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明代的嚴嵩?

李秋橙


能在嘉靖朝混到首輔的位置,還控制朝堂多年,嚴嵩當然不是個簡單人物。

關於嚴嵩的人生經歷,在《明史》中就有很詳細的記載。咱們可以通過這些記錄來分析他的榮辱成敗。



【嚴嵩,字惟中,分宜人。長身戍削,疏眉目,大音聲。舉弘治十八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移疾歸,讀書鈐山十年,為詩古文辭,頗著清譽。還朝,久之進侍講,署南京翰林院事。召為國子祭酒。】

分析:這是說嚴嵩是十年寒窗的科舉出身,很有文化,詩文很有一套。做過編修,還在國子監做過助教和主講師。這也是很多官員起步的通常閱歷。

【嘉靖七年曆禮部右侍郎,奉世宗命祭告顯陵,還言:“臣恭上寶冊及奉安神床,皆應時雨霽。又石產棗陽,群鸛集繞,碑入漢江,河流驟漲。請命輔臣撰文刻石,以紀天眷。”帝大悅,從之。遷吏部左侍郎,進南京禮部尚書,改吏部。】

分析:嘉靖年間,嚴嵩在禮部工作。由於“入門之爭”和“大禮議”事件,嚴嵩在任上應該對禮儀典籍進行過專門的研究,這就為他以後有理有據,尋章據典地迎合嘉靖的心意打下了基礎。嘉靖承繼帝位的情況比較特殊,他對“禮”還是很上心的。



顯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睿獻皇帝朱祐杬、母親慈孝獻皇后的合葬墓。嘉靖奉旨祭陵,差事辦得不錯,因此升遷。

【居南京五年,以賀萬壽節至京師。會廷議更修《宋史》,輔臣請留嵩以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董其事。及夏言入內閣,命嵩還掌部事。帝將祀獻皇帝明堂,以配上帝。已,又欲稱宗入太廟。嵩與群臣議沮之,帝不悅,著《明堂或問》示廷臣。嵩惶恐,盡改前說,條畫禮儀甚備。禮成,賜金幣。自是,益務為佞悅。帝上皇天上帝尊號、寶冊,尋加上高皇帝尊諡聖號以配,嵩乃奏慶雲見,請受群臣朝賀。又為《慶雲賦》、《大禮告成頌》奏之,帝悅,命付史館。尋加太子太保,從幸承天,賞賜與輔臣埒。】

分析:這是“入廟事件”。嘉靖要把他爹的靈位安排進神廟中,遭到眾位大臣的反對。但嚴嵩很快覺察到嘉靖的不快,他迅速轉變了立場,支持了嘉靖的行為,還進行了周密策劃,使嘉靖達成心願,受到賞識,獲得再次升遷。

這次經歷,使嚴嵩更準確地把握住了嘉靖的心意,使他在未來的朝堂政鬥中始終能得到嘉靖的袒護。



【嵩歸日驕。諸宗藩請恤乞封,挾取賄賂。子世蕃又數關說諸曹。南北給事、御史交章論貪汙大臣,皆首嵩。嵩每被論,亟歸誠於帝,事輒已。帝或以事諮嵩,所條對平無奇,帝必故稱賞,欲以諷止言者。嵩科第先夏言,而位下之。始倚言,事之謹,嘗置酒邀言,躬詣其第,言辭不見。嵩布席,展所具啟,跽讀。言謂嵩實下己,不疑也。帝以奉道嘗御香葉冠,因刻瀋水香冠五,賜言等。言不奉詔,帝怒甚。

嵩因召對冠之,籠以輕紗。帝見,益內親嵩。嵩遂傾言,斥之。言去,醮祀青詞,非嵩無當帝意者。

分析:嚴嵩很聰明,利用夏言的缺點,迷惑住對手,使其放鬆了警惕。又利用嘉靖信奉道教的特點,投其所好,取得信任。

千萬不要以為這事很容易,“醮祀青詞”,這是技術活,能寫到“非嵩無當帝意者”的程度,那可是要經過一番琢磨和修煉的,能登上高位,嚴嵩付出的心血可一點都不少。



時嵩年六十餘矣。精爽溢發,不異少壯。朝夕直西苑板房,未嘗一歸洗沐,帝益謂嵩勤。久之,請解部事,遂專直西苑。

帝嘗賜嵩銀記,文曰“忠勤敏達。”尋加太子太傅。

翟鑾資序在嵩上,帝待之不如嵩。嵩諷言官論之,鑾得罪去。吏部尚書許贊、禮部尚書張璧同入閣,皆不預聞票擬事,政事一歸嵩。贊嘗嘆曰:“何奪我吏部,使我旁睨人。”嵩欲示厚同列,且塞言者意,因以顯夏言短,乃請凡有宣召,乞與成國公朱希忠、京山侯崔元及贊、璧偕入,如祖宗朝謇、夏、三楊故事,帝不聽,然心益喜嵩,累進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少傅兼太子太師。】

分析:看嚴嵩這政治水平的高超!

1.“朝夕直西苑板房,未嘗一歸洗沐”,六十歲的老人,精力如此旺盛,體現的就不僅僅是勤奮了。

2.“請解部事,遂專直西苑”,這才是政治高手,

舍!得!一放一收,放的是小權,收的可是帝王的信任。

3.其他閣臣“同入閣,皆不預聞票擬事,政事一歸嵩”,這真正實在的大權握得緊。

4.“示厚同列,且塞言者意,因以顯夏言短,乃請凡有宣召,乞與成國公朱希忠、京山侯崔元及贊、璧偕入,如祖宗朝謇、夏、三楊故事,帝不聽,然心益喜嵩”,嚴嵩這一招更是絕妙,拉著大家請求嘉靖給大家分些權力,嘉靖偏偏不許。

對同僚:不是我不讓,是皇帝不准許。

對皇帝:我嚴嵩是多麼謙遜啊!

嘉靖:當然不行,“如祖宗朝謇、夏、三楊故事”,我不就又被架空了?

所以說,嘉靖賜給嚴嵩“忠勤敏達”,真是名副其實。這樣的部下太合心了。



【久之,帝微覺嵩橫。時贊老病罷,璧死,乃複用夏言,帝為加嵩少師以慰之。言至,復盛氣陵嵩,頗斥逐其黨,嵩不能救。子世蕃方官尚寶少卿,橫行公卿間。

言欲發其罪,嵩父子大懼,長跪榻下泣謝,乃已。

知陸炳與言惡,遂與比而傾言。世蕃遷太常少卿,嵩猶畏言,疏遣歸省墓。嵩尋加特進,再加華蓋殿大學士。窺言失帝眷,用河套事構言及曾銑,俱棄市。已而南京吏部尚書張治、國子祭酒李本以疏遠擢入閣,益不敢預可否。嵩既傾殺言,益偽恭謹

言嘗加上柱國,帝亦欲加嵩,嵩乃辭曰:“尊無二上,上非人臣所宜稱。國初雖設此官,左相國達,功臣第一,亦止為左柱國。乞陛下免臣此官,著為令典,以昭臣節。”

分析:服不服?論政治水平,秒爆夏言。關鍵時刻能下跪,但要抓住了機會就立刻置敵於死地。在皇帝面前永遠謙虛,連個名份都推辭,理由還讓上級如此舒爽開心。

人才啊!

嵩無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

分析:說嚴嵩“無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這肯定是不對的。所有想搞掉他的人都被踩扁了,這是嚴嵩憑權力能辦到的?

還是嘉靖動的手。因為嚴嵩更符合嘉靖搞的政治架構。



【俺答薄都城,慢書求貢。帝召嵩與李本及禮部尚書徐階入對西苑。嵩無所規畫,委之禮部。帝悉用階言,稍輕嵩。嵩復以間激帝怒,杖司業趙貞吉而謫之。兵部尚書丁汝夔受嵩指,不敢趣諸將戰。寇退,帝欲殺汝夔。嵩懼其引己,謂汝夔曰:“我在,毋慮也。”汝夔臨死始知為嵩紿。】

分析:責任卸得乾淨,“汝夔臨死始知為嵩紿”,殺人不見血。

朝堂政鬥複雜險惡,卻屢次化險為夷,充分利用了各種矛盾,遊刃有餘。在嘉靖皇帝面前,始終買好,真是不容易啊。

嵩父子獨得帝窾要,欲有所救解,嵩必順帝意痛詆之,而婉曲解釋以中帝所不忍。即欲排陷者,必先稱其媺,而以微言中之,或觸帝所恥與諱。以是移帝喜怒,往往不失。

分析:對嘉靖的心理把握十分精準,對大明王朝的政治格局完全堪透,弄權多年而穩立朝堂,八十歲了還控制著朝局,真是厲害了。



嵩握權久,遍引私人居要地。帝亦浸厭之,而漸親徐階。會階所厚吳時來、張翀、董傳策各疏論嵩,嵩因密請究主使者,下詔獄,窮治無所引。帝乃不問,而慰留嵩,然心不能無動,階因得間傾嵩。吏部尚書缺,嵩力援歐陽必進為之,甫三月即斥去。趙文華忤旨獲譴,嵩亦不能救。有詔二王就婚邸第,嵩力請留內。帝不悅,嵩亦不能力持。嵩雖警敏,能先意揣帝指,然帝所下手詔,語多不可曉,惟世蕃一覽瞭然,答語無不中。及嵩妻歐陽氏死,世蕃當護喪歸,嵩請留侍京邸。帝許之,然自是不得入直所代嵩票擬,而日縱淫樂於家。嵩受詔多不能答,遣使持問世蕃。值其方耽女樂,不以時答。中使相繼促嵩,嵩不得已自為之,往往失旨。所進青詞,又多假手他人不能工,經此積失帝歡。會萬壽宮火,嵩請暫徙南城離宮,南城,英宗為太上皇時所居也,帝不悅。而徐階營萬壽營甚稱旨,帝益親階,顧問多不及嵩,即及嵩,祠祀而已。嵩懼,置酒要階,使家人羅拜,舉觴屬曰:“嵩旦夕且死,此曹惟公乳哺之。”階謝不敢。】

分析:真正要命的是“握權久,遍引私人居要地”,兩難了,不弄權,別人要你命,弄權,皇帝要你命。並不是每個政敵都好糊弄,徐階看清了嚴嵩父子的真面目,警惕性很高。

未幾,帝入方士藍道行言,有意去嵩



嵩因言:“臣年八十有四,惟一子世蕃及孫鵠皆遠戍,乞移便地就養,終臣餘年。”不許。


分析:盛極而衰,月盈則虧,嘉靖可不是好伺候的主,用你時百般寵信,等達到目的了,有了新的政治架構,再想求情,嘉靖不吃那一套。八十四歲老糊塗了,還想再翻身,最大的錯著。

嵩竊政二十年,溺信惡子,流毒天下,人鹹指目為奸臣。其坐世蕃大逆,則徐階意也。又二年,嵩老病,寄食墓舍以死。

分析:這就是政治鬥爭的殘酷性,說嚴世蕃通倭謀逆,比較扯淡,完全沒有能合理解釋的動機嘛。歸根結底,搞掉嚴嵩是嘉靖的意思,大家一齊達成了這個目的而已。



總結:

在大明王朝做臣子難,無論興衰榮辱,都總歸是依附在皇權之下。嚴嵩能夠獨攬大權二十餘年,相當牛掰了。

可以質疑嚴嵩的品行,但千萬別否定他的能力。在嘉靖的朝堂上,像咱們這樣的智商,能撐幾天下來?

那嚴嵩倒臺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在大明王朝,只有一種權力具備延續性――皇權。嘉靖的兒子能當皇帝,但你嚴嵩不能父死子繼。想以自汙的方式迷惑皇帝,“縱淫樂於家”,“方耽女樂,”這都沒用。

嘉靖鄭重告訴大家,無論你如何權傾朝野,但只有我的骨血才能一代代延繼權力。其他人,敢想想就是死路一條。


饞嘴肥貓鏟史官


1542年,嚴嵩正式為大學士,那一年他已經60多歲了,嘉靖也已經做了20多年的大明皇帝了。嚴嵩明白,他能到這個位子,是因為“老天爺”賞口飯吃,這個老天爺便是嘉靖。

要說嘉靖皇帝,也是個厲害人物。大禮議之後,他不斷的打壓分化文官,拉一派,打一派,讓底下的大臣爭鬥,自己漁翁得利。

所以嚴嵩懂這個道理,表明上位高權重,實際上哪怕一件最小的事情,也得讓嘉靖滿意才行。由於嚴嵩聽話,嘉靖也欣賞他這種做事態度,所以嚴嵩能夠把持內閣多年。

當然嚴嵩也不傻,他也有自己的為官之道。遇到大事,他要麼讓手底下的尚書做決定,要麼讓嘉靖自己做決定。

比如1550年,俺答包圍北京城的時候,要求互市。嚴嵩就把這個差事給手底下專門管朝貢的禮部尚書。蒙古人撤退以後,責任又成了兵部尚書的。實際上,這些尚書都是按照他的意思辦事情。

當然,若是說嚴嵩只是因為一味媚上,只會寫青詞逢迎嘉靖,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嚴嵩祖上是個官宦之家,宋朝的時候出過戶部員外郎,明朝的出過四川布政使。不過到了他曾祖輩分的時候,便家道中落了。

嚴嵩家境甚至可以說還非常貧寒。王世貞說他“降生小家子”。十六歲的時候他父親去世了,他便由母親一個人撫養,多虧了自己祖父才能夠長大成人。祖父也是對他寄予厚望的,畢竟他“宗孫生,聲氣靈矣”。

嚴嵩讀書也是有天賦的,小時候便是個神童。在當時的江西分宜,很多人願意培養他這個神童,不收他的學費。

當時嚴嵩勤奮好學,知縣曹忠非常欣賞他,讓嚴嵩和自己的兒子其學習。

嚴嵩科舉也是順利的,一步步走來,26歲中了進士,後來又成了庶吉士,光耀了自己家的門楣。要知道他們家三代人,已經七八十年沒有人有功名了。

明朝的時候科舉很重要,只有中了進士才能做翰林,做了翰林才能入內閣。一個人沒有科舉的功名,官場上是走不遠的。

嚴嵩中的科舉成就是非常高的,當時整個大明朝才303個進士,庶吉士不過20人。

在當時,一個人做了庶吉士,可以說未來必定前途一片光明。內閣的首輔李東陽、內閣大臣都說嚴嵩“鹹偉其才”。

後來嚴嵩也順利了做上了大明朝的首輔。

嚴嵩時期的大明朝的確不怎麼樣,當然嚴嵩也有責任。不過嚴嵩名聲是幾個首輔中最差的,幾百年來,他都是大奸臣。相對來說,徐階就比他好多了。

主要原因還是嚴嵩在自己掌權期間,大肆打壓言官,製造了很多冤假錯案。徐階就聰明多了,支持言官,保護言官,為了贏得了名聲。

其實,嚴嵩做的事情和徐階和好不了多少,那個時候嘉靖如此做皇帝,誰都改變了什麼。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