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最後的結局如何?

歷與史


嚴嵩和嚴世蕃是明朝眾所皆知的奸臣父子,他們仗著嘉靖帝的寵信專權亂政整整二十年。在此期間,有數名忠臣冒著生命危險彈劾他們父子,但終究都失敗了,甚至失去生命。

直到嘉靖四十一年,西苑永壽宮的失火成為嚴嵩父子倒臺突破口。徐階、鄒應龍等人趁機設下圈套將嚴嵩父子打倒,起初嘉靖帝只是讓嚴嵩提早退休,令嚴世蕃充軍邊疆。然而嚴世蕃並沒有老實地去充軍,他在流放途中逃回江西老家並聯絡幕僚策劃如何東山再起。這一事件被林潤知道了,他擔心嚴世蕃再次得到嘉靖帝的寵信,便上奏彈劾嚴世蕃謀反。嘉靖帝勃然大怒,立即派人將嚴世蕃壓回京城進行審問。

但嚴世蕃一點也不慌張,他買通朝中大臣,讓這些人上奏——已經處死他並提出要為沈煉等人翻案。徐階攔下這些大臣的奏摺,看出此乃“彰上過”之意,於是,將其改成謀反之詞呈給嘉靖。嘉靖火冒三丈,看後立即下令處死嚴世蕃並抄了嚴嵩的家。

從嚴嵩父子的倒臺以及嘉靖帝對於他們的處置,由此可得出兩點:其一是嘉靖帝對嚴嵩的感情頗深,二十年獨寵他一人。即使後來厭煩嚴嵩了也不忍心懲處他;其二是導致嚴世蕃死亡的“謀反”事件實際上根本不存在,其實嚴嵩壓根就不知道,這整個是徐階等人為了防止嚴世蕃翻盤設下的反間計。

而嚴嵩父子的命運如何?我們今天說說這事。

嘉靖帝對於嚴嵩的寵愛可謂“溺愛不明”,朝中之事全權交由嚴嵩處理,自己高枕無憂地在永壽宮玄修。不過嘉靖帝並非昏庸之君,他能如此超然地將一切事項交給嚴嵩,是經過仔細考量的。首先嚴嵩確實是一個有才幹的人,一方面他的文章寫得行雲流水,尤其是在青詞上(是凡間的皇帝給天上的玉皇大帝的奏疏)的造詣很深;另一方面他改良了明朝的行政系統——他很好地維護並修復了嘉靖帝與其他朝臣、百姓之間的關係。

一個帝王全身心沉迷於道教,沒有時間管理國事。這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當時有人勸諫,民間輿論出現了炮轟的局面。雖然皇帝有用至高無上的權利,但他們總會竭力維護自己的形象,不願意被世人唾棄。嘉靖帝需要一個人出面維護自己的形象,嚴嵩恰好具有這方面的本事。

能把這種事情做得天衣無縫,拍馬迎逢、八面玲瓏的嚴嵩很有一手。他得知嘉靖帝玄修的目的不是求長生不老,而是為了房中之術,便到處尋找秘方煉製春藥。二十年來嚴嵩與嘉靖帝的配合十分默契,正像有人描述的那樣,他們一個剛烈,一個柔媚;一個驕橫,一個恭謹;一個英察,一個樸城;一個獨斷,一個獨立。

換句話說,嘉靖和嚴嵩就是一對黃金搭檔了。在深得皇帝的信任後,嚴嵩慢慢恃寵而驕,幹起了貪贓枉法的勾當。而對於正義之士的彈劾,嘉靖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要麼不了了之,要麼處死彈劾之人。

我們有必要說說沈煉之死。當時沈煉拼死上奏,彈劾嚴嵩賣官鬻爵,專權亂政。但嘉靖並不在意,他直接將此事交由李本處理。李本是什麼人?他是嚴嵩的同黨。在得到聖意後,他立馬問嚴嵩該怎麼辦?這不是明擺著讓嚴嵩自己解決麼?

讓賊去捉賊,受害的一定是百姓。這個李本和嚴嵩一合計,反過來給沈煉整理了一本黑賬,說他誣陷忠良。最終,崇禎御筆一批,沈煉獲誣告之名,被流放邊疆。後來,嚴嵩又以其他罪名將他處死。

到嚴嵩年事已高的時候,精力不濟,無力處理亂七八糟的事務。他的兒子嚴世蕃走向了前臺。

老鼠兒子註定幹不出什麼好事情。這個嚴世蕃長得猥瑣噁心,沒有真才實學,天生就是一個不走正道的傢伙。結果老爺子的權利後,他貪贓枉法,賣官鬻爵。嘉靖雖然看不上這個苟且之徒,但嚴嵩的情面擺著,他就不去認真計較。

俗話說“夜路走得多了就會遇見鬼。”永壽宮燒燬後,嚴嵩建議嘉靖搬到南宮。當年明英宗因土木堡之變被俘蒙古,回來後又被代宗軟禁在南宮。所以,嘉靖覺得南宮是個不祥之地。嚴嵩為什麼讓他搬到那裡?嘉靖猜測嚴嵩有了二心。危機正一步步走向嚴嵩。

徐階察覺到了嘉靖的微妙轉變,覺得搬到嚴嵩的時機成熟了,他立即買通玄修道士。結果嘉靖在占卜之時,玄修道士說嚴嵩是不肖之徒,是大明王朝國運的剋星,上天之所現在還沒有懲罰他,是因為他住在京城且離皇宮很近,一旦他遠離皇宮,蒼天就會處置這個不屑之徒。

再糊塗的人也不願意讓歹人留在自己身邊。嚴嵩父子精心構建的權力體系瞬間坍塌——一個被迫退休,一個流放邊疆。

不少大臣請求嘉靖重懲。怎麼辦?嘉靖卻為二十年的舊情所困——最終,殺了嚴世蕃而沒有殺掉嚴嵩。

嚴嵩父子失去了往日的繁華,他們留給歷史的惡名洗都洗不掉。


文蹤旅跡


明朝好像是奸臣輩出,一說到明朝名臣想不起幾個,奸臣卻是想起一大堆,其中不乏太監之輩。如胡惟庸、魏忠賢、劉瑾、周延儒等等,也正因如此,衣光禽獸一詞才會從褒義變成貶義。



嚴嵩更是與胡惟庸、周延儒、阮大鋮、溫體仁、陳瑛並列為“明代六大奸臣”。

對於嚴嵩這個歷史人物,我是在電視劇《怪俠一枝梅》裡認識的,以前完全不知道。不過在該電視劇裡鄧立民老師贏得很好,把嚴嵩這個人物贏活了。當時看這個電視劇的時候,對嚴嵩那是恨得咬牙切齒啊。

嚴嵩真的是集所有奸臣之特點,趨炎附勢、迫害忠臣、剷除異己、權傾天下、禍國殃民、敗壞朝綱,反正他就是無惡不做。


如果要一一列舉嚴嵩的罪狀,那真的是罄竹難書啊。

更可恨的是,嚴嵩本人並沒有什麼政治才能,他能權傾朝野完全是奉承明世宗得來的。

他就一條路,支持皇上,不管皇上說得對不對,即使皇上要做的事勞民傷財,他也會不惜一切代價為皇上辦到。

而嚴嵩更厲害之處,把自己的兒子也提拔到高位,輔佐自己。從此就是,兩父子掌控朝局,一起貪汙。他的兒子嚴世蕃還狂言道:皇室無我富。可見當時這父子兩貪得多厲害。


久而久之,朝堂上的大臣流傳有一句話:皇上離不開嚴嵩,嚴嵩離不開嚴世蕃。用以諷刺當時的朝堂。

自古奸臣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如嚴嵩這樣的人也不能例外。

嚴嵩一生權傾朝野、風光無限。但他結局卻是頗具戲劇性,他能權傾朝野起於明世宗求仙問道,而他的死也起於明世宗的一次問道。

一次明世宗在向一個名叫藍道衍的道士問道,道士說“今日有奸臣奏事”,而正好這時嚴嵩來了。明世宗便認定嚴嵩就是那個奸臣,這下子完蛋了。


就這樣,嚴氏父子的權力被剝奪,最終的下場就是嚴嵩兒子嚴世蕃被斬,嚴嵩被奪官職,回到老鄉。可憐嚴嵩,在朝風光一生,最終死時連棺材都沒有。


原來歷史可以這樣說


我國古代歷史非常精彩,隨著幾十次的朝代更換,一個又一個君主登上歷史的舞臺,無論執政的皇帝是清明聰慧還是昏庸無能,朝廷總會出現一些賄亂腐敗之氣,以此產生了貪官。歷史上也有很多十分痛恨貪官的皇帝,例如明朝的朱元璋,他的一生致力於消除朝廷內外的貪官,他實施了一系列治理貪官的政策,甚至將自己貪汙受賄的女婿處死,然而即使在這樣的條例之下,明朝的貪官依舊如野草一般瘋狂、難以清除,今天要說的就是明朝的大奸臣嚴嵩。

據《明史》一冊中曾記載,明朝曾出現過100多位奸臣,其中有一位奸臣的存在顯得十分突兀。據說侍衛搜查財產時,這位被稱作“奸臣”的嚴嵩,為何家產卻如同朝廷裡的清官一樣多?按理來說,奸臣都會有很多的財產,這是怎麼回事呢?

嚴嵩自小十分聰慧,在父親的嚴格教育下,19歲就在鄉試中拔得頭籌,開始了他的官宦仕途。嚴嵩為人正直、不與官場賄亂之人同流合汙,所以直至40歲,他依舊只是一個小小的國子監的職位。然而在他五十歲的時候,突然深諳官場之道,為了提升官職,他開始巴結首輔夏言,得到接近嘉靖帝的機會。嘉靖帝沉迷“修仙”,以道教為信仰,將沉香水葉冠賜予大臣們,嚴嵩看此情況,便把皇帝賜予的東西掛在身上,在皇帝面前阿諛奉承,就這樣博得了皇帝的喜愛。

首輔夏言認為嘉靖帝不理朝政、沉迷於荒謬迷信之事,實屬昏庸無能,數次向皇帝表達不滿之情,時間已久,嘉靖帝邊對夏言慢慢有了意見。此時嚴嵩為了討好嘉靖帝,便提議將嘉靖帝的生父追隨冠名、列入太廟中,此時一提出,嘉靖帝十分高興,認為嚴嵩是他不可多得的心腹之臣,嚴嵩便輕鬆取代了夏言的職位,成為了首輔大人,此時的嚴嵩已將嚐到了權力的甜頭,他的慾望已經不能被滿足了。

嚴嵩在登上首輔一職後,野心開始慢慢展露出來,他為了自己在朝廷中權傾一方,便設計將阻礙他勢力的大臣們一一害死,甚至將對他有提攜之恩的夏言處死,他權利的爪牙已經延伸在整個朝廷內外。隨著年級的增長,嚴嵩認為他需要在朝廷裡安排一個眼線,他便在朝廷為自己的兒子嚴世藩留一職位。自此,父子兩個便在朝廷買賣官職,受賄錢財,權傾朝野。過於招搖的父子兩人最終被大臣舉報,嘉靖帝將嚴嵩貶回老家,沒收了他所有的財產,沒過幾年,嚴嵩就因病而亡了,死後更是沒有什麼人前去弔唁,可悲可嘆呀。

據史料記載,嚴嵩家中搜取道德銀兩還不如朝廷重臣的多,只有幾萬兩白銀罷了,也曾有民間傳聞,嚴嵩將受賄而來的錢財換成了字畫,這一舉動與清朝最大的貪官和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歷史雲頂


很慘很慘很慘。

嚴嵩一家財產無數,抄家以後翻出的金銀數十萬兩,這還不算上那些字畫,絲綢,金石等。

嚴嵩不幹活,當年蠻族打到北京城下了,他不敢出戰,甩鍋給徐階。蠻族撤退,他又不出戰,使京城附近生靈塗炭。

徐階與他的鬥爭勝利時重點攻擊他的兒子,嚴世蕃。徐階以佔有王氣的地,勾結倭寇為理由,殺了嚴世蕃。抄家嚴府,把不可一世的首輔變成了乞丐。

當時嚴嵩乞求徐階留些錢,作為給僕人的遣散費,被徐階以夏言家沒有僕人而拒絕(嚴嵩曾殺夏言)。

徐階本人並不想殺嚴嵩,雖然輕而易舉,不過他想讓嚴嵩活著受罪,在一生沉浮中感慨世態炎涼,最後嚴嵩沿街乞討,死於荒野。



蘇格拉薩


嚴嵩(1480—1567),明朝大奸臣,嚴嵩在《明史》上是被列入奸臣傳的,稱其“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也不知道咋回事?明朝奸臣忒多,還有周延儒、王振、魏忠賢、 汪直、劉瑾、馬士英六大奸臣,1505年嚴嵩中了進士以後被授編修,當時因大權臣劉瑾也在朝中當政,換句話說奸臣有時候也看不慣奸臣的所作所為,嚴嵩便引病歸鄉,回家後嚴嵩在家進行創作,寫詩作畫什麼的,反正他心裡想既然朝廷不需要我,我還不如做個逍遙人士。嚴嵩歸鄉後廣交朋友,飲酒談詩,所以在外名望很高。

10年後嚴嵩再次被召回朝廷,任國子監祭酒,好多朋友問我這個什麼官,給大家講下:國子監祭酒屬於中國古代中央政府官職之一,始於西晉武帝國子祭酒,後經北齊、隋唐、明清延變。該官職基本隸屬於朝廷最高學府——國子監,主要任務為掌大學之法與教學考試。就像現代國家教育部部長這個職位,怎麼樣嚇一跳吧!

那時候嘉靖帝特別喜好青詞,所以這些文武百官爭相學習青詞,不是他們愛好學習,可學習竟然都是為了爭寵,真是天大的笑話,這些哥們為了這個青詞也是拼了,而嚴嵩漸漸成為了佼佼者,以至於後來嚴嵩當上宰相之後,人們稱他為“青詞宰相”這個嚴嵩當初為了寫好青詞,常常廢寢忘食,甚至在庚戌之變的時候,敵軍都把北京包圍了,嚴嵩滿腦子都還是他的青詞。連左諭德趙貞吉要同嚴嵩商量抗敵之策的時候,嚴嵩都以他在寫青詞、不得打擾的理由拒絕了。不得不說,嚴嵩真是一個青詞至上,置國家與百姓於度外的奸臣,所以“青詞宰相”是世人對他的嘲諷罷了。

1539年後,世宗嘉靖皇帝沉迷道教,二十年對朝廷不管不問,以至於後來嚴嵩排除異己,殘害忠臣,貪贓枉法,至百姓水火於不顧,當時嚴嵩的同鄉嚴嵩考進士的主考官夏言看不慣嚴嵩的行為,也看不慣世宗整日沉迷於道教,更是對自己的仕途嚴重干擾,便諫言給世宗。由於當時嚴嵩也知道夏言對自己不利,便設計讓世宗把夏言殺掉。沒了夏言擋路,嚴嵩坐上了內閣首輔之位,從此擅專朝政。

嚴嵩在70歲後,他因年高體弱,把朝政交給兒子嚴世蕃處理。這個嚴世蕃比他爹還壞,橫行霸道,搜刮珍寶,魚肉百姓,很快引起了眾怒。這時候有個高人出現了,(這個人是誰至今是謎)他設計了讓嚴嵩父子下臺的計策,嘉靖四十一年,有個叫藍行道的道士名氣的很大,而世宗對道教依然沉迷,於是有人把藍行道引薦給了世宗,藍行道見到世宗之後就說:“今天有個奸臣來找你。”結果,來找世宗的是嚴嵩。這下世宗頓時大驚失色,冷汗直流,不久便削了嚴嵩的官職,沒收全部家產,還把嚴嵩的兒子嚴世蕃以私通倭寇之名處死了。還對嚴嵩說:“從哪裡來就滾回哪裡去”嚴嵩無奈一路乞討回到家鄉,二年後嚴嵩病死。可以說嚴嵩死有餘辜,罪有應得,但是世宗嘉靖帝整日沉迷於道教,讓奸臣當道,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損失,也是世宗主持朝政的一大敗筆,最終也讓後人留下罵名。


歷史這些事兒


縱橫朝野20餘年的嚴氏父子,終究遇到了他們的對手——徐階。作為一個同樣被嘉靖皇帝重用,同樣混跡官場幾十年,同樣對嘉靖皇帝的性格和心理瞭然於胸的人,徐階“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指使有名的道士暗示嘉靖皇帝嚴嵩是“奸臣”,又適時派人呈上嚴嵩父子的罪狀,矛頭直指“作亂、通敵、謀反”三個嘉靖皇帝最忌諱的話題,最終讓嘉靖下定決心剷除了嚴氏的勢力。

但是有意思的是,嚴世蕃因罪被斬首示眾,妻子家眷被髮配充軍,全部家產充公。可是無論群臣怎樣上奏揭露嚴嵩的罪行,嘉靖皇帝就是不肯殺嚴嵩,只是下令讓他致仕(退休)。

常言道:子不言,父之過。更何況嚴世蕃胡作非為這麼多年,根本就是仰仗父親嚴嵩的勢力,父子二人狼狽為奸。為什麼嘉靖皇帝殺了嚴世蕃,卻不肯殺嚴嵩呢?其實嘉定皇帝殺嚴世蕃是因為他的野心已經太過膨脹了,不僅讓未來的皇儲裕王給自己送禮,並公開宣揚“天子的兒子都要給我送禮。”還在風水寶地建立規格堪比皇宮的府邸,私庫更是富可敵國,富到皇帝都嫉妒了。嘉靖又怎麼可能容許這種得意忘形的人存在呢?

嚴世蕃當然非死不可。但是嚴嵩不一樣,他始終是清醒的,也是對皇帝保持忠誠的。皇帝之所以重用嚴嵩就是因為他需要一個靶子,成為文官們攻擊的目標,替自己擋住所有的口誅筆伐,好讓自己在恍然不覺中好好地修道,好讓所有大臣雖不情願,雖無奈卻不得不小心翼翼。嚴嵩替他做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對嚴嵩其實並不反感。

而且嚴世蕃不過是仗著父親的勢力,可嚴嵩是嘉靖皇帝一手提拔起來的,對他寵幸了20多年。治了嚴嵩的罪他就是明君嗎?不,恰恰相反,嚴嵩的罪越重,他則越是“昏聵”,他會承認自己錯了嗎?不可能。再說那幫大臣一天到晚沒少給他添堵,他知道有不少大臣最大的願望就是讓嚴嵩死,他就順了他們的意嗎?他偏不。嘉靖是個極為自負的皇帝,一切大的主意必須自己定奪,大臣們希望嚴嵩死,他就偏要讓嚴嵩活。

不過,嘉靖皇帝雖然沒有殺嚴嵩,但他對嚴嵩的處罰其實比嚴世藩更狠。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嚴府被抄,嚴世蕃被斬。此時的嚴嵩已經是一個83歲的耄耋老人了。嚴世蕃是他的獨生子,皇帝“天子一怒”,奪走的的不僅是他的家產,還有他的兒子孫子,他的所有親人以及他曾經所在乎的一切。他從什麼都有一下子變得一無所有,只剩一副衰老的軀殼,在這世界上踽踽獨行。

兩年之後,嚴嵩就去世了。據說他是人生的最後兩年是以乞討為生,死後無人安葬,只好草草埋在亂葬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