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裡的,老而不死視為賊的詳解是什麼?

愚仁23耿志新
《論語·憲問》:「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夷俟」,《論語集解》馬融注曰:「夷,踞也。俟,待也。踞待孔子。」這裡的「踞」指「箕踞」。「箕踞」即臀部著地,前伸出兩腳,形如箕,故曰「箕踞」,又此為東方夷俗,故曰夷。所以孔穎達正義曰:「原壤聞孔子來,乃申兩足,箕踞以待孔子也。」這是一種很失禮的行為。

關於孔子態度解釋的古今歧義


原壤是孔子故舊。《禮記·檀弓下》有一則關於原壤的描述。原壤的母親去世了,孔子去幫忙整治棺材。原壤卻說,我好久沒唱歌了,於是就唱了一首歌。這則記錄頗有《莊子》中「莊子妻死, 惠子吊之,莊則方箕踞鼓盆而歌」的意味。所以原壤被後世認為是「蓋老氏之流,自放於禮法之外者」。


原壤是老氏之流,母親死了唱歌。那麼夷俟孔子,自然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孔子雖然批評了原壤並「以杖叩其脛」,但由於原壤畢竟是孔子的老朋友。所以對於孔子的態度,今人一般以「嬉笑怒罵」「開玩笑」「親暱」之類解之。這種理解並不把孔子和原壤的身份理解為禮法守護者與禮法破壞者,而理解為一種普通的朋友關係。是一種朋友之間的嬉笑怒罵。從一個凡人的角度理解孔子。


王元化先生之言可為此種理解之代表:


「如果我們不是人為孔子的一言一行必須符合規範,而是認為孔子也是有七情六慾的人。那麼,這個問題或許容易理解一些……在生活中,我們有時也會 以表面似乎十分嚴重的口吻或動作去對待自己極熟識的朋友。這只是在親暱含有微諷。」《「原壤夷俟」柬釋》


這種理解所針對的,是朱熹以來的古代解釋。朱熹解「原壤夷俟」,沒有什麼老朋友的溫情,而直斥之「無禮法」。《論語集註》雲:「以其自幼至長,無一善狀,而久生於世,徒足以敗常亂俗,則是賊而已矣。」《論語集釋》引黃式三語云:「夫子言壞禮傷教,生不如死,責之深矣。」


我們當然知道,朱熹等人於孔子對原壤態度的解釋,其實是朱熹等人對原壤的態度。朱熹何以有此態度,那當然是值得研究的。但同樣的,後人因「故友」而顯得親暱溫情的解釋,實際上也蘊涵著人們對原壤的態度。無論是把孔子凡人化還是讓原壤與孔子平等化,都包含著時代思想的印記。


在此言對孔子態度解釋的古今歧義,並非要分出一個對錯是非,而只是要說明,我們對古代思想的理解,總會帶有一個時代特殊的價值印記。而歷代不同的解釋中,其價值立場隨歷史而發生的轉變,這本身就構成了經典價值的一部分。

為何老而不死是為賊

無論如何,孔子對原壤的行為是否定的。這一點沒有疑問。原壤「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母親去世還唱歌。那時孔子都沒批評,怎麼偏偏老了只因「夷俟」,孔子就要揪出舊賬,說他「老而不死是為賊」呢。


關於這個疑問,早就有了。有人就認為,從禮法而言,與「夷俟」相比,母親去世唱歌,無論如何都是更嚴重的。孔子「何舍其重而則其輕也」。


首先「箕踞」確實是非常失禮的行為。失禮到什麼程度呢?《史記·遊俠列轉》記載,郭解出入,人都避開。其中有一個人卻「箕踞視之」。於是郭解就說「你瞅啥」,郭解的門客就要殺了這個人。連這幫江湖俠客都受不了「箕踞」,而況最重禮的孔夫子。


當然,對原壤這樣的老氏之流,孔子的態度也是否定的,認為這種「放於禮法之外」是「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原壤不是老了才「放於禮法之外」的,孔子也說他「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之所以因「夷俟」而責怪原壤,其關鍵點在於原壤「老」了。

在知識增長緩慢,信息閉塞的古代,老人擁有著年輕人所沒有的知識與經驗的積累。無論是知識、技能還是人生經驗,老人的教誨都至關重要。老人也就不僅僅是年齡上的老人,而更代表了智慧和德行,承擔了社會之「師」的角色。所以在古代,當年輕人的人生導師和道德模範,是老人的責任。


相應的,整個社會也便賦予了老人很高的地位。《禮記·鄉飲酒禮》雲:「鄉飲酒之禮,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聽政役,所以明尊長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無論是「明尊長」還是「明養老」,都體現了老人地位的尊崇。《鄉飲酒禮》又云:「民入孝弟, 出尊長養老而後成教,成教而後國可安也。」敬長養老是和孝悌同一層次的要求。


原壤這樣的人,自然是無法承擔儒家角度「教化」責任的,並且原壤這樣的人在儒家看來是「譭棄人倫」的。但原壤卻處在老人承擔著教化責任,而擁有崇高地位的社會中。偏偏原壤又老了,也成了擁有「導師」和「模範」責任的「老人」。那麼,可想而知,這樣的「導師」和「模範」,在孔子眼中會對社會造成多大的負面影響。正是從這個角度,孔子說他「老而不死是為賊」。「賊」是「賊害」的意思。這是說原壤這樣的老人,會賊害社會倫理,對社會造成極壞的影響。


孫虛白

這是《論語》裡很有名的一則語錄了,也是常常被很多人用錯的一條。

首先,來看看這句話的意思。

原句是: 《論語·憲問》:“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對這條語錄,我們只要把握兩點即可,一是原壤是誰?二是孔子為什麼要批判他。

根據古人十分有限的記載,原壤是孔子“少時故舊”,也就是發小,這透露出他與孔子應該是很熟悉的關係,所以孔子的這句批評,就與他教導學生、勸誡士大夫完全不同,而是一種“嬉笑怒罵”,是在嚴肅中透著親切,在親切中又不乏嚴肅的。

那麼,孔子罵他什麼呢?我們來數一數原壤的“罪狀”

第一,夷俟

這兩個詞古今無異議,就是古人常常說的“箕踞”,也就是坐在地上,雙腿叉開,迎著來賓,這是一種十分不禮貌的姿勢。

為什麼不禮貌呢?因為古代的坐,是坐在腳跟上,而箕踞則是坐在地上,這不符合坐姿。而且,古代人不像今天的人,還有內衣,箕踞之後,基本上就會“露雞雞”了,這當然很不禮貌。

不過,原壤作為孔子的發小,這樣做也許不禮貌,也許恰恰是他放浪形骸,對孔子表達親切的方式呢。

第二,幼而不孫弟

這個簡單,就是說原壤小時候不聽話,不遵守晚輩的禮節。很多解釋會把這一句解釋為“不孝”,但孔子並沒有這麼說,不遜不弟還沒有達到不孝的程度,而且,在古代說人不孝就要超出道德批判的範圍了,就跟今天說人犯罪是一樣的,很嚴重,如此來看,孔子並沒有從最嚴厲的角度批評他。

第三,長而無述

這個也簡單,長大了沒有什麼可稱道的,就是說他立德立行立言,都沒有什麼成績。

第四,老而不死,是為賊。

這句話就容易引發誤解了,很多人就是從字面上理解,認為“老而不死是為賊”,似乎老就是一種罪過,這當然是極大的誤解。好一點的,則是把上面幾條連起來,認為,一個人從小到大都不怎麼樣,所以才有賊害。

這裡的賊不是竊賊,而是賊害、危害的意思。

但這還是沒有精微的領會到意思。

我們不妨問一下,為什麼這裡要牽扯到“老”?一個人不遜不弟,不尊禮法,就可以稱之為“賊”了,為什麼還要單獨把“老”拿出來說呢?道德、禮法,難道還分老幼?

沒錯,孔子的意思恰恰就是:老人,就應該有道德,才能為積極的榜樣。而不是“賊”這種負面的榜樣。

孔子並不是說,老人就天然具有道德,而是說,老人應該具有道德,一個人一輩子怎樣都算了,老了卻必須要有德,而不能為賊。否則,還不如去死。

孔子在這裡用“老而不死”來說原壤,話當然是很重的,但恰恰是因為原壤是他的朋友,他才能這麼說。

我們今天有一句網絡語言:不是老人變壞了,是壞人變老了。如果讓孔子看見,還不知道要怎樣痛心疾首呢。

當然,原壤的“賊”並不是他本人壞,而是不尊禮法。所以,原壤雖然沒有留下什麼可靠的資料,但古往今來,大家一般認為原壤是當時的老子之徒,或是“方外聖人”等等,說原壤沒有德,是從儒家的立場來說的。


danyboy

不幸的是,當今社會卻讓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言中了

對於孔子論語又何必拘泥於字面呢?

老而不死謂之賊。從字面上解,人老還沒死,就是老賊。這句話未免太刻薄,人人都希望健康長壽,怎麼多活幾年就該死,就成老賊了呢?


典出《論語》“憲問”篇: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直譯文為: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待孔子。孔子罵他說:“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麼可說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說著,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原壤是孔子的朋友,他也沒幹過什麼缺德的事情,否則孔子一定不會輕敲了,而是鳴鼓而攻之。

孔子本身就主張“不學禮,無以立”,那麼看重禮節的人看到原壤的熊樣,內心的無名火蹭蹭往上冒,立馬開啟怒懟模式。

原壤是個老小孩,他來見孔子,表面無禮,但內心天真,並無不敬。孔子罵他,像兄長開玩笑給弟弟的後腦勺來一巴掌,語氣也是溫和的。

孔子跟原壤的關係在《禮記·檀弓下》中有記載:“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夫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


其實,我們平常字面的理解很明顯是斷章取義的。

第一,孔子說“老而不死”是針對到具體的個人的,這個人就是毛病多多的原壤,而不是泛指某個群體,更不是指老人。

第二,“老而不死是為賊”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 ”,也就是從小不講仁義道德,長大還沒作為,老了也沒有長者風範的人,可不就是浪費社會資源、浪費國家糧食的混蛋麼?因此現在用這句話來形容任意一個老人,是非常不恰當且不禮貌的。

然而,不幸的是,當今社會卻讓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言中了。

地鐵或公交車上出現網友口中的“不是老人變壞了,是壞人變老了”的現象,近年來確實也是屢屢可見。網上曝光的這類老人家往往倚老賣老地進行道德綁架,要麼就是帶著晚輩進行一些不適當的行為舉止。


論語中國

斷章取義的“老而不死是為賊”

世雲“老而不死是為賊”,並曰此言為孔子所言,謬矣!

《論語·憲問》有這樣一章: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用今天的語言通釋就是:

“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候。孔子說:‘年紀小的時候就不恭順兄長,長大了又沒沒給人留下像樣的語言,老了還不死,這就叫做害人精。’用手杖敲著他的小腿。”

從“以杖叩其脛”來看,這是孔子晚年時見原壤的記載。

按當時的制度,原壤是周文王第十六子原伯的後人,雖然窮困沒落,但應該是士一級的人,是有生活來源的。《禮記·王制》說:“制農田百畝。百畝之分,上農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農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祿以是為差也。諸侯之下士,視上農夫,祿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按原壤的身份,最次也應該享有“諸侯之下士”的待遇,“諸侯之下士,視上農夫,祿足以代其耕也。”大概因為不務正業,所以原壤生活很困窘,母親死了,他沒有條件安葬,是孔子出資安葬了他的母親。《禮記·檀弓》記載:“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歌曰:‘狸首之班然,執女手之卷然。’夫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從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聞之,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失其為故也。’”(“孔子的一個老朋友叫原壤,他的母親死了,孔子為老人整治了棺材。原壤登上棺材說:‘好久了,我沒有唱歌了!’原壤唱道:‘狸子頭色彩斑斕,握你的手好柔軟。’孔子好像沒聽到似的走過去了。隨從的人說:‘您不要再繼續幫助他了吧?’孔子說:‘我聽說,有親情的人不要失去那應有的親情,老朋友不要失去那原有的情誼’”)這是孔子幫助原壤、原壤性情古怪的一個典型事例。

孔子曾經說“無友不如己者”,但原壤是孔子小時候就結識的人。從“幼而不孫弟”看,按今天我們常說的話,孔子與原壤大概是從“光腚娃娃”時開始認識的吧,所以孔子對他多有照顧。這次原壤之“俟(等候)”,大概是他與孔子相約後在等孔子,是不是還有求於孔子呢——不得而知。

孔子為什麼要說原壤“長而無述焉”呢?孔子曾說“有德者必有言”,原壤“無述”,說明他不是“有德”之人,這也是他“是為賊”的重要原因。

“老而不死”是緊承前文“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而來的,“是為賊”是針對原壤的一系列不是——“不孫弟”“無述焉”、沒有是處卻“不死”而說的。後世有人斷章取義,單獨把這“老而不死”與“是為賊”連起來,誤以為是孔子對老年人的一種侮罵,顯然違背了孔子的原意。

而且此時孔子也處老耆(qí)之年。《禮記·曲禮》說:“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mào)。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頤。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几杖,行役以婦人;適四方,乘安車;自稱曰老夫,於其國則稱名;越國而問焉,必告之以其制。”《禮記·王制》又說:“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孔子“以杖叩其脛”時,至少已經六十歲以上了,而且孔子六十八歲才從列國周遊而歸,這次見原壤,恐怕年紀已在七十左右,他怎麼能說“老而不死是為賊”,連自己也罵呢!

前人解釋《論語》多有曲解,需要辨正的問題遠不止這些。

出自陳廣逵《〈論語〉通釋、解讀與點評》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


陳廣逵

這問題不難回答,單用兩字‘道理’可解釋這句話及《論語》中有關話語。老子注《道德經》因‘道’分陰陽時刻在變化,所謂道生一(太極)一生二(陰陽)二生三(天 地 人),故人禽雜獸皆為未。 商滅武王悟‘道’而開‘理’三代後失‘道’十代後失‘理’‘禮’。丘花甲理周易,嘆!注(太極)。 孔子納百家之長而傳(禮)。故後其學子以他言行編著《論語》,治人而不理道。 二生三(天 地 人)三生萬物(天生日月星辰……)(地生飛禽走獸,江河湖泊……)(人生人,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孔子釋周易後十載不言不行從而看出,自己以前以禮教民在‘大道’面前猶如汪洋滴水,灘沙一粒。 “鍵盤俠一點小看法,孔子臨死時也許嘆自己妄活了七十有二,是不是?不然他有時間著書,為什麼沒著書呢?” 廢話真多,還是回答你的問題算了。《論語》 不知‘道’ ,只能算一部治人治國的奇書。牛人學後治國如烹小鮮,不用之人學習之,過後丟棄之。你所說的那傢伙就是後者,你叫孔子怎麼教他?


歲月神偷146338856

這句話是有特定的環境的。不是講每個老了都不死的老頭都是賊。老人是國寶,家寶,他們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優秀的實踐經驗,是寶貝,而不是賊。

我們看看原句是怎麼說的:

《論語·憲問》:“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是什麼環境呢?是講孔子去拜訪老朋友原壤,原老頭呢,兩腿伸直了,像個蠻子一樣的。以前都是盤腿而坐的,是沒有凳子的,就象東北的炕那樣。

還有一點要明白,以前的人是不穿內褲的,內褲是近代的從西方傳來的發明(現在有些少數民族也不穿的)。所以啊,伸長兩腿,可能這老原頭那物事都漏外面鳥😊。朱元璋的老婆馬皇后,是個大腳,愛騎馬,有一次在大街上,馬受驚,把她整到地上摔了四仰八叉,於是一片春光洩露於眾目睽睽之下😛,從此馬皇后不再騎馬出街了。

老原壤也差不多是這樣的樣子,您說注重禮儀的孔子能不罵麼?當然是笑罵。

夷:蠻夷,沒有經過教化,不懂禮儀,不知文明的未開發智商的人,叫蠻夷。俟(音qi或si):等待,姓氏。

整句話什麼意思呢?翻譯一下:原壤伸長兩腿坐著(估計軟鳥都漏外面了)等待孔子的到來,孔子見狀就講:小時候沒大沒小,大了也沒有什麼著述和成就,這麼大歲數了,還不死,不產糧,光吃飯,和賊沒有區別。說完用柺杖敲他的小腿😂😂😂(意思大概是讓他把腳盤起來)

原壤這個人和莊子可能是一個黨派的,莊子的老婆死了,莊子擊掌而歌。原壤的媽媽過世了,孔子作為原壤的朋友去扶棺(以前的儒生,喪事也是他們的業務),原壤講啊,我好久沒有唱歌了,今天想唱歌,老母親死了,這老小子居然唱歌😂😂😂!!!!可見,此人就是一個不講究禮儀規矩的傢伙。但是孔子是不贊成這樣的哈,認為一個人要講究禮儀,為老不尊,就是賊。

結論:孔子講老而不死是為賊,其真正要說的是為老不尊,這種老人就是和賊差不多了。所以還有一句話老說這個問題:70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個矩,就是禮儀規矩。老人家可以從心所欲想幹啥幹啥,但不能違背規矩,要不就是個賊人🤗😢😛!


劉卓易

原文出處:

《論語·問憲》: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孫弟,音xùntì,同“遜悌”,尊敬孝順長者的意思。

無述,不可稱道,沒有什麼成就的意思。

賊,偷生的意思。

這段話的意思是:

原壤叉開雙腿坐在那裡,孔子責罵他說:“年輕的時候就不懂得孝順,德行不好,長大了也沒有什麼成就,老了還在這裡(苟且)偷生,就是個禍害。”孔子說著用手杖打原壤的小腿。

原壤“夷俟”就是叉開雙腿,坐相很難看,不懂禮貌,沒有禮節。

這個原壤是孔子的一個老相識,春秋時期魯國人。這個原壤呢,孔子是很不喜歡的,因為原壤母親死的時候,孔子去幫助料理後事,原壤卻在一邊唱歌,孔子覺得原壤是沒有孝德的人。

所以單獨提“老而不死是為賊”是有點片面的,應該說是本身德行不好,不懂禮儀的人,老的了時候也讓人討厭,還要苟且偷生在這個世界上,就是害人。

所以很多成語或者常用語是在一定條件下成立的,不能斷章取義。

再比如,《論語·里仁》中有“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指的是父母在世的時候,最好是能夠陪在父母身邊儘自己的孝心,如果要外出,也要讓父母知道自己的去處,要讓父母知道自己的明確目標,好讓父母放心。這才是孝道。

不能單純的只講前兩句說“父母在,不遠遊”,那我們如果不能陪在父母身邊就是不孝順。這是片面的。

我想堅持一生的事:讀書、寫字。——沙慄

沙慄

都是實用主義造的孽,黑死孔子不償命,這也無怪孔子,誰叫他的文筆與口才真是太好了。實話實說,《論語》對春秋戰國後的中國文言文體產生的影響被後世嚴重低估,不僅許多成語出自這本書,也就是孔子的原話,而且很多道理與句式也都源自《論語》。

饒是如此,才造就了孔子的話被斷章取義的最多——因為他的話影響力太大了。

“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和“唯女子與小人不可養也”等等孔子的經典金句一樣,被我們斷章取義的使用了一兩千年。所以大家都不願意去了解人家的本意。

《論語·憲問》: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一目瞭然,即使不懂“夷俟”,也該能看到“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和我們一直以來使用的句式不同。

哪裡不同?

首先是斷句:老而不死,是為賊。

一個逗號之差,意思就邈之千里了。

孔子說「原壤」“老而不死”,然後再說“是為賊”——這意思就和我們使用慣了的,完全不同,因為,他只是在罵「原壤」一個人而已。不是所有的「老人」。

而“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年輕的時候不孝順,長大以後又一事無成”。

這,才是原壤「是為賊」之由來,「夷俟」——叉開腿坐著還不是他“賊”的理由。

《禮記·檀弓下》: 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夫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從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聞之,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失其為故也。”

這則典故,說的是原壤的母親死了,孔子作為他的好朋友,幫他處理亡母后事(洗棺材),可是我原壤卻跳上棺槨唱歌。

這件事從此成為孔子一段不愉快的經歷,留在他心中,從而對這個老朋友產生了不滿。雖然他也說道“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失其為故也”——雖然原壤在亡母棺槨上唱歌,但是孔子認為他其實還是懷念母親,所以也還當他是朋友。

但是畢竟孔子有“夫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拂袖而去說不上,但是不滿是肯定有的。因為原壤的行為「過了」。

聖人孔子,當然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在亡母的棺槨上唱歌,而且還是唱情歌的這種乖張行為。

多年後,孔子也許那天心情本來就不好,結果看到老朋友瘋瘋癲癲了一輩子,到了年老時還是這樣,於是他就來氣了。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個「女」,其實是「汝」的意思,就是說,孔子本身就是在罵小人。


無風即風

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出自孔子之口,本意是指不講道德孝悌禮貌者,沒有成就,老而不死也是社會之害。可見《論語·憲問》: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後來訓詁者多以為此乃指斥那些老而無德者之辭。在錢穆著作《論語新解》中有詳細解剖,如下:

1、原壤:魯人,孔子之故人。

2、夷俟:古人兩膝著地而坐於足,與跪相似。但跪者直身,臀不著踝。若足底著地,臀後垂,豎膝在前,則曰踞。亦曰蹲。臀坐地,前伸兩腳,形如箕,則謂箕踞。夷即蹲踞。古時東方夷俗坐如此,故謂之夷。俟,待義。夷俟,謂踞蹲以待,不出迎,亦不正坐。



3、無述:述,稱述義。人在幼年,當知遜悌。既長,當有所稱述以教導後進。

4、老而不死:此等人,無益於世,老而不死,則是偷生。相傳原壤習為吐故納新之術,從事於延年養生之道;恐因《論語》此言而附益之。是為賊:賊,偷生義。

叩其脛:膝上曰股,膝下曰脛。以其踞蹲,故所叩當其脛。此乃相親狎,非撻之。



而錢穆本人認為:禮度詳密,儀文煩縟,積久人厭,原壤之流乘衰而起。即在孔門,琴張、曾晳、牧皮,皆稱狂士。若非孔門講學,恐王、何、嵇、阮,即出於春秋之末矣。莊周、老耼之徒,終於踵生不絕。然謂原壤乃老氏之流,則非。

也就是說,實際上這是孔子對於學說不繼,世道衰微而道家流行的擔憂,更多是對自己所創學術的維護。



常言道,老而不朽謂之聖,老而不死是為賊。古代社會,老而不死,壽則多辱。當下社會福利事業完善起來,不能以對社會做貢獻大小來評判年老之人,需要尊老敬老。



而網絡上此話更多是指老人們佔據社會資源,阻礙年輕人向上晉升,為老不尊,更多是一種憤恨的表達了。

故而有人說那些有著老資本、老資格的老人,憑著一己的喜好,而置於社會利益於不顧,這是不是更回應了“老而不死是為賊”呢?或者說,可能就是壞人變老了?從來就是壞人,從來就沒有變好?

具體的解讀都是可以變換的,不過離孔子的原本內涵已經相差甚遠。但這或許就是傳世經典的當代價值,可以讓後來者曲加附會與重新解釋,還顯得古人有先見之明,似乎誠不我欺罷了。


歷史傳訊社

真心覺得,人生在世一定要多讀書!多讀書!多讀書!

要不然,有一天等你老了,被你的後輩小孫指著脊樑骨罵:“老而不死是為賊” ,你都不知道為什麼用這句話罵你。

可是讀了書之後,就不一樣了。如果哪位孫子這樣罵你,你就告訴他,孫zei,我是冤枉噠,你語文學的不好,爺爺我給你補補課吧

。然後,你就直接被打死了。


讀古文,尤其是一句兩句的古文,一定要結合前後文來看。這樣,我們才能得到一句完整的意思,才能知道作者在說什麼。

斷章取義的人,非蠢既壞。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這句話出自論語,是孔子對一個名叫原壤的人的評價。

孔子的話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你小的時候不孝敬父母,長大了有沒本事。人還特別沒禮貌,你這樣的人,活著有什麼意思?幹嘛不早點死呢!

這種句式,大概就相當於,有一天你去走公交車了。然後有個老同志霸佔你的座位,你忽而感嘆一句:壞人變老了。

其實這個時候,你的本意就是,你特麼的怎麼還不死啊?這麼壞,對社會毫無用處,還欺負年輕人。

不過這句話的本意,還是孔子在倡導他的以孝治天下吧。so so ~


文/祗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