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享精彩|中國中重度銀屑病患者的疾病負擔與治療現狀下的新治療需求

銀屑病是一種系統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根據國際銀屑病聯合會(IFPA)報告,全球共有1.25億銀屑病和/或銀屑病關節炎患者[1]。各國公佈的銀屑病患病率在0.09%至11.43%之間,其中美國白人血統、黑人血統、西班牙血統和其他血統的患病率分別為3.6%、1.9%、1.6%和1.4%;英國患病率為1.87%;日本患病率為0.44%;我國大陸地區患病率約為0.47%[3],我國臺灣地區患病率為0.19%[2]。我國大陸地區平均初發年齡為36歲[3],男女患者的初發年齡高峰相似[4]。銀屑病可在任何年齡發病,但67.65%的患者在40歲前發病[3]。在就診患者中,超過半數是中重度銀屑病,比例約為57.3%[5]。

生活質量差 治病花銷大

診治路上困難重重

約90%的銀屑病患者表現為單純斑塊狀銀屑病[2],但也有一些患者皮損會出現在特殊部位,如37%的患者皮損位於頭皮[8]、30%的患者將累及關節[6]、16%累及指甲[7]、12%出現在掌蹠部位[9]。

2008 年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59.8%的患者認為銀屑病對其生活質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15]。銀屑病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心理負擔,34%患者出現自殺傾向[16]。84%的銀屑病患者過去一年曾因銀屑病遭受過歧視,93%的甲銀屑病患者社交受影響[10],手部活動障礙與其他類型相比,會使病人有更強的不適感和殘疾[9]。

伴有特殊部位病變的患者日常生活影響更為突出,如頭皮部位病變會有疼痛、刺癢和流血[9],關節部位的病變會出現關節畸形、脊柱嚴重、功能退化、殘疾,掌蹠病變會有疼痛、行走困難,指甲病變會引起疼痛、變形。

另外,銀屑病患者伴發其他重大疾病風險也會增加,其中,伴血脂升高、血壓異常、腎功能異常、心血管疾病(CVD)、血糖升高的患者分別佔13.7%、16.4%、1.5%、23.2%及7.8%,伴發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率更是高達47%。與正常人群比較,銀屑病患者出現慢性腎臟病(CKD)、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分別增高了28%、28%、22%及19%[11-14]。

流調結果顯示:在過去1年內,銀屑病患者因銀屑病的年總支出佔患者年總收入中位百分比為20%,中重度患者組較輕度患者組,年總支出佔年總收入比更高,年總支出也相對更高。輕度組和中重度組在過去一年內的住院發生率分別為13.2%和26.4%,疾病越嚴重,住院發生率越高;中重度患者組較輕度患者組,各分項花費也相對更高(除住院花費)[17]。因此,銀屑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同時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

傳統治療效果不理想依從性差

患者未來何去何從

銀屑病治療需要更高的目標,目前傳統的治療方案無法滿足。國外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臨床中銀屑病患者的治療依從度為 61%[18],近4成的銀屑病患者,因藥物的副作用、無效或失效停藥。中國中重度患者對現有治療不滿意比例接近80%,現有方案存在療效不足和不良反應多的問題。

針對我國銀屑病患者的調查結果顯示,患者最期待通過治療快速修復皮膚,恢復正常生活。有研究顯示,銀屑病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PASI)的改善與生活質量的改善呈正相關[24]。達到PASI 90 或 PASI 100 可以大幅提高生活質量,提高幅度是PASI 75的2~2.8倍[19-20]。因此,為了更好的改善生活質量,應選擇更高PASI應答率的治療方案。

我國銀屑病治療以傳統方式為主,僅有2%的中重度患者接受過生物製劑治療。傳統治療藥物存在諸多問題:1、起效慢,起效時間為1-3 個月[22],2、療效有限[23],3、緩解期短,4、易復發[21],5、不良反應多[24],如肝腎毒性。這意味著傳統的治療,尚無法很好的解決中重度銀屑病患者的治療問題,過往在臨床上,缺乏滿足中國銀屑病患者治療需求的藥物。而TNF抑制劑同樣也存在著諸如抗藥抗體產生的比例高[25]、感染[26-27]、腫瘤[28]、輸液反應[28]、結核及乙肝激活[28-29]等問題。

EXPRESS研究顯示,接受英夫利西單抗治療46~66周後,約1/5的銀屑病患者會出現抗藥抗體陽性。薈萃分析顯示,現有生物製劑及小分子靶向治療有激活結核的風險。39%的HBsAg+患者,接受TNFi治療後出現乙肝感染。

強效快速 安全持久 全面獲益

司庫奇尤單抗開啟銀屑病治療新時代

銀屑病的治療目標是完全或幾乎完全清除皮損病變。因此,儘早為銀屑病患者選擇快速、高效、持久、安全、全面的方案進行治療將很大程度影響治療效果。

科學家發現銀屑病發病與一種名為白介素-17A(IL-17A)的細胞因子過度表達緊密相關。正常情況下,包括IL-17A在內的細胞因子會在發現“外物”(如致病細菌)入侵時通過激發免疫應答(即炎症反應)來保護人體,但如果人體產生過多的IL-17A,就會刺激角質層過度增生和皮膚炎症,最終出現皮屑、斑塊、紅腫、發癢等症狀。因此,IL-17A是銀屑病炎症產生及疾病進展的最核心致病因子,在發病機制中發揮基石作用。

司庫奇尤單抗作為目前全球首個且唯一一個全人源IL-17A抑制劑,可以特異性抑制任何來源途徑的IL-17A, 與阻斷上游細胞因子相比,特異性阻斷下游IL-17A會減少副作用範圍。正因為靶點精準,加上全人源帶來的更高安全性,司庫奇尤單抗在中重度銀屑病以及頭皮、掌蹠和甲銀屑病治療中體現出起效迅速、療效持久的優勢,且安全性更有保障。

歷享精彩|中國中重度銀屑病患者的疾病負擔與治療現狀下的新治療需求

劉靖,主任中醫師

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

醫外科學皮膚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

醫學美容專業委員會常委

廣東省醫學會皮膚病學分會

毛髮學組成員

白雲區性病防治專家組成員

歷享精彩|中國中重度銀屑病患者的疾病負擔與治療現狀下的新治療需求

臨床方面:擅長診治銀屑病、過敏性皮膚病、色素性皮膚病、病毒性皮膚病、真菌性皮膚病、脫髮、面部損容性皮膚病等。

科研方面: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2項,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臨床教學研究課題1項。主要參與“十一五”國家支撐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等。近些年來致力於中醫藥治療銀屑病的臨床及機制研究,先後主持及參與各級銀屑病相關課題6項。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探討,主持教學課題2項。在國家級及省級以上雜誌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積極撰寫科普文章,已在新快報、南方日報等發表文章10餘篇。

教學方面:承擔各層次、各專業教學,擅長理論聯繫實際,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效果優良。

歷享精彩|中國中重度銀屑病患者的疾病負擔與治療現狀下的新治療需求

病例分享

患者38歲,男,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10年餘,全身分佈斑塊狀鱗屑,夜間瘙癢嚴重,經常失眠,傳統治療經常反覆,無法穩定控制皮疹,對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2020年1月啟動生物製劑司庫奇尤單抗300mg皮下注射治療。患者迅速起效,1周後瘙癢明顯減輕,4周後失眠改善,對治療滿意。

司庫奇尤單抗300mg治療前

歷享精彩|中國中重度銀屑病患者的疾病負擔與治療現狀下的新治療需求歷享精彩|中國中重度銀屑病患者的疾病負擔與治療現狀下的新治療需求
歷享精彩|中國中重度銀屑病患者的疾病負擔與治療現狀下的新治療需求

司庫奇尤單抗300mg治療4周後

歷享精彩|中國中重度銀屑病患者的疾病負擔與治療現狀下的新治療需求
歷享精彩|中國中重度銀屑病患者的疾病負擔與治療現狀下的新治療需求歷享精彩|中國中重度銀屑病患者的疾病負擔與治療現狀下的新治療需求

綜上所述:司庫奇尤單抗在銀屑病的治療中體現出起效迅速、效果持久的優勢,是中重度銀屑病患者的優選治療方案。

點擊查看司庫奇尤單抗簡明處方信息

參考文獻:

1.IFPA Psoriasis factsheet (Accessed Oct 2016).

2.Global report on PSORIASIS.2016.

3.丁曉嵐等,中國六省市銀屑病流行病學調查,2010,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

4.張建中.實用醫院臨床雜誌.2013;10(1):4-6.

5. Chen K, et al. Oncotarget 2017; 8(28): 46381-46389.

6.IFPA Psoriasis factsheet (Accessed Oct 2016).

7.ANNUAL CONFERENCE, FEBRUARY 16-20, 2018, SAN DIEGO, CA, USA.

8.J Am Acad Dermatol.2018;79(3,supplement1):AB283.

9.Armstrong A et al. J EurAcadDermatolVenereol 2018 May 6 [Epub ahead of print]

10.中華醫學會風溼病學分會. 中華風溼病學雜誌 2010; 14(9): 631-633.

11.Chen K, et al. Oncotarget 2017; 8(28): 46381-46389

12.GisondiP,et al. J Hepatol. 2009 Oct;51(4):758-64.

13.Chiu HY, et al. Br J Dermatol. 2015; 173(1): 146-54.

14.HowaYeung,et al. JAMA Dermatol. 2013;149(10):1173-1179

15.丁曉嵐等,中國六省市銀屑病流行病學調查,2010,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

16.北京大學國際醫藥管理學院,銀屑病疾病負擔和生活質量調查報告,2018.10

17.中國銀屑病疾病負擔和生存質量調研報告.

18.Augustin M, et al. Dermatology 2011; 222: 363–374.

19.Mattei PL, et al. J EurAcadDermatolVenereol. 2014; 28(3): 333-7.

20.Revicki DA et al. Dermatology 2008;216:260-270.

21.Christophers E et al. J EurAcadDermatolVenereol. 2006;20:921-925.

22.中國銀屑病治療專家共識(2014版).中華皮膚科雜誌.2014.47(3):213-215

23.Staidle, et al.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11; 12(13): 2041-2054.

24.AlanMenter,et al. J Am AcadDermatol. 2009 Sep;61(3):451-85.

25.Ara-Martín M,etal.JDermatolog Treat. 2017 Nov;28(7):606-612.

26.https://www.fda.gov/Drugs/DrugSafety/ucm270849.htm

27.中華皮膚科雜誌.2013.46(8):610-3.

28.Souto A, et al. Rheumatology 2014; 53: 1872-1885.

29.Pérez-Alvarez R,et al. Medicine (Baltimore). 2011 Nov;90(6):359-71.

備註:MCC號CXO2004153有效期2021-04-02,資料過期,視同作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