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顾恺之(348年— 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的名作,原《洛神赋图》卷为设色绢本,只可惜已经亡佚,现在看到的《洛神赋图》是宋代的四件摹本,保留着魏晋六朝的画风,最接近原作。这里发的,第一卷是北京故宫藏本,第二卷是辽宁省博物馆藏卷。(先看看小图)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此画是以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为蓝本创作的。原洛神赋中对洛神的描写,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皎若太阳升朝霞”等,以及对人物关系的描写,在画中都有生动入神的体现。此画用色凝重古朴,具有工笔重彩画的特色。作为衬托的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而无皴擦,与画史所记载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时代风格相吻合。此长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

《洛神赋图》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因为画卷太长,所以在此分卷分段赏析。

《洛神赋图》第一卷

第一段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顾恺之《洛神赋图》 卷首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乾隆御笔1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乾隆御笔2

画卷从右端开始,第一段描绘了黄昏,曹植率领众随从由京城返回封地,经过洛水之滨时停驻体息。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洛水停歇

在平静的水面上,风姿绝世、含情脉脉的洛神衣带飘逸、动态从容,凌波而来。柳岸边,曹植身体微微前倾,伸出双手挡住众随从。随从们目光呆滞,而曹植目光灼灼地注视着前方水面上美丽的洛神。

画家巧妙地通过这一瞬间动作,不仅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曹植见到洛神的惊喜之情,而且将曹植被洛神的绝世之美所深深吸引的内心活动表现的极为生动。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邂逅洛神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一见钟情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

曹植解玉佩相赠表达对洛神的深切爱慕,洛神指潜渊为期,曹植又怕受骗,心情矛盾。于是便敛容定神,守之以礼,二人情意缠绵。洛神与诸神仙嬉戏,风神收风,河神抚平水波,水神鸣鼓,女蜗起舞,洛神在空中、山间、水中若隐若现,舒袖歌舞。通过女神与众神仙的欢乐、嬉戏的热闹场景,为洛神与曹植即将分离做了铺垫,衬托出女神无奈和矛盾的内心状态。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曹植在原来的诗篇中曾用“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来形容洛神在水上的飘忽往来。画中人物衣袂飘飘,垂柳轻拂,尽得诗中神韵。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第二段

第二段描绘了人神殊途,不得不含恨别离时的情景,这是故事情节的高潮。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画家大力描绘洛神离去时的阵容,场面宏大激扬,热闹非凡。六龙驾驶着云车,洛神乘云车向远方驶去,鲸航从水底涌起围绕着车的左右。六龙、文鱼及鲸的描绘细致,动态生动奔放。云车、云旗都作在天空中作飞驰状,离别场面热闹异常、如醉如痴。

在岸边,曹植在众随从的扶持下,目送着洛神渐渐远去,眼神中倾诉着无尽的悲伤与无奈。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洛神不停的回头望着岸上的曹植,眼神中流露出不舍与依恋。随着二者距离越来越远,衬托出曹植与洛神心中无奈分别的苦痛,使画面中无法相守的悲伤气氛更加浓烈。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第三段

最后一部分描绘了就驾启程。表现洛神离去后,曹植对她的深切追忆与思念。曹植乘轻舟溯流而上追赶云车,希望再次见到洛神的倩影。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但是无奈人神相隔,早己寻觅不到洛神的踪影。思念与悲伤之情不能自己,以至于彻夜难眠,在洛水边等待到天明,流连忘返的场景。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直到随从们驱车上路,曹植仍然不断回头张望,最后怀着不舍和无奈的心情,踏上返回封地的归途。曹植的无限怅惘之情生动地呈现在画卷上,使观者被洛神与曹植间的真挚感情所感染。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综观整幅绘画,画者在忠实于原著故事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了自身的想象力与绘画本身的特性。文本输入的、交织在丰沛的自然界、人界和仙界中的信息,在绘画里输出为大量的意象,密集的形象,三界之间关联的展示,人神之间感情的传递;文本输入的视觉、听觉效果在绘画内通过颜色、技法、对空间的布置来达到;文本中虚幻的比拟落实为了绘画中真实的景物,俭省的文字在绘画中不得不面面俱到为真实存在的细节,如此一来更是大大加重了绘画中对山水自然的描摹。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卷右 乾隆御笔3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乾隆御笔4、三希堂题字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赵子昂《洛神赋并序》1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赵子昂《洛神赋并序》2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赵子昂《洛神赋并序》3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李衎、虞集题字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沈度题字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明·吴宽题字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清·乾隆群臣题字

《洛神赋图》第二卷

第二卷是辽宁本《洛神赋图》,采“图文融和法”,将赋文分为长短不一的段落,并和相关图像形成不同组合,使图画与文字在画面上产上一种动态的互动效果与整体的韵律感。有了赋文引导,使人能了解整则图像相互之间的故事情节和关系。是六朝时期创行的图文配置法,显示这些赋文在六朝构图中就已存在,并不是南朝临摹时才加上的。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全卷欣赏

艺术典藏丨看顾恺之《洛神赋图》,感受魏晋风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