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如何利用信息不对称制造焦虑,进而从家长口袋里掏钱

前两天在工作室和同事闲聊,听他说起了现在综评的问题。说是听了一个教育机构的讲座,现在在山东有100多所学校,进行综评招生。由于综评是60%的高考成绩加30%的面试加10%的综平成绩,导致了很多凭裸分考不进好学校的人,有了机会可以靠综评这条路进到更好的学校。然后培训机构就开始推广他们的综评培训计划,交4万块钱,可以参加他们这个计划,整个计划包括一个英语演讲竞赛,以及综评面试模拟对话训练等,费用一共4万。

同事一边对这个综合性评价制度进行了批判,觉得挤占了正常学习的学生裸考考上好学校的名额,一边在考虑要不要交4万块钱,给自己的孩子报一个综评培训。由于对综评情况不太了解,于是我就先在网上查了查综评的基本情况,之后再加入到聊天之中。

然后我在聊天中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教育机构只跟你说他们想让你知道的情况,从来不会把关于综评的所有情况都告诉你,以此来造成你的焦虑,这样他们就能从你的口袋里轻松的掏钱了。因为现在大部分家长都觉得教育是孩子唯一的出路,所以他们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


培训机构如何利用信息不对称制造焦虑,进而从家长口袋里掏钱

他们会告诉给你现在有100多所学校进行综评招生,但是他们不会告诉你,在山东招生的到底有多少学校,每所学校又有哪个专业会在会在山东综评招生,综评招生的录取比例怎么样。他们会告诉你参加了他们的综评培训计划,根据他们的要求来参加英语演讲竞赛,肯定能拿到三等奖以上,但是他们不会告诉你,很多进行综评招生的学校,他的英语演讲竞赛三等奖根本没有用,即使有些学校能用,你也必须报英语相关专业。


培训机构如何利用信息不对称制造焦虑,进而从家长口袋里掏钱


培训机构如何利用信息不对称制造焦虑,进而从家长口袋里掏钱


我在网上随便搜了一下,19年在山东进行综评招生的学校大约有20所左右,就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19年总招生4800名,而综评招生只有120名;在综评资格确定时,竞赛奖项也不含所谓的英语演讲比赛;有多少人会参加综评不确定,但是在参加的人里面最后也只是以不超过招生计划1:5的比例来确定综评资格名单,就算你获得了资格,高考后综评总分要排在20%以内才能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给录取。

如果培训机构在讲综评情况时把这些信息都告诉学生家长,那么还会有那么多家长去参加他们的综评培训计划么?4万对于现在的孩子家长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大钱,但是他们也会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和以后的职业规划来确定是不是交这个钱。


培训机构如何利用信息不对称制造焦虑,进而从家长口袋里掏钱

最后说一下,综评政策真是一个很不错的政策,它使得一些平时学习不错的,或者某一方面有一定特长的学生除了高考还有别的机会,不需要一考定终身,也不需要因为高考考砸了而去复读,但是综评不是某些人钻空子的政策,所以那些想靠综评来钻空子的家长,还是歇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