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杯里的幾何美學

國人愛吃茶,也捯飭茶器

這裡有歷來中國茶杯的各種造型

從杯口形狀,到杯身的樣子

都是心思,也是美麗的幾何

| ▽ |

圓口

圓口是拉胚時最簡單便宜的一種形狀

四方

古時製作方形器皿不能像圓形器皿一樣利用旋轉拉坯成形,而是將坯泥製成片狀粘接而成

六方

六方杯口呈六角形

八方

八方杯口呈八角形

海棠

海棠杯口呈四瓣海棠花的式樣

梅花

梅花杯口呈五瓣梅花的式樣

葵花

葵口杯因口部像秋天的葵花而得名

菱花

菱口杯因口部像菱角花而得名

蓮花

因口部像蓮花花瓣得名

| ▽ |

斗笠杯

斗笠杯因為倒置後造型像蓑翁的斗笠而得名,口部大,底足小,燒成難度高,宋代時候最流行。宋時人們飲茶時,會將茶汁和茶葉中的配料一道喝,斗笠杯的形狀使其“易幹不留渣”

馬蹄杯

馬蹄杯因為倒置後形狀像馬蹄所以得名,流行於明清

高足杯

高足杯身下有高足,故名,明清兩代均有燒造

鈴鐺杯

因倒置似鈴鐺得名,杯口外撇,深腹,圈足,流行於明清時期

雞缸杯

雞缸杯創燒於明代成化時期,敞口,淺腹,臥足。據說是因為成化皇帝看到一幅畫著母雞攜小雞覓食的宋畫,萌生了做雞缸杯的想法

蓮瓣杯

杯子像正開著的蓮花,杯口像蓮花的花瓣,蓮瓣杯碗從宋時起就是常常燒造的器型

壓手杯

壓手杯握在手裡時,外撇的口沿正好壓合在手緣,所以叫“壓手杯”,明永樂時期的青花壓手杯最著名

斗方杯

斗方杯無法拉胚成型,是用泥片粘連成器的,製作難度大。形狀像量米的鬥,所以叫“方鬥杯”

折腰杯

折腰杯源自“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杯型利於聚香

紙杯

這是我們常用的紙杯,敞口,斜直腹,圈足

聽說,只要你用心

用紙杯也能泡出一杯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