幾個方面看:

首先,裕王派了譚綸在浙江插手諸多事誼。當時胡宗憲就說了,譚綸你不來,這改稻為桑的政策還有迴旋的餘地。再加上胡宗憲雖然算得上是有大是大非的人,但他畢竟是嚴嵩一手提拔起來的封疆大吏,嚴嵩又是胡宗憲的老師。胡宗憲於情於理都要見嚴嵩一面。(這是擺在檯面上的)。



從下面一層說,胡宗憲不敢確定嚴嵩對他還相任不?胡宗憲晚上去見嚴嵩,還是向著維護嚴家的。胡宗憲想用馬寧遠的河堤失修來掩蓋毀堤淹田,同時給改稻為桑有一個緩衝餘地,再給嚴家一個機會。


其實,不管是馬寧遠的河堤失修還是毀堤淹田,嘉靖一清二楚,說了句話“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三句話代表了他的憤怒,當也代表當時動不了嚴嵩黨派的情形。

總結:胡宗憲這樣做是想為老百姓爭一爭,拖延改稻為桑的時間,但他又是為嚴嵩一手提拔出來。都是和嚴嵩黨派分不開的。他很為難!


透明小溪看歷史

胡宗憲以為皇帝馬上就要砍了他,所以說不見就來不及了。因為嘉靖皇帝掌握了所有罪證。但是胡宗憲在皇帝面前,又胡說八道,目的不過是拼盡力量為其一爭,延緩期限,以達到其目的。他並沒有要背叛嚴嵩的心思,畢竟嚴嵩還是自己的恩師。嚴嵩是隻老狐狸,他對發生的事情不會先表態。但是嘉靖皇帝對他們所做的事都心知肚明,因為嚴嵩一黨對其還有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