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五斗米教參與過哪些歷史事件?

亙古懷念說史


五斗米道又稱正一道、天師道、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最早的一個派別。據史書記載,在東漢順帝時期,由張道陵在蜀郡鶴鳴山(今四川成都市大邑縣北)創立。據《後漢書》、《三國志》記載,凡入道者須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稱為“米巫”、“米賊”、“米道”。另外,也有人認為,這個名稱也可能和崇拜五方星斗(南鬥、北斗等)和鬥姆有關,五斗米就是“五斗姆”(另一說法是五斗崇拜和蜀地的彌教結合而成,即“五斗彌”教)。因教徒尊張道陵為天師,又稱“天師道”。

此外,在光和年間(178年 - 184年),還有張修在巴蜀、漢中一代傳道。其方法和張角有些相近,例如用符水治病。但是總體而言,更接近於張道陵的教派,例如也設有祭酒,學習《道德經》,供奉五斗米等,因此歷史上也將他的這一派道法稱為“五斗米道”。

北魏太武帝滅佛。

北魏為了統一北方,鞏固在中原的地位,以全民為兵。那時,由於沙門歷來可以免除租稅、徭役,所以銳志武功的太武帝就在太延四年(公元438年)下詔,凡是五十歲以下的沙門一律還俗服兵役。他還聽信宰相崔浩的讒言勸諫,改信寇謙之的天師道,排斥佛教,並漸次發展為滅佛的行動。

崔浩出身於著名世族,博覽經史,善於陰陽五行及術數之學,歷仕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帝,官至司徒,經常參與軍政機要,深受太武帝的信任;結識寇謙之之後,信奉道教,受其法術。寇謙之早年就熱衷仙道,修持漢末張陵、張衡、張魯創立傳承的五斗米道,隨方士入華山、嵩山學道修煉,自詡曾有太上老君授他天師之位及《雲中音誦新科之誡》二十卷。在明元帝末年,寇謙之從嵩山入平城,結交崔浩,常通宵達旦聽崔浩談論古代治亂史,為之嘆美。後來,寇謙之把儒家學說和佛教經律論及齋戒祭祀儀式吸收到道教中來,重新改造五斗米道,期使北魏帝王容易接納。

太武帝始光初年,寇謙之獻上道書,但當時朝野信奉者很少,崔浩於是上書勸諫太武帝,使太武帝因而信奉道教,並派人奉玉帛牲畜去祭嵩山。太武帝又在平城東南建立天師道場,自稱太平真君,並親受符籙,興建靜輪天宮,奉祀太平真君,改年號為太平真君,成了十足的道教徒。

太武帝的廢佛行動,始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的彈壓沙門,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養沙門,並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門,若有隱瞞,誅滅全門。翌年,盧水的胡人蓋吳在杏城(陝西黃陵)起義,有眾十餘萬人。七年,太武帝親自率兵前去鎮壓,到達長安時,在一所寺院發現兵器,懷疑沙門與蓋吳通謀,大為震怒,下令誅殺全寺僧眾。崔浩趁機勸帝滅佛,於是太武帝進一步推行苛虐的廢佛政策:誅戮長安的沙門,焚燬天下一切經像。

東漢末年,割據漢中的張魯歸順曹操。

張魯(?-216年、245年),字公祺(《後漢書》作公旗)。祖籍沛國豐縣(今江蘇豐縣)。東漢末年割據漢中一帶的軍閥,據傳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十世孫、天師道(五斗米道)教祖張陵之孫。

張魯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師(稱系師),東漢末年,張魯趁朝廷自顧不暇,佔據漢中,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漢中這個政權,直到建安二十年,曹操進攻漢中時,張魯才投降,存續時間長達三十年,並在此傳播五斗米道,並自稱“師君”。他前後雄據漢中近三十年。

而張魯投降曹操後,五斗米教並沒有消散於歷史中,雖然還是有像孫恩、盧循以五斗米教為名起義;但到北魏時,五斗米道改名天師道,得到官方正式承認,以江西龍虎山為中心。至此張天師一脈成為道教的始祖與正宗,與山東曲阜孔子一脈,併為中國兩大千年世家。

張魯五斗米教名字的由來,據說是因為凡入道者須出五斗米,故得此名,所以又稱為米巫、米賊、米道。張魯參考張角黃巾道的組織,五斗米道初入道者稱為鬼卒,骨幹稱為祭酒,並以“治”為傳教單位,各領部眾,多者為治頭大祭酒。

而且張魯這個以宗教為號召建立這個政權,可說東漢末的一片樂土,張魯在各地設立義舍,置義米、義肉,免費提供給過路者食宿,又怕人多吃,特地在教規上加了人若食用過量,鬼能使其生病。

孫恩盧循之亂

孫恩盧循之亂是東晉末年發生的一次民變事件,爆發於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結束於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歷時約十一年。

這次民變有五斗米道的背景,但實際起因是人民不滿東晉朝廷的統治,讓領導者可以乘時而起。事件可因領導者而劃分為“孫恩之亂”(399年-402年)及“盧循之亂”(403年-411年)。兩次起事均曾威脅東晉京師建康(今江蘇南京市)。

孫恩是孫秀家族後裔,其家世代信奉五斗米道,孫恩叔父孫泰因拜杜子恭為師學習秘術而吸引平民乃至士族人士相信,更因而獲當權的會稽王司馬道子任命為官員。隆安三年(399年),會稽世子司馬元顯下令三吳各郡,公卿以下被轉為蔭客的官奴都移置建康,稱作“樂屬”以補充朝廷兵員。然而此舉卻令各郡士庶都十分不滿。孫恩看準當時人心不穩,於是起兵叛晉。

孫恩先與部眾登陸進攻上虞(今浙江上虞),殺上虞縣令,接著就進攻會稽郡城山陰(今浙江紹興),又殺太守王凝之。兩次攻打會稽,威逼京師。

孫恩死後,盧循繼續了他的反叛之路。盧循本是門閥士族范陽盧氏的子弟,是晉司空從事中郎盧諶的曾孫。盧循娶了孫恩的妹妹,就在孫恩自殺後,其殘餘部眾就推盧循為主。當時當政的桓玄為安撫經受過三年戰亂的三吳地區,於是任命盧循為永嘉太守。盧循亦接受任命。

這裡還有一個王凝之蠢死的典故。

王凝之,字叔平,書聖王羲之次子,中書令王獻之的哥哥,東晉末年官員、將領、書法家。善草書、隸書。作過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等。是謝安的兄長謝奕之女謝道韞的丈夫。深信五斗米道,孫恩攻打會稽時,不聽手下進言,不設防備,禱告後相信已請得“鬼兵”助陣,因而與諸子一同遇害。

總的來說,五斗米教在東漢末年誕生,在西晉和東晉發揚壯大,並最終被官方認可。其實經歷了不少大事。

細看歷史,不難發現,任何一種文化或宗教的誕生和發展,都是曲折的,其中會經歷高潮,低落,轉折,信任危機,能熬到最後,與時俱進的,才是最聰明的。


江南品古


五斗米教,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五斗米道。

東漢順帝時,沛國豐人(江蘇豐縣)張道陵學道鵠鳴山中,創立了五斗米道。““從受道者出五斗米”,要求入道的人都要交五斗米,所以被稱之為“五斗米道”。

此時道教在東漢已經初具規模,並已經對東漢社會政治統治體系形成了一定的衝擊,故政府稱其為“賊”,又因名為五斗米道,所以被稱作“米賊”。

張道陵經過數十年的遊歷,廣泛地接觸和借鑑了當時的各種宗教思想和修煉方術,再加上自己的思考,終於形成了一套道教觀念和修煉方法。入蜀後,他閉門不出,一面刻苦修行,一面著述。

傳說在漢順帝漢安元年正月(142),張道陵的至誠感動了太上老君,就在這一套,受到太上老君的增與,並正式任命他為天師,開始了大規模的、有組織的宗教活動,開創了五斗米道。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演變,五斗米道成為了歷史上影響最大的教派。張道陵去世後,將教主的位置傳給了兒子張衡,關羽張衡的記載,資料很少,似乎張衡雖然繼承了五斗米道,但是貢獻不大,而在張道陵之後對五斗米道作出重大貢獻的是張修。

“光和中,東方有張角,漢中有張修,駱矅教民緬匿法,角為太平道,修為五斗米道。”
————《三國志·張魯傳》

張修,巴蜀人,五斗米道的一支,張衡死後,他利用身為巴蜀人的有利條件,活動於巴蜀漢中地區,發展自己的力量,在當時,一般把張角跟張修並列在同一個位置。

張修所形成的五斗米道道法與太平道基本相同。但五斗米道的組織管理比張道陵時期完善得多。

在張修的五斗米道的道教組織中,已有了一套具體的教階系統,除了信徒外,已經有神職人員和簡單的教制,分管不同的教務。

神職人員中有奸令、基酒、鬼吏,凡是入道時間長的人就叫奸令或祭酒,管理普通較重的道徒就叫鬼吏。祭酒主要職責是宣講《老子五千文》,鬼吏的職責是行使符水治病的任務。

張修在符水治病方面,是將病人的姓名和負罪的意思一式三份寫成文書,祈禱於三官,也就是天、地、水三官。這實際上是原始巫術留下的,張修繼承了此說。張修對五斗米道的發展和完善,使五斗米道有了很大的進步,為後來的張魯在巴蜀政教合一的政權組織準備了條件。

對東漢末年搖搖欲墜統治發起第一擊的是張角的太平道,緊接著漢中的張修也發動了起義,所不同的張角被滅,張修卻保存了五斗米道在漢中的勢力,而當時益州牧劉焉為實現割據一方、擴大自己實力的目的,不惜藉助五斗米道的力量,而作為首領的張魯和張修也想借助益州牧劉焉的力量發展自己,於是二者很快結合。

劉焉任命張魯為督義司馬,張修為別部司馬。張修在與張魯攻取漢中的戰鬥中,反被張魯所襲殺併兼並其圖眾和領地,這樣,五斗米道就完成內部的統一,迎來了一個新發展時期。

劉焉死後,劉璋成為了益州之主。由於劉璋生性軟弱,張魯不再聽從劉璋調遣,劉璋惱怒,在幕僚的教唆下,殺了張魯的母親和弟弟,張魯與劉璋徹底撕破臉皮。

於是張魯在漢中地區實行一種割據的統治方式,這就是五斗米道的區域間統一,並樹立起一種政教合一的統治形式,在漢中、巴蜀地區進行了長達三十多年的統治。

張魯建立的政教合一的統治是五斗米道合法性的基礎。張魯以“師君”的身份行使“神授”的權利以統治民眾。其組織形式,實質上是早期帶有空想色彩烏托邦式的組織形式。比如生產資料全面所有,平均分配,人人都參與勞動。

五斗米道從張道陵的創建,道張修的改進,再到張魯的發展,道東漢末年已經取得了比較完善得規模。道教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在中國的宗教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而五斗米道作為道教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具體分支,也同樣在宗教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的歷史作用。

東漢時一個短暫的王朝,五斗米道在東漢時的影響也許沒有唐朝那樣深遠,但作為本土民族意識形態的一種反應,同時也是當時歷史現狀和社會生活的一種折射,五斗米道的影響也是有著深厚歷史意蘊的。

張魯所確立的政教合一的統治,也對後世統治者有所啟示。五斗米道在張氏家族的努力下不斷髮展,為道教學說及其思想的不斷髮展,開啟了一個新的途徑。


以上個人見解,閱讀如有不適之處,希望立即停止,勿要作妖評論。


折緣


五斗米教是中國本土道教的一個重要分支,創始人是東漢中後時期四川地區的張道陵,歷史上稱之為張天師,因教眾入教需上交五斗米而稱之為五斗米教。東漢末年,道教分支太平道領袖張角發動了黃巾軍起義,拉開了東漢滅亡的序幕。而作為五斗米教創始人張道陵的孫子張魯也趁機整合教眾,在漢中割據一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

張魯在漢中建立政權後,仍然奉漢為正朔,按時向漢朝繳納賦稅,所以當曹操帶兵攻取漢中時,張魯沒有反抗,直接向曹操投降,被曹操封為閬中侯,官拜鎮南大將軍。雖然張魯降曹,但是五斗米教的影響力在民間仍然很大,即使是後世王朝的一些官員也非常信奉。

到了東晉時期,著名的孫恩和盧循起義軍也是五斗米教的教眾,曾經給東晉王朝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會稽內史王凝之是王羲之的兒子,他也是虔誠的五斗米教教徒,孫恩攻打會稽時,王凝之在道觀裡向神靈祈禱退敵,在逃跑時被起義軍殺死,後來孫恩與盧循起義軍被劉裕先後平定。

雖然起義之火被平息,但是五斗米教並沒有被消滅,仍然頑強的在中國民間發展,直到現在仍有許多五斗米教的道觀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