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職業譜寫新勞動者讚歌


新職業譜寫新勞動者讚歌

新職業譜寫新勞動者讚歌

新職業譜寫新勞動者讚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老話,正在被迅速地豐富含義。因為如今的新職業,在層出不窮地出現。

  呼吸治療師、網約配送員、裝配式建築施工員……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向社會發布了16個新職業。而不論職業如何變化,我們對勞動者的尊重是永恆不變的主題。

網約配送員的酸甜苦辣

  這批新職業中,大家最熟悉的大概就是“網約配送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外賣小哥”。近年來,各類電商迅猛發展,專職外賣、生鮮、藥品、代購等網約配送員也應運而生。動動手指在手機上下單,過一個小時就有小哥為你送貨上門。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的商品,沒有他們送不到的地方,這群城市裡的英雄“騎士”已經成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存在。

  今年才20歲的張劍勳是江西小夥,來柯橋兩三年了,這個月才正式成為一名美團的騎手。“做得挺開心,每當把客人需要的東西送到他們手上,我就覺得這份工作挺有成就感。”這是張劍勳對這份工作的體驗。

  但開心之餘,辛苦更是常態。騎手並非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只是在午餐和晚餐時間才需要工作。事實上,每一名騎手經常每天都工作10個小時以上。“早晨是一波高峰,午飯和晚飯也是一波高峰。下午也沒得休息,因為下午茶的訂單也挺多,有時候晚上還會加個班送送夜宵。”

  這就導致很多外賣員都有職業病,那就是胃不好,都是因為長期錯峰吃飯造成的。“我看到一些小夥伴忙起來大半天都顧不上吃飯,或者順路買兩個包子應付一下,一邊騎車一邊吃。”張劍勳說。

  記者點開他在外賣平臺的騎手主頁看到,短短一個星期,他的送餐總里程已經達到113公里,準時率93.15%,平均配送時常23分鐘,滿意度達到100%。這些數字背後,都是張劍勳一步一步跑出來的。

  每一次碰到人流量大,取餐慢,點餐者在高樓的情況,為了不耽誤時間,他乾脆直接爬樓梯。說起前段時間北京外賣員在寫字樓電梯裡急哭了的視頻,他很有感觸。“其實每一名騎車都和他一樣,送餐的時候心都是拎著的。”每次送餐即便跑得氣喘吁吁、滿頭大汗,他把外賣送到客戶手裡時都會平復一下氣息,總會微笑著和點餐人說一句“祝您用餐愉快”。

稀缺的呼吸治療師

  今年40歲的盧想軍是紹興市中心醫院ICU的一名男護士,也是柯橋區唯一一名呼吸治療師。他向記者透露,呼吸治療最早起源於美國,在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專業呼吸師隊伍。但在國內,呼吸治療才剛剛起步,專業的呼吸治療師人數還不多。

  2017年以前,盧想軍在麻醉科工作,當時醫院要培養自己的呼吸治療師,便看重了經驗豐富、專業相關的他。於是,盧想軍暫時放下工作,前往杭州進修學習,拿到了職業認定資格證書。“當時科班出身的呼吸治療師很稀缺,我心裡也沒有底,但是既然醫院有需求,我肯定是願意去學習的。”盧想軍說,學成歸來後,他就成為了一名專業的呼吸治療師。

  在大眾眼中,呼吸治療師應該是負責氣管插管和調整呼吸機的。但其實,呼吸治療不僅是簡單操作一下呼吸機,而是既要有醫生的診斷治療又要具備護士的對症護理。面對不同型號、不同模式的呼吸機,如何適配和調試,是非常專業的問題。

  “參數調節要恰到好處,還要隨時進行調整,差一點點都將影響患者康復。“盧想軍告訴記者,身為呼吸治療師,日常的工作主要包括對每一個患者進行評估,並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計劃,並具體實施;對使用呼吸機的患者進行呼吸力學監測,並根據患者病情變化隨時調整呼吸機參數等。

  新冠疫情暴發後,全國各地支援湖北的數萬名醫護人員中,據不完全統計,有超過140餘名呼吸治療師。在沒有特效藥物,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很大程度上依賴生命支持手段時,呼吸治療師在一線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當時盧想軍第一時間報名馳援武漢,雖然因為年紀超齡而沒有被接收,但他堅守在本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無人機裝調工

  玩無人機的人不少,能檢修無人機,甚至會根據需求改裝無人機的人卻在少數,浙江極客橋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的沈文興就是其中一位。

  “雖然現在這一新職業從事的人數還不多,但無人機未來在各行各業都有應用的可能性,我對其前景十分看好。”沈文興以自身的經歷,向記者介紹這一新職業的發展。

  沈文興說,自己原先學的是計算機專業,但6年前,與無人機初相識便入了迷。“那時候無人機技術還不太先進,會出現一些失控現象,要通過調整機械結構、改變材料或是修正軟件等方式,讓它平穩地飛起來。”鄒建航回憶,第一次裝調無人機純粹是因為新鮮感,沒想到自己會從事這一行業。

  事實上,無人機裝調工,不僅要精通軟件算法,更要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而沈文興也非常享受這種動手的快樂。

  如今,無人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除了最初的航拍功能之外,越來越多行業使用無人機開展作業。沈文興的工作不侷限於讓無人機平穩地飛行,還要根據客戶的需求改良無人機。浙江極客橋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目前就在研發可用於照明、喊話、拋投等用途的無人機設備,其中,照明用的無人機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還發揮過重要作用。

  “這可能是此生都難忘的一次經歷。我們在24小時內照亮了武漢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的夜空!”沈文興說起這一段經歷依然十分感慨。

  除夕當夜,他收到公司通知——武漢連夜趕工建設醫院,需要照明無人機。他立即就報了名,甚至來不及多做準備,第一時間啟程奔赴武漢。經過不間斷行駛趕路,他們團隊帶著六架極克橋無人機,終於到達武漢。一下高速,沈文興團隊便與武漢建工指揮部會合,直接在安全區域完成培訓交接工作。終於,“小太陽”照耀在武漢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為儘早完成工程贏得了時間。

  隨著無人機搭載的功能越來越多,對無人機裝調工的要求也愈來愈高。未來,無人機裝調工必須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和洞察能力,讓無人機成為“多面手”,在任何工作中發揮出它的最大價值。

 全媒體記者 王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