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當年和夏言實力差那麼多,爲什麼會被嚴嵩害死?

莫問前路茫茫


夏言和嚴嵩是嘉靖時期的朝廷大臣,

都是江西人而且兩人有師生之誼。起初,夏言還是很欣賞嚴嵩的,在夏言的幾經推薦下,嚴嵩才入朝為官。最後,還讓嚴嵩接替自己的位置,出任禮部尚書。

夏言自恃對嚴嵩有舉薦之恩,在嚴嵩面前頤指氣使,稍不順意就對嚴嵩加以訓斥,對待嚴嵩如門客,傲慢無禮,經常毫不思索就否定嚴嵩的各種朝議。而嚴嵩則處處剋制,再三討好夏言,夾著尾巴做人,對夏言極為謙卑。

(嚴嵩畫像)

嚴嵩為巴結夏言,專門在府上宴請夏言。全府上下忙活了大半天,萬事俱備後,只等夏言光臨,但夏言居然失約了。於是嚴嵩親自帶上請柬,跪在夏言府前,恭請夏言赴宴。

這件事讓嚴嵩顏面盡失,但他極善隱藏,雖然內心很是不爽,表面上對夏言仍然尊敬有加。

嚴嵩有個兒子叫嚴世蕃,在朝中任職時,大肆貪汙受賄,賣官鬻爵。不料被夏言發現,欲將嚴世蕃拘捕審訊。嚴嵩聞訊後,拉著嚴世蕃跑到夏府,父子兩人跪在夏言面前,痛哭流涕地保證一定痛改前非,乞求夏言饒恕。夏言一時心軟,想到嚴嵩平時對自己還算恭敬,便將事情按下,沒有告發。嚴嵩由此更加記恨夏言。

夏言為官勤勉,辦差嚴謹,敢於直言,深受世宗喜歡。再加上儀表堂堂,舉止儒雅,所以他的仕途升遷得很快,迅速地從侍讀學士升為禮部左侍郎,進而升為禮部尚書,入內閣成為首輔。

世宗喜歡問道求仙,專門下令道家方士製作了一種香葉冠,賞賜群臣,要求人人必須佩戴。但夏言置若罔聞,還在背後妄議:“非人臣法服,不敢當。”

(夏言劇照)

嚴嵩逮著機會,向世宗告發此事,並添油加醋地說夏言平時驕橫跋扈,把持朝政。加上夏言居首輔之位時,年事已高,處理朝政屢有差錯。於是,世宗下詔罷免了夏言的官職,讓其回鄉養老。

由此,嚴嵩成為內閣首輔。但他在位時,夥同其子嚴世蕃結黨營私,排擠他人。世宗認為嚴嵩權力過大,需要節制。於是在四年後,又將夏言官復原職,仍為首輔,嚴嵩協助。

嚴嵩到手的首輔就這樣硬生生地被夏言奪走,他對夏言的恨達到了頂點。

嚴嵩害死夏言的直接導火索是“復河套”事件。

嘉靖二十五年,陝西三邊總督曾銑上書朝廷,建議收復河套地區。夏言認為曾銑的建議可行,極力勸說世宗出兵。世宗也認為河套的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於是下旨朝廷作好收復河套的各種準備。

嚴嵩表面上極力贊成,暗地裡卻和兒子密謀,想利用這件事把夏言扳倒。

(嘉靖帝劇照)

首先,嚴嵩收買了世宗身邊的宦官,在朝廷商議收復河套事宜時,大量地把一些災荒、叛亂和邊境戰敗的奏章呈送世宗,動搖世宗對收復河套的決心。

其次,他利用世宗篤信道教的心理,攛掇道教方士上奏世宗,說天象顯示,此時收復河套是不明智的,河套不可能被收復等言論。

此時,恰逢蒙古部落俺答率兵侵擾邊境,搶奪財物,屠殺邊民,讓世宗大為惱火。

於是世宗改變了立場,不再堅持收復河套,反而提出諸多質疑,“不知出師果有名否?及兵果有餘力,食果有餘積,預見成功可必否?”

嚴嵩等的就是這個機會,他立即上書世宗,彈劾曾銑謊報軍情、好大喜功,並勾結夏言,不顧朝廷現狀,為了自身功名而妄生戰事。

夏言得信後,再次上書世宗,勸他堅持初衷。只要準備充分,一定能收復河套,並暗諷世宗言而無信。

世宗大怒,下令逮捕曾銑,革除夏言所有官職,遣回老家。

夏言至此已經一敗塗地,但嚴嵩吸取了前車之鑑,他想置夏言於死地。

於是,嚴嵩收買了一個名叫仇鸞的將領,誣告曾銑貪汙軍餉,賄賂夏言,兩人沆瀣一氣,內外勾結。

世宗大怒,大權在握的首輔和重兵在手的大將勾結,意欲何為?於是,世宗將曾銑問斬。

曾銑被殺時,夏言正在返鄉的路上,知道自己死期已近,悲傷之情溢於言表,“唉,我必死唉!”

世宗派人在夏言返鄉途中逮捕了他,不久後將夏言斬首,死時年六十七歲。其妻子流放廣西,在朝為官的家人都被削職,貶為平民。

就這樣,剛正不阿的夏言死在了陰險狡詐的奸臣嚴嵩手中,讓人唏噓不已。

不過,在隆慶時期,夏言被穆宗平反昭雪,恢復其官爵,並追諡文愍。而嚴嵩卻被《明史》列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


張生全精彩歷史


說什麼嚴嵩害死夏言,說到底都是那句老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害死夏言的是嘉靖,沒有他的首肯,誰能輕易扳倒前任內閣首輔。



嘉靖皇帝非常懂得平衡之術,每次內閣首輔換人都是上一任的使用價值已經耗完,從楊廷和到張璁,再到夏言和而後的嚴嵩。嘉靖的內閣總有相互爭鬥,只有這樣嘉靖皇帝才是最放心的。一旦有一方開始獨大,嘉靖就開始打壓,保持相互制約的局面對於嘉靖皇帝來說最為有利。也只有這樣他才可以騰出時間來修道。

在嚴嵩父子把持朝政幾十年後,嘉靖皇帝的耳目必然知道其黨羽有多少,也會衡量罷黜嚴嵩一黨的利弊。這也是前期有官員彈劾嚴嵩一黨,而嘉靖不予理睬的原因。只有到了利大於弊的時候,他才會出手。當然所謂的利弊是指嘉靖自己的利益得失。



當然夏言的死也有其自身原因,人一生追求逃不過名利二字,他討來的上柱國頭銜已經是極限封號。再往上就是異姓王,而這必定是不可能的。在嘉靖破天荒的滿足了他討封上柱國的請求後,在高位上沒有處理好平穩淡出的安排。登高必跌重,對待政敵沒有做到堅決如鐵,還保留一絲善念,對嚴嵩防範不足,最終落了個不得好死的下場。真是應了那句話,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最大的殘忍。當然,夏言過於自信,自信的認為嘉靖在關鍵時刻會站在他這邊,而這犯了君威不可測的大忌。


朕的心疼


正所謂,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嚴嵩的成功絕非偶然,也絕對不是名正言順!

無論夏言還是嚴嵩,伺候的主兒是整個明朝智商最高、權謀能力最強的嘉靖

嚴嵩打敗夏言,不僅靠著夏言自己的失誤,還藉助了自己兒子的天才頭腦

當然,有個前提

當初夏言狠下心來收拾嚴嵩父子,或許就沒有之後的事情了,可夏言雖然剛正不阿,卻是個善良的人,而偏偏就是這個弱點,讓剛正不阿沒有任何汙點的夏言含冤而死

善良的夏言,面對的是毫無廉恥心的嚴嵩,輸的冤枉!(我呸!嚴嵩奸人,我呸!)

一代名臣夏言最終被棄市,而嚴嵩榮登內閣首輔並把持朝政十幾年......


嚴嵩差點就給夏言收拾了,多虧他的天才兒子

嚴嵩在成為首輔、搞倒夏言之前,就已經很囂張了,為非作歹、無惡不作!

而結果是,夏言準備上疏奏報嘉靖嚴嵩父子的罪惡

此時的嚴嵩一時間驚慌失措,不知該如何是好,是他聰明絕頂的兒子告訴他:“關於此事,只有一個解決方法,那就是向夏言求情!”

嚴嵩當時是蒙圈的,這個不近人情的老頭,還能縱容自己的罪惡並接受自己的求情嗎?

事實證明,嚴世藩不愧天才之名,他的分析是很到位的

夏言雖然不收禮、也不黑,但他是一個善良的人

於是,嚴嵩父子帶著禮物去找夏言,父子二人痛哭流涕,跪求夏言放過他們爺倆。最終夏言心軟了,他放過了眼前這對“可憐”的父子,並暗自心想,他們會改過的!

所以,善良的夏言放走了留下鱷魚眼淚的嚴嵩,在嚴嵩的眼中,這並非是一種寬容,而是侮辱,所以他必須十倍的報復回去

可憐一代名臣兼好人夏言,就這麼給地痞流氓的嚴嵩給欺騙了!

夏言的覆滅——老實人永遠鬥不過奸佞小人

其實,就算嚴嵩躲過了一劫,沒有被首輔夏言給收拾了。但是有一個問題,是嚴嵩解決不了的,那就是嘉靖

作為明朝歷史上有名的天才皇帝,朱厚熜腦瓜子賊靈,是天生的政治家,他駕馭群臣及識人的水平是非常高的,所以夏言的大權在握並非偶然——嘉靖是個明白人

你嚴嵩拍馬屁,我很喜歡,但是我還需要幹活的人,所以夏言你動不得!

可是,夏言就這麼無懈可擊嗎?答案是否定的

很快嚴世藩就發現了夏言的弱點,他不會奉迎嘉靖的喜好——伴君如伴虎,這是死穴

於是乎,嘉靖賜給夏言和嚴嵩一人一頂香葉冠(道士帽,嘉靖喜好修道,並堅持十餘年),兩個人是截然不同的表現

嚴嵩不僅激動的老淚縱橫,還一個勁的叩謝嘉靖,並且之後竟然一直帶著這頂根本不合大臣之禮的破帽子,嘉靖知道了,很欣慰

反觀夏言,不僅沒有接受,還告誡嘉靖“你是皇帝,怎麼能戴這種不三不四的東西!!!”

這可是嘉靖親手做的,而且只賜給了自己的內閣大臣,這算是和自己人拉近關係好嘛?

經過此事,我們也會發現一件事情

固然嚴嵩奸詐奉迎,但他深諳嘉靖喜好——雖然這個皇帝看起來不著調,但他畢竟只是喜歡修道而已,不要拘泥於這些小結

反觀我們的首輔夏言,未免太不給嘉靖面子——皇帝親手做的,還是限量版,你不感恩戴德不要緊,至少表示感謝,不感謝就罷了還反過來教育人家一頓!

從這件事開始,夏言一錯再錯,而他自己渾然不覺,直到自己的覆滅

決戰?其實是一邊倒,夏言一步錯步步錯

逐漸失寵的夏言,仍然執迷不悟,他一心想著自己心繫大明天下,就算是自己耿直一點,皇帝也不會把他怎麼樣

前提是,沒有嚴嵩父子

建立信任很難,但是失去信任很簡單

夏言觸碰了嘉靖的死穴,也是古往今來皇帝們的通病——立儲

這是一件碰不得的事情,但是夏言犯渾了,也正是這件事成為壓倒夏言的最後一根稻草,徹底宣告夏言的失敗

滔滔不絕的夏言,自以為是嘉靖的心腹,是大明的肱骨之臣,對於立儲,不僅滔滔不絕,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反觀嚴嵩,和稀泥一通瞎白話之後,表明這件事是您皇帝的神聖職責,一切全憑皇帝您定奪,我就是個小臣子,哪能對這件事有自己的看法呢?

夏言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危機,但是已經晚了!再加上立主收復河套,在戰爭問題上再次犯下錯誤,夏言徹底失去了嘉靖的信任

隨後,夏言辭去了首輔一職告老還鄉,自認問心無愧的夏言準備度過自己的餘生,可嚴嵩不答應

結交近侍的罪名扣在了夏言的頭上,得知這一罪名的夏言,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結局

67歲的夏言,被處以棄市極刑,隨後嚴嵩登臺掌權

嘉靖一朝最為黑暗的時代已然開始,直到徐階和張居正的出現

一時間權傾天下的嚴嵩,為禍朝廷十餘年

雖然嚴嵩奸詐貪婪,但他實際上並非是什麼亂臣賊子,意圖顛覆大明。

他只是貪了一點,壞了一點而已

所以,很多人認為他的最後結局未免悲慘,唯一的獨子嚴世藩“罪名”成立後問斬

而嚴嵩本人也在革職抄家後孤獨的回到家鄉,兩年後在飢寒交迫中死去

但是,相對於夏言,未免也便宜了這個奸臣

搞倒夏言,嚴嵩嚴世藩的手段極其卑鄙,而張居正徐階搞倒嚴嵩也並非“光彩”

應了那句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夏言死的冤枉,卻名留青史;嚴嵩也死的“冤”,卻遺臭萬年

只因——公道自在人心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給個贊在走咯,點一下關注就更好啦!


置身黑白的精彩


關鍵是嘉靖要的是聽話的首輔,夏言連皇上賜的帽子都不願戴,青詞也懶得寫,要三催四請,擺明不跟皇帝一條心,不認可皇帝修仙的荒唐行為,太傷嘉靖的自尊了,嚴嵩就不一樣,帽子自動戴,青詞積極寫,寫得好不好是能力問題,寫不寫是態度問題,滿足皇帝一切需要,一切都為了權力,


上善若水113370906


說起嚴嵩大家可能會很熟悉,但是提到夏言想必認識的人就比較少了。夏言是嚴嵩的老師,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學家,當時受到明世宗的重用,最高做到宰相的位置,但是誰也沒想到夏言遭嚴嵩陷害,最終被斬首示眾。

夏言位高權重,為什麼會被嚴嵩害死呢?我個人認為這是夏言的自作自受,因為當時夏言官居要職,而且當時明世宗朱厚熜很崇信他,導致他內心膨脹,在朝廷上得罪了不少人。後來因為一次朝會,大家都到了,唯獨夏言姍姍來遲,皇帝覺得他傲慢無禮,便對他有了看法。後來慢慢的皇帝對他失去了崇信,雖然官居宰相,但是和皇帝之間已經出現了隔閡,最後皇帝讓夏言回家休養。

後來嚴嵩的逐漸被明世宗朱厚熜重用,雖然夏言是自己的恩師,但是嚴嵩的為人想必大家都知道,自私自利,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愛挑撥離間,他還勾結其他官員一起栽贓陷害夏言。最終,夏言被明世宗朱厚熜下令當街斬首。就這樣一代忠臣,就此結束了自己的一生。而嚴嵩後來權傾朝野,胡作非為,無人敢問,後來將整個明朝弄的烏煙瘴氣,也為明朝的滅亡埋下了罪惡的種子。最後,嚴嵩也沒有落下什麼好下場,嚴嵩晚年被明世宗朱厚熜疏遠,並被抄家,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我是李哥,專注於歷史揭秘,分享歷史趣聞,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如果大家對夏言為什麼會被嚴嵩害死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歡迎大家下方評論區留言。


李哥講史



濟世論事


其實,當初嚴嵩實力還不如夏言,因為夏言是內閣首輔大臣,而且正直沒有汙點。

嚴嵩就不一樣了,不僅他自己作惡多端,他還有一個壞事幹絕的兒子嚴世蕃,因此那時侯夏言手裡攥著一大把嚴氏父子的作惡證據,只要他向皇上稟報,嚴氏父子必死無疑。這個時候嚴嵩就帶著自己的寶貝兒子趕到夏言府上哭哭啼啼,希望夏言對自己高抬貴手,網開一面,夏言在仁慈心的驅使下給嚴氏父子留下了一條活路。

有道是農夫和蛇的故事朝朝代代都在上演。不久後邊境戰事讓皇上對夏言有了不滿:那時候北方的蒙古人總是滋擾南方,如何解決這件事自然就有主和、主戰的激烈爭執,主戰的代表人物是一位叫曾銑的將軍,正直愛國的夏言是挺他的,位高權重的嚴嵩對有關國運的這件大事暫時沒有態度,老闆嘉靖就拍板說,那就打吧。

但戰事似乎並不十分順利,拖了很長的時間,這樣愛煉丹甚於愛國的嘉靖就失去了耐心,由主戰變成厭戰,但夏言依舊執迷於對戰事的支持,這樣嘉靖就有了對夏言的不滿,於是過去忍如神龜、伺機反擊的嚴嵩就有了反戈一擊的縫隙。有一次夏言在朝庭上與皇上因蒙古戰事有了爭執,大概嗓門確實高了點,於是嚴嵩就出面指責夏言咆哮朝堂,挾君自重,這還了得啊,於是受到挑唆、意氣未平的嘉靖皇帝龍顏大怒,夏言便在朝庭上混不下去了。

告甲歸田後的夏言已毫無反手之力,不久嚴嵩父子就給他羅織了一條“結交內侍”的死罪,這樣原先強大無比的夏言就只有去死了。
嚴嵩圖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