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城鄉居民醫保整合 戶籍限制被打破 共享同城同待遇

“原來每次住院都要花上萬元,今年,我申請了大病低自付,住院只花了起付線的錢,負擔小了,生活也有盼頭了。”作為我市城鄉居民醫保整合改革的受益者,身患白血病的沈女士激動地說。


作為建設幸福長春計劃,讓城鄉居民共享改革成果、感受發展紅利的重要舉措,自今年1月1日起,原長春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與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實行整合,正式運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自此,參保人城鎮、農村戶籍限制被打破,同城同待遇得以實現。


3月31日,我市城鄉居民醫保首年度徵繳工作圓滿收官,標誌著全市醫保工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醫保惠民的新動能正在聚合形成。全市516.8萬城鄉居民完成2020年度繳費,基本實現了應參盡參、應保盡保。


改革:以民為本 共享發展紅利


居住在綠園區的李大娘,今年58歲,因患癌症長期在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治療,按照原來新農合的政策,跨區就醫需要辦理轉診手續,而且還要個人先墊付後報銷,過一個多月才能拿到報銷款。我市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後,李大娘看病不再需要辦理轉診手續,持卡住院就能實現即時結算,經濟負擔得到了緩解,看病就醫也有了底氣。


從補齊審批流程短板,到擴大保障範圍,再到完善待遇標準,城鄉居民醫保整合為惠民賦能。城鄉居民醫保制度的實施,讓參保人感受最深的就是待遇標準的普遍提高。原居民參保人員新增並提升4項待遇,原新農合參合人員新增並提升9項待遇。城鄉參保居民門診統籌最高報銷比例達50%,住院最高報銷比例達55%至90%,同時享受43種門診特殊疾病、18種門診慢性病、71種門診特藥、30個單病種定額治療、29種重特大疾病“低自付”治療,以及7個病種12個術式的日間手術待遇,全市可供選擇的定點醫療機構達1095家。


服務:精準發力 確保應享盡享


“現在真是太方便啦,我跟愛人的醫保費在手機上就能交,之前還擔心受疫情影響耽誤繳費,影響待遇呢。”二道區泉眼鎮居民張女士對新增的醫保繳費渠道連聲稱讚。


為盡最大努力方便群眾,市醫保局聯合市稅務局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拓展並擴大了醫保繳費渠道。囊括了銀行窗口、微信小程序、電子稅務局自然人網廳和移動POS機等繳費渠道。其中,僅銀行窗口繳費一種形式,便擴容至14家合作銀行,遍佈全市1000餘個銀行網點。與此同時,將繳費方式由“以家庭為單位”銀行按日批量扣款調整為以個人為單位自行申報繳費。


我市還設立了集中繳費期,調整了待遇享受期,以確保百姓應享盡享醫保待遇。原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費由無集中徵繳期改為按自然年度繳費並設立每年第四季度為集中徵繳期。考慮到是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初年,將今年設為城鄉整合過渡期,繳費期限從2019年12月1日開始至2020年2月29日結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確保參保人應繳盡享醫保待遇,特將本度年繳費期延長一個月至2020年3月31日。將原即時繳費、即時享受,待遇期為一個繳費年度的待遇享受模式調整為集中繳費,待遇期為一個自然年度。


一系列結合市情、回應民意的務實舉措,撐起了城鄉居民應參盡參、應保盡保的保障之基。


聚力:多方聯動 共護基金平穩


一項新的社會保險制度的實施,其基金能否可持續運行是關鍵。


橫向合作:為保障城鄉居民醫保基金平穩運轉,市醫保局和徵收職能劃轉後首次進行徵收醫保費的稅務部門通力合作,先後召開13次工作協調會,解決各類實際問題326個;對無法批扣的原城鎮居民93萬人發送短信270餘萬條,提醒和督促城鄉居民及時繳費。


縱向聚力:繳費期內,全市167個街道(鄉鎮)、1843個社區(村屯)超過3000名工作人員,在社區公告欄、集貿市場、小區出入口、醫院、藥店等場所累計發放和張貼了40餘萬份宣傳資料,各合作銀行網點全力配合,宣傳政策、擴大知曉率,共同助力城鄉居民繳費工作。


一張覆蓋全民、保障適度、可持續、多層次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障網已在全市徐徐展開,為全市城鄉居民帶來了實惠和便利,讓他們真切感受到這座幸福都市以民為本的改革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