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2000 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榜單公佈



AI 2000 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榜單(以下稱為 AI 2000)由清華大學研發,檢索了19世紀以來全球1億3千餘萬學者發表的2億7千萬餘篇學術論文數據,已吸引全球220個國家/地區1000多萬獨立IP訪問,數據下載量230萬次,年度訪問量超過1100萬。歷次榜單發佈都受到世界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官方認可,比如加州伯克利大學、康奈爾大學、杜克大學和 新加坡國立大學,其影響力、公信力和專業性,可見一斑。


AI 2000網址:

https://www.aminer.cn/ai2000


排名依據


依託於唐傑教授所開發的學術搜索引擎Aminer,通過計入過去 10年內學者們在各大AI頂會和期刊中發表論文的引用率來進行評估。不同於CSRankings以“論文數量”為唯一標準,AI 2000的評選主要以發表在核心頂會和期刊上論文的引用率為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一個學者的“學術影響力”。


另一方面,AI 2000 的排名更加側重於“創新”,而非“資深”。因此,AI 2000 只考慮過去10年內發表的論文,而非學者整個學術生涯中的全部貢獻。據唐傑教授表示,之所以選擇“10年”,是因為“時間太短體現不出一項工作的影響力,而時間太長則無法反映學者當前的影響力”。


涵蓋人工智能學科20個子領域


經典AI(AAAI/IJCAI)、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知識工程、語音識別、數據挖掘、信息檢索與推薦、數據庫、人機交互、計算機圖形、多媒體、可視化、安全與隱私、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系統、計算理論、芯片技術和物聯網。


人工智能既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又是一個融合了多種學科的交叉學科,加上其最近幾年的高速發展,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的變化,新興的子領域不斷湧現,導致工業界和學術界並沒有一個對人工智能的明確定義。因此分類綜合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建議,參考了計算機領域較為公認的具有權威性的機構。


具體遴選方法


每個子領域每年選出10名獲獎者,未來10年共產生2000名;每年遴選的時候,參考過去十年該領域最有影響力的會議和期刊發表論文的引用情況,排名前10的學者當選該領域當年【AI 2000最具影響力學者獎】,排名前100的其他學者獲【AI 2000最具影響力學者提名獎】。


部分領域前十名及學者分佈、技術趨勢


計算機視覺


該領域的學者排名參考過去十年23103位學者在國際會議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CVPR)、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ICCV) 以及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ECCV) 發表的12517篇論文的累計引用情況。



計算視覺領域是華人身影較多的一個領域,前10名中有6位華人。排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第一名的是著名青年學者何愷明,來自Facebook AI Research。隨之其後的是曠視科技的首席科學家孫劍、自動駕駛初創公司Momenta的任少卿、曠視科技Xiangyu Zhang。值得一提的是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知名學者李飛飛(報道 | 李飛飛、鄧中翰等七位華人學者當選2020美國工程院院士!)和湯曉鷗分別以入選論文總引用量31856和27521分別排名第8名和第10名。


計算機視覺最具影響力學者的國家分佈


計算機視覺最具影響力學者的機構分佈


關於計算機視覺的技術趨勢


可以看到圖像處理、特徵提取與圖像分割等一直是計算機視覺中的熱門。

更多詳情:

https://trend.aminer.cn/trend/5db7adf057b37126d600d151


自然語言處理


該領域的學者排名參考過去十年16221位學者在國際會議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ACL)、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EMNLP) 以及 North American Chapter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NAACL) 發表的9936篇論文的累計引用情況。



排名第六是大家熟知的吳恩達。【學界】吳恩達Deep Learning Specialization 課程刷後感(附課程視頻,字幕,全套PPT,作業)


NLP最具影響力學者的國家分佈


NLP最具影響力學者的機構分佈


關於NLP的技術趨勢


更多詳情:

https://trend.aminer.cn/trend/5db2858457b37126d6bf82fa


數據挖掘


該領域的學者排名參考過去十年9426位學者在國際會議 ACM 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KDD) 和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Search and Data Mining(WSDM) 發表的3788篇論文的累計引用情況。



數據挖掘領域也是華人最為擅長的領域之一,前 10 名中有七位都是華人學者,按先後順序分別為韓家煒(3)、陳天奇(4)、陳衛(6)、俞士綸(7)、王亞軍(8)、唐傑(9)、鄭宇(10)。


數據挖掘最具影響力學者的國家分佈


數據挖掘最具影響力學者的機構分佈


關於數據挖掘的技術趨勢


更多詳情:

https://trend.aminer.cn/trend/5db2668457b37126d69f5ff7


經典AI (AAAI/IJCAI)


該領域的學者排名參考過去十年26488位學者在國際會議 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AAI) 和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JCAI) 發表的12871篇論文的累計引用情況。



前10名中,有7位華人學者,其中,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楊強位列經典 AI 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第一名。人物 | 陳天奇:機器學習科研的十年,該文中大佬也曾跟隨楊強教授實習過。除了楊強教授外,還包括西北工業大學聶平飛教授(5)、清華大學孫茂松教授(6)、南京大學周志華教授(7)、清華大學劉知遠副教授(8)、南洋理工大學Sinno Jialin Pan副教授(9)、匹茲堡大學Heng Huang教授(10)。這說明在AAAI和IJCAI這兩個頂會中,華人學者呈現出絕對霸榜的態勢。


運籌OR帷幄前期推薦過一本榜上週志華教授的書籍,主編推薦 | 南大周志華、俞揚、錢超最新力作:演化學習:理論與算法進展一書導讀。


AI | 清華劉知遠:好的研究想法從哪裡來,該文來自榜上的清華劉知遠。


經典AI最具影響力學者的國家分佈


經典AI最具影響力學者的機構分佈


機器學習


該領域的學者排名參考過去十年21028位學者在國際會議 Annual Conference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NeurIP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ICML) 以及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Representations(ICLR) 發表的11010篇論文的累計引用情況。



機器學習最具影響力學者的國家分佈


機器學習最具影響力學者的機構分佈


關於機器學習的技術趨勢


更多詳情:

https://trend.aminer.cn/trend/5d9d746957b37126d66b7a72


AI 2000學者分佈


AI2000學者國家分佈


2020年度AI 2000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200名)和提名學者(1800名)分佈於全球不同高校和學術機構,其中美國共有1128人次,佔比 61.4%。中國有171人次,佔比 9.3%;位列第三的是德國,它也是歐洲國家中擁有高影響力學者最多的地方,此外,歐盟有307人次上榜。


AI2000學者機構分佈


可以看到位於第一的是谷歌公司,與其他機構相比佔有絕對的數量優勢。以上機構中只有清華大學是中國機構,其它均為美國機構。


榜單整體結果顯示,美國在人工智能整體層面上佔有絕對優勢。在學者數量上中國僅次於美國位列第二,但兩者差距相當之大。在機構與高校分佈中,美國在數量與實力也是遙遙領先。


欲查閱完整榜單請登錄www.aminer.cn/ai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