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考试”,心理学家这个脑力游戏,让父母教孩子克服考试焦虑

一位中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我现在特怕考试,每次考完,都提心吊胆地怕知道自己的名次,排到前边,我妈就千叮咛万嘱咐:下次还得往前冲。

排到后面,我妈就换汤不换药地说:完了,排得这么靠后,能考上重点高中吗?考不上好高中,能考上重点大学吗?

从小学到高中,一个人一直听这样的唠叨,要不怕考试才怪呢。更可怕的是,这种推理和提醒已经彻底地灌进了我的脑子里,我现在不论做什么事,出一点儿差错就紧张得要命,会立刻联想出一大串可怕的后果。”

这是《10天塑造孩子学习力》中的一段描述,让我不由得想起了邻居家12岁的小林,原本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品学兼优。但在上学期的一次期末考失利后,小林每到大考必会紧张,考前睡不着吃不好,考试时“大脑一片空白,手心全是汗”,考完久久无法恢复。学校的心理老师说小林就是太焦虑了。这不,期末考快来临,小林对考试的焦虑未能缓解,小林妈妈可愁了……

有些孩子惧怕考试,只要细心观察,家长就可以发现:

每次临近考试,孩子心情会极度紧张,甚至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持久地不能放松下来……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考试焦虑”。

何谓“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指的是:

“在应试情境的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不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通俗地说,就是对考试的一种“怯场”,一到考试就“掉链子”、“发懵”,无法发挥正常的水平。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学习,更影响其身心发育。

哈佛大学的一位专家曾经对美国一所重点公立中学的学生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考试成了孩子们的“第一怕”。所以,考试焦虑,可以说是同一个世界,同一种症状,不管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对于考试压力,都有承受不了的时候。不管是所谓的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后进生,都可能存在考试焦虑。

“我怕考试”,心理学家这个脑力游戏,让父母教孩子克服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可能是这样来的

  • 父母的思维和行为影响着孩子

①情感绑架

阿德勒心理学专家岸见一郎说,

有些孩子考取好成绩,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许,就是因为孩子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时,父母会特别高兴,给予表扬,而当孩子没有获得好成绩时却冷落和指责他,甚至还有可能因为父母无意间说出的话而感到人格受到了侮辱,进而沮丧不已,这就容易让孩子形成错误的认识,负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情感绑架。如果你的孩子需要承担全家之光,需要成为全村的希望,顶着这样的“光环”去应试,如何不焦虑?

②无意中编造着谎言

有些家长和老师常说的一个句式是:只要你……,就会取得好成绩。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孩子越被说“其实能做到”,越不好好学习。为什么?因为父母这样说了,孩子就在心里留有“其实能做到”的“退路”,这种退路或者说幻想,会成为他们逃避“非常努力了却考不了好成绩”这种现实的借口。

③开口只谈学习和考试

岸见一郎在《不管教的勇气》中提到,有一位因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前来做心理咨询的母亲,当她明白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必须由孩子自己解决”之后,她说:“那日看着放学回来的女儿的脸,我突然意识到,长久以来自己和女儿说的竟只有学习的事情。”

在孩子看来,开口只谈学习的父母没那么好亲近吧?

电影《万箭穿心》中里的妈妈,就被儿子反问:你除了问我考得好不好之外,你还会问我什么?”这位妈妈每天辛苦地干体力活来养活孩子,但和孩子的关系却非常糟糕,看不见孩子的其他存在价值,其为养育付出的辛苦,也被孩子无视了。

“我怕考试”,心理学家这个脑力游戏,让父母教孩子克服考试焦虑

电影《万箭穿心》剧照

④对“考生”予以特别照顾

当孩子要考试时,在家里便会受到“特别照顾”,比如,不能受打扰。有些家长还会为了邻居家发出的声音太大吵到家里的考生而跟邻居吵架。

如果孩子要动手帮忙做点家务,妈妈会阻拦说,“你只要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就可以。”久而久之,孩子也许就会借着学习这个理由不去承担学习之外的任何事,而且,还有可能连重要的学习这件事也做不好。为什么?

父母所做的种种,都加强了和孩子的不平等关系,让学习变成了一个阶段性的事——为了考试。只要考试时间过去了,这种特殊照顾就不存在了,压力太大,反而会让孩子逃避考试和憎恨学习。

  • 孩子的消极解释风格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用著名的实验“电击小狗”,向我们揭示了“习得性无助”心理状态的产生。

如果总是在一件事情上遭遇失败,就可能放弃对此事的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这种心理状态仿佛在人的思维四周加上围栏,使人的思维进入一种永久化、普遍化、个人化的状态。

有些在考试中失利的孩子很容易就走入这种心理误区,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比如,有个孩子某次数学考试成绩很糟糕,回家后沮丧地对父母说:

“我永远学不好数学了!”

“我每一次考数学都不可能考好!”

“我是我们班最笨的人!”

这就是孩子对于一次考试失利的消极解释,这种解释风格使得他绝望,更难以继续努力。

“我怕考试”,心理学家这个脑力游戏,让父母教孩子克服考试焦虑

别人家的父母怎么看“考试”和“成绩”

①斯坦福女博士诸葛越:

其实我一直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认为孩子一定要学习好。但这个“好”,不是体育竞赛,不需要去争所谓的高分数、第一名。

孩子如果自然考得很好,那是好事。但是学习和体育是不一样的,一个班100个孩子,可以每个人都学懂了,学得很好,可以有80个学得很好,不用说一定要有人学得不好。

②心理学家贺岭峰:

我女儿读小学四年级时,拿试卷让我签名,我一看59分,小学四年级考试就考59分!我小学考试从来没有考过90分以下的。

我跟她说,“你小学四年级就考59分,你知道吗?等将来有一天你长大了,你到公司里面去工作,你的同事、你的老板不会有任何人在乎,你小学四年级的某次考试是考了59分还是考95分,这件事情不重要,真的不重要。”

我问她:“你考了59分,你班考的最好考了多少分?”她说考了100分。

我就跟我女儿说,“你知道吗?你们班这次考100分那个同学,就没必要参加这次考试,因为这次考试什么都没诊断出来,他就白参加了!但是你的收获就大了,你考一次试查出41分问题来!你只要把这41分改过来,你就是这次考试的最大的获益者。”

③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写给孩子的信中这么说:

人生不是竞技,当了第一的人也许是脆弱的,众人之上的滋味尝尽,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凉,于是,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胜者,每一次第一总是一时的风光,却赌不来一世的顺畅。

争第一的人,眼睛总是盯着对手,为了得到第一,也许很多不善良的手段都会派上用场。也许,每一个战役,你都赢了,但夜深人静,一个又一个伤口,会让自己触目惊心。

何必把争来的第一当成生命的奖杯!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的人。

④著名作家林清玄在《好孩子是被唤醒了内心的种子》说:

我发现家长很在意成绩,都想让孩子考第一名。

其实,现在世界精英都不是当年的尖子生,他们在班级的排名是第7名到第17名。

原因就是这些孩子人际关系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压力小,生活更轻松,创意最好。

“我怕考试”,心理学家这个脑力游戏,让父母教孩子克服考试焦虑

让我们为孩子做好这3件事

  • 首先,父母先做改变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教育名言:“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

第一,自我审视:打破固定思维模式

改变需要勇气,还要自省。只有不断地审视自我,才能触发改变。要知道,孩子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杜绝思维中的绝对化、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倾向。

  1. 绝对化是想当然的,认为某事一定会发生或一定不会发生,通常和“必须”、“应该”等字眼连在一起。
  2. 过分概括化其实就是以偏概全、以一当十的片面主义,比如一次失败即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3. 糟糕至极是指认为如果某件不好的事情一旦发生,会引发一连串更可怕的事件,最终走向糟糕至极。比如,高考失败就认为前途无望。
“我怕考试”,心理学家这个脑力游戏,让父母教孩子克服考试焦虑

第二,转换视角:发掘孩子的亮点

如果你不懂如何做,来看看有40年教龄的Rita Pierson的TED演讲《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冠军》:

我曾给学生做了个测验,一共20道题。

有个学生错了18道,我在他的试卷上写了个“+2”,还在旁边画了个笑脸。

他跑来问我,“皮尔斯老师,我是不及格吗?”

我说:“是的。”

他问:“那你还给我一个笑脸?”

我说,“因为你正在进步。 你没有全错,还对了两个。我们复习这些题的时候, 难道你不会做得更好吗?”

他说:“是的。老师,我可以做得更好。”

你看,“-18”让人感觉想死, “+2”则意味着“我没有那么糟”。

每个孩子都是冠军!每个孩子都需要大人的鼓励,需要理解联系强大力量的大人的陪伴,需要大人们相信他们能做到最好。

换个关注点,或许有别样收获,给你讲个小故事:

厨师让小学徒去打油,千叮万嘱说千万不要洒了,小学徒手哆嗦,洒了。

厨师大怒:“告诉你别洒,还洒了。你真不是打油的料!”

一位老先生告诉小学徒,“你再去打油时,要一边看看外面的风光。”

小学徒说:“我不是打油的料,盯着还洒一半,看风光还不洒光了?”

这位老先生说洒光也没事,主要看看外面有什么就行了。小学徒于是尝试边拿着油,边看风光,春光真美,一路看下来到达目的地了,小学徒低头一看,手里油一滴没洒。

所以,如果孩子是“小学徒”,你想当“厨师”还是“老先生”?

“我怕考试”,心理学家这个脑力游戏,让父母教孩子克服考试焦虑

  • 其次,教孩子学会自我反驳

马丁·塞利格曼在《教出乐观的孩子》中说:

刻意缓和心情抑郁,会使孩子更难感觉满意。吓阻失败的感受会使孩子更难得到掌控的感受。减少必要的悲哀及焦虑会使孩子处于罹患抑郁的风险之中。鼓励廉价的成功,会造就出未来以昂贵的失败为代价的下一代。

我们没办法也没必要为孩子扫除成长道路上的一切挫败,马丁·塞利格曼教授建议,父母要先打破僵化思维,学会自我反驳,然后教会孩子利用这个工具打破消极解释。

自我反驳的步骤有四个:

第一,收集证据:

一旦产生悲观想法,要问自己,这种想法的证据是什么?收集支持和反对这种想法的证据,这样可以减轻认知偏差。

第二,做出选择:

问自己是否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看这件不好的事。

第三,化解灾难:正确地评估引起不好的事的所有可能情况。

A.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多大?

B.可能发生的事中最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C.在以上两个问题后,再问自己,实际上最可能发生的会是什么?

第四,反攻计划:

你可以做什么事来促成最好的情况发生?但也不要忘记为可能发生的和最坏的情况做好打算。形成反攻计划可以避免无助,也可以保存实力以度过可怕的时刻。

在教孩子反驳消极解释之前,你自己要先学会这项技能。然后可以和孩子说,要和他一起玩“脑力游戏”,并把上述的玩法传授给他。告诉他,一旦他脑子里的思想会妨碍他要做的事情时,最好立即反击。

但要注意的是,教孩子反驳的最主要原则就是“正确”:反驳必须根据事实,必须是可证实的。如果孩子的反驳是不清楚的或仅是空洞的积极思维,那么反驳就不会消除他的悲观。如果有这种现象发生,你需要帮助他建立更坚定、更正确的反驳。这样,孩子就能学会如何应对挫折,寻找出路。

“我怕考试”,心理学家这个脑力游戏,让父母教孩子克服考试焦虑

最后, 以目标导向教孩子积极行动

《10天塑造孩子学习力》中提到这样一个实验:

让三组实验对象,分别沿着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步行。第一组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段,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行程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这个实验让我们知道了目标的重要性。放到孩子的学习上,目标一样重要,有人就打过比方,说没有目标的学习像是饭后散步,而有明确目标的学习像运动会上的赛跑。

有心理学家指出,学习目标对孩子的学习能发挥最佳的作用。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时还通过对孩子注意的分配以及注意集中的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所以考试失利后,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计划,列出目标(从小目标做起),比如当天做好错题的订正,根据薄弱项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这样的积极行动更能使孩子体会达成目标的喜悦,这种喜悦带来的掌控感无形中提升着孩子的自信,形成了一股新的学习动力。

为人父母,我们可以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不过源于这个简单的心愿:

“我们是希望,有一天,我们不再他身边的时候,甚至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曾给孩子提供的爱的支持,能让他们活得更好,活得更成功,活得更幸福。”


“我怕考试”,心理学家这个脑力游戏,让父母教孩子克服考试焦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