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卤煮火烧”,浓浓烟火味,沉淀着老北京的历史味道

人这一辈子总得有点追求,有人爱财,有人爱物,有人理想远大,有人志向平凡,不能说哪种人生态度更加正确,只要自己觉得喜欢就是人生无悔的选择。

在追求理想的路上,“面包与奶牛”是基础,人类对于吃存在着永恒的兴趣。《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就曾说过,“美食在作家的笔下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概念,它更是一种文化底蕴的代表。后来参加工作,拿着菲薄的工资,我专门去把《雅舍谈吃》里写到现在能找到的美食尝了个遍。”以后我也要全部吃个遍!

这是陈晓卿的乐趣,也是他毕生的追求,去吃遍《雅舍谈吃》里的美味,一个“吃货”的终身使命,让他导演出色香味俱全的《舌尖上的中国》。

历史上那些“吃货”,总能在吃中找到乐趣,宋代苏东坡一路贬官,一路吃,终于吃出了“东坡肘子”、“东坡肉。”

吃货的世界总是充满了浓浓的烟火之气,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找到吃的乐趣,王公贵族如此,普通老百姓也是这样。“卤煮火烧”作为北京的小吃,在历史的烟尘里,一路走来,成为了一座城市的味道。

“卤煮火烧”的名字和它本身一样,平易近人,于市井之间传递着人间冷暖。它上不了满汉全席,只游走于胡同街巷,可是你以为它是土生土长于民间吗?完全不是,它的前世今生,是北京沉淀下来的历史痕迹。

最初的“卤煮”有着华丽的身世,它叫做“苏造肉,”在没有流落民间之时,它是皇帝的心头所好。爱新觉罗 ·溥杰先生的夫人嵯峨浩著了一本《食在宫廷》的书,它的身影就在其中。在宫廷半生,也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化,在经过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之后,曾经的宫廷美食流落民间,正如一句诗所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卤煮火烧”的前世今生

当“卤煮火烧”带着金光闪闪的宫廷身份流落民间时,谁还记得它最初的样子。

曾经它叫“苏造肉”,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皇帝爱上了旅游,在他南巡旅游的途中,一路风光旖旎,当他下榻扬州安澜园陈元龙家里时,他遇到了一位叫张东官的厨子,这个厨子的手艺超群,他做的菜肴很合乾隆的口味,一个合格的厨子,要经得起食客的考验,张东官得到了乾隆的肯定,皇帝把张东官带入了宫廷。

张东官带着一个厨师的荣耀来到了宫中,他用多种香料与中药,慢火熬制猪肉,在香料与火候的完美结合下,炖出来的猪肉酥烂绵软,因此名为酥造肉,由于张东官是苏州人,这道菜又叫“苏造肉”。

皇帝的口味必将影响更多的人,乾隆皇帝享受着苏造肉带来的绵软,于是卤煮的前生带着皇室招牌诞生了,“御用菜肴”的金字招牌在皇室贵族中渐渐流行起来,由于它独特的口感,受到了达官贵人的追捧,一时间,苏造肉竟有“洛阳纸贵”的感觉,朝廷专门设置了苏造局,制作酥造肉以供朝廷官员享用。 “苏造肉”的前生还在宫墙之中,达官贵人的餐桌之上,高高在上得无法攀援。

后来朝代更替,“苏造肉”放下宫廷御用的身段,传入民间,成为大众化的风味小吃,同火烧成为了一对食物中的“绝代双骄”,一块搭配成一道老百姓热爱的食物。

j卤煮

老百姓的食物诉求很简单,不需要精美的造型,就是一碗简单的“苏造肉”,就可以满足口腹之欲。

每天早上,晨光熹微,小贩们就带着“苏造肉”开始了“讨生活”,进入升平署的官员们,当然不能委屈自己,于是东华门外的苏造肉是最为有名的。

《燕都小食品杂咏》中有“苏造肉”的咏诗一首:“苏造肥鲜饱志馋,火烧汤渍肉来嵌。纵然饕餮人称腻,一脔膏油已满衫。”并注说:“苏造肉者,以长条肥肉,酱汁炖之极烂,其味极厚,并将火烧同煮锅中,买者多以肉嵌火烧内食之。”

那么如此精致的苏造肉到底经历了什么,变成如今的“卤煮火烧”呢?

达官贵人有他们的享受,穷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当苏造肉带着他的香味融入市井之气后,另外一种做法,让苏造肉渐渐的“流落”民间,融合了市井的烟火之气。

卤煮的制作

那就是“小肠陈”的诞生,他本是售卖“苏造肉”的,可是肉的成本太高,老百姓的经济条件是接受不了那么贵的肉的,于是他就用价格低廉的猪头肉代替猪肉,没有想到歪打正着,“卤煮”正式出道,在老北京的小吃食谱上,它占据了c位,以高贵的身份位居重要之地。

“小肠陈”第三代掌门人陈玉田,更是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卤煮火烧”。他做的“卤煮火烧”肠肥而不腻,肉烂而不糟,火烧透而不粘,汤浓香醇厚,解放前,小肠陈在天桥、虎坊桥、前门和西单牌楼等一带都设有摊位,属设在华北楼戏院门前的摊位最有名气。

这个小肠陈很聪明,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不仅仅是从做小吃的角度夸奖他,更是从商业的角度给他点赞,打call,华北楼戏院门前的摊位卖宵夜,等于抓住了食客的消费心理,听戏累了,食客可以坐在摊位面前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卤煮火烧”,如果唱戏的角累了,也可以上摊位来吃一碗宵夜。

小肠陈凭借精湛的厨艺,聪慧的头脑,把“卤煮火烧”带入市井红尘之中。或许在某个寒冷的冬夜,或者料峭的春天,梅兰芳在唱完《贵妃醉酒》的最后一场后,和孟小冬在华北楼戏院门前的摊位前吃过一碗“卤煮火烧”。佳人已逝,恩怨已了,他日再见,或者已是来生。

二、“卤煮火烧”的市井百态

自从“卤煮火烧”脱去了金光闪闪的皇家招牌之后,它就以最亲民的状态与市井小民混在一起。 它再也没有登上豪华盛宴的桌子,只感受着平民的喜怒哀乐。

“二荤铺”的牛羊下水,猪肠子;“穷人乐”的卤煮火烧、羊杂碎;都透着浓浓的生活之气。在睁眼奔生活,伸手就要钱的时代,穷人生活确实不容易,去吃“卤煮火烧”的人,有可能是张家拉黄包车的大叔,也有可能是李家的泼皮破落户……,穷人的日子实在是苦,只能苦中作乐。

穷人吃不起肉,更别说去什么北京大饭店了,一年四季可以见个油荤,都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在这样朴实的诉求中,“穷人乐”就应运而生了。

一碗卤煮慰平生

现在的“穷人乐”大不了不花钱上网,不花钱的旅游,只要不花钱的,都可以偷着乐,不花就是节省了,可是在过去,“穷人乐”是底层人民最好的消费状态。

特别是在没钱的日子,还可以享受豆汁、卤煮火烧、羊杂碎、爆肚儿带来的口腹之欲,也不失一种快乐的源泉。

时光总是在不停向前的,历史也总是从不停止它的脚步,当人们再也不会为一口吃食而焦虑的时候,“卤煮火烧”反而以著名小吃的身份,融入了北京的历史,见证了它的沧桑与隽永。

食物总是和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从远古的刀耕火种,到如今丰富的食物链,食物和历史一起见证着城市的风雨沧桑,在慢慢的品嚼之中,吃出了一个百味人生。

三、“卤煮火烧”的平民生活

当“卤煮火烧”金闪闪的外套被脱去之后,它开启了平民模式的奇妙旅程。

北京人的早餐里有油条、豆浆、豆腐脑这些大众食谱,但是也少不了具有北京特色的卤煮火烧、焦圈饼,大石栏的炸酱面,东城的油炸糕,总有一个是不能忘却的东西。

代表平民的食物,总透着一股烟火红尘之气。

“小肠陈”的卤煮,从流传民间开始那一刻,就自带着百年老字号的光彩,店面不大,五六张方桌,还是很古老的样子,店面的样子没变,连味道都还是百年之前的样子,与其说这是一家饭馆,不如说它是一个历史的活化石。一碗热腾腾的“卤煮火烧”就是百年的历史,一个转身就是时代的前进。一杯牛二,一碗卤煮,聊以慰平生。

小肠陈的店面

随着食物的多样化,卤煮或许就是一种情怀了,也许北新桥的卤煮与百年前的“小肠陈”有一样的思维,那是很多人的深夜食堂,有晚归的出租司机,有奔波的公司ceo,还有失意痛苦的小青年,无论什么身份,在这里一坐,那就是一个百年之前的轮回。

说实话,卤煮火烧在文学作品里并不多见,影视剧里也鲜有提出,但是作为平民小吃,它的发展与历史息息相关。

电视剧《狼烟北平》中,文三爷请陈掌柜吃饭,落魄的陈掌柜,连吃多碗,硬生生的把自己给撑死了。可见一碗卤煮在平民心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哪怕临死之前,卤煮火烧也是最后的美味。

其实世界各地都有这样的平民食物,比如韩国的“部队汤”,这个词不能只看它的字面意思,这当然不是部队大食堂的食物。

部队汤源于二战之后,人民物质匮乏的时代,“部队汤”以食材最朴实的样子出现在大众面前,汤里有几节香肠、一两片午餐肉、一些杂菜、面条和泡菜等。就是一碗普通得没有多余烹饪技巧的食物,却流传了下来,成为韩国餐馆里一种很便宜的大众菜。

每一个流传下来的味道,总是历史的沉淀,历史不仅仅是书里记录的事件,那些冷冰冰的说教,并不能清楚的让人明白历史的发展轨迹,可是吃却关系着普通个体的生存,生存的历史,就是人类不停跋涉的旅程。

四、北京城的“南横街”,卤煮火烧的发源地,“穷人乐”汇集的烟火红尘气

任何一种小吃,都有它的发源之地,卤煮也不例外,北京的“南横街”就是卤煮的成长之所,也是卤煮的风水宝地,它发源于斯,兴盛于斯。

富贵人 家有他们的乐趣,穷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如两个互不相干的天地,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在逍遥。

清末民初的“穷人乐”,烹饪的方法都很简单,没有精致的摆盘,也没有复杂的工艺,只是一碗简单的食物,在满足口腹之余,也满足了精神上的娱乐,他们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或是身体上的放松,或是心灵上的解脱,没有什么事是一碗卤煮不能搞定的,如果不行,那就来第二碗。

当然穷人的乐趣也不仅仅在一碗卤煮,另外一些便宜美味的食物也曾进入过他们的生活,在寒冷中温暖肠胃,慰藉灵魂。

穷人乐

1、羊杂碎

这是回民和汉民都喜爱的食物,无论心情怎样,来上一碗羊杂碎,再抓上一把冒着清新之气的香菜末,舀上一勺热烈的红辣椒,人冒着汗珠,碗里翻腾着属于自己的快乐。

最初的羊杂碎是回民经营着,最开始他们也并不接受下水作为食物,可是在某一天,他们发现羊的下水也可以做出极好的美味来,于是羊杂碎应运而生了。

2、爆肚

“京城老爆三”的爆肚,可以算是一绝,要不然也不能作为招牌存在。

爆肚的历史也跟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京味小吃里绽放奇异的光彩。如果要说爆肚在“穷人乐”的地位,可以算得上是“上品”,就如卤煮一般,都有金光闪闪的出身。

京城“爆肚冯”把爆肚的品类分得更加细致,根据需要分出了爆羊肚种类:散丹、肚仁、肚领、蘑菇和蘑菇尖;爆牛肚种类:百叶、肚仁和肚领。

爆肚

早些年的北京城,那些苦力出身的拉洋车的,下力气的人,在经过一天的劳作之后,往爆肚摊子前一坐,一碗爆肚,一碗酒,指天骂地一阵操作,那个爽快,真正的是另外一种人生境界。

爆肚虽然归于穷人乐,但是也不乏各界名人来捧场,根据史料记载,北洋军阀段祺瑞,以及京剧大师梅兰芳、马连良都是“爆肚冯”的常客。

3、灌肠儿

吃灌肠,你别忘记了蒜汁,没有蒜汁的灌肠是没有灵魂的。

灌肠历史悠久,在明朝万历和清朝乾隆年的史书中都有“爆肚有肝香灌肠”和“灌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汁说美鲜”的诗句。

做小买卖的,拉洋车的,都会来吃上一口炸灌肠。

历史总是在不断的前行当中,我们看到很多老行当已经消失不见,以前满大街修理钟表的师傅,已经石沉大海,鲜见身影,那些沿街叫卖的货郎也已经不再出现,我们能看到的,可能只是书中的只言片语,可是食物却带着历史流传下来的记忆,让人们感受曾经的烟火与红尘。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的富贵荣华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人们的乐趣也延伸到了各个领域,香奈儿与劳力士,大蒜与卤煮,只要你喜欢,都可以成为乐趣。

一碗卤煮,在过去的时光承载着市井烟火的绚烂,在火热与蒸腾中,见证了百年的兴衰,历史总会过去,而卤煮却依然焕发着年轻的生命,成为历史的活体化石,食物所记录的岁月悠悠,也许更加真实,它穿透了人们的味蕾,在味道中延续历史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