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晋中篇

晋中是山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山,西临汾河,北与省会太原市毗邻,南与长治市、临汾市相交,东北与阳泉市相连,西南与吕梁市接壤,是山西省的铁路、公路枢纽之一,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古老而活跃的现代化城市。晋中是晋商故里,纵横商界600年,曾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西方学者把山西商人同犹太商人相媲美。晋中还是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平遥牛肉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晋中篇

平遥牛肉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美食文化的精华之一,古汉时就有“卖刀买犊,卖刃买牛,游刃有余”的对牛肉加工的描述,而风味独特、久负盛名的平遥牛肉早在明清时代就已远销亚洲各国。史载,清末慈禧太后途经平遥,享用平遥牛肉后,闻其香而提其神,品其味而解其困,故将其定为皇宫贡品。

太谷熏鸽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晋中篇

太谷熏鸽是太谷县的传统地方名产,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始创于清代。此名产在旧时多为商家大贾招待国内外客商的。当时太谷城内西大街南门楼道巷的“隆盛昌”和太谷南门外“三盛园”的熏鸽最负盛名。

加工太谷熏鸽一般选用的是野鸽,将宰杀好的鸽子,在80度的开水里浸泡3分钟,然后将鸽毛煺掉。从臀部开膛,将内脏取出,然后将鸽子在冷水中洗净,切勿用热水洗,用热水清洗会影响鸽子的皮色。将洗净的鸽子在清水中浸泡2个小时。

寿阳油柿子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晋中篇

寿阳油柿子是明代以来寿阳县传统名食,也是山西特产之一。因色泽焦黄而又形似柿子而得名油柿子。制作方法是用上等白面、酵面、糖饴、碱面兑入温水搅拌揉匀后,再分剂捏成柿形或中间摁洞或者中间穿孔,然后放入胡麻、菜籽油中慢火炸成焦黄色后便可捞出包装销售。特点是外面酥脆,里面软嫩,甘甜可口,油而不腻。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晋中篇

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县得名,始于清代。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太谷饼为“晋商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

砂炒冻豆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晋中篇

砂炒冻豆介绍:冻豆,早在明清已被作为一种节日传统小食品,在左权县民间广泛食用。每当腊月初一这天,早晨起床,不要说话,先吃几颗冻豆,传说是咬灾躲难的。即百姓的一句口头禅“腊月初一不吃炒,这个起来那个倒”。将黄豆筛选、挑拣后倒入盆内,用温水浸泡1-2小时,然后,置于零下20摄氏度的室外,冻24小时。冻好后生火架锅,先将砂烘红,再倒入冻豆,来回不停地搅动,至豆皮能自动脱落、变黄,就可出锅,出锅后筛去砂土,豆子即可食用。香、脆、酥、味美可口。

骨累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晋中篇

骨累是最具代表性的灵石风味食品之一,酥软可口,营养丰富,是广受人们赞誉的美味佳肴〃。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初六日,慈禧与光绪皇帝西行西安路经灵石,在两渡官宦世家何府,吃到骨累与和和饭时,胃口大开,赞不绝口。临行时叮嘱李莲英,记下用料和全部制作过程带回宫内。相传慈禧返回京城,便经常让厨师给她做灵石骨累与和和饭吃。从此,慈禧喜欢吃灵石骨累、和和饭的趣闻,便在民间广为流传。

油糕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晋中篇

油糕是灵石风味小吃中较为高档的食品之一,也是灵石人过节、待客、婚丧喜宴、祭典神灵之必备品。俗语“冬至不吃糕,小鬼隔门毛”,也就是说不论贫富,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必须吃糕,寓意来年运气步步糕(高)升,生活甜甜蜜蜜(馅)。

蘸片子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晋中篇

蘸片子也叫菜疙瘩、蘸尖尖、拖叶子,是一种以各种蔬菜蘸面煮食的面食。蘸片子是介休市独特的面食风味小吃。做法是将面粉加温水和成面团,醒半小时,再揉光擀薄,切成条块或三角形小面片,放入配有新鲜蔬菜的锅内煮熟捞出,蘸上有醋、蒜、酱油、香油、辣椒的调料食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粗粮细作,因而除了用纯白面外,也可用白面加豆面或是白面包高粱面(俗称包皮面)制作。

平遥刀削面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晋中篇

刀削面,是平遥最有代表性的面条,堪称天下一绝,已有数百年难历史。刀削面起源于元代,是山西名声最大、影响最广的面食,因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而得名,以刀工和削技的绝妙而呗成为“飞刀削面”,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来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鱼儿跃”刀削面的中厚边薄,棱角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配酱汁。蘸陈醋同吃,极具风味,深受消费者欢迎。是中国五大面食之首,也是山西四大面食之一。

猫耳朵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晋中篇

是一种在山西传统面食,因形似猫耳故名。猫耳朵吃起来筋滑利口,制作简便又适用于多种面粉和浇头,所以倍受平遥人喜欢。

抿圪斗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晋中篇

抿圪斗又称抿虫曲蛐,原产地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是山西晋中一带的主要面饭品种,清柔利口。不但可用豆面制作,还可用高粱面、细玉米面(须掺合适量的白面、豆面或淀粉面),吃时可浇配各种荤素浇头或打卤。另外,配以调料做汤面也颇有风味。比较有特色的是辣酱抿圪斗、酸菜抿圪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