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獲批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城市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發改經貿﹝2020﹞1607號),武漢獲批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城市。

武漢獲批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城市

母親河長江在武漢穿城而過。

兩年前,武漢被列為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上通巴蜀、下抵江浙、南連湘粵、北接陝豫,是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的戰略交匯點,是內陸地區少有的集鐵、水、公、空等國家級運輸通道、樞紐於一體的綜合運輸超級城市,承載著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引領中部崛起的重要使命。

2018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印發了《國家物流樞紐佈局和建設規劃》,將武漢列為陸港型、港口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和空港型等5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根據國家申報條件和要求,武漢市以陽邏港物流園區為基礎,積極組織編制《武漢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方案》,爭取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城市。

武漢獲批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城市

繁忙的陽邏港。


物流樞紐高地進一步鞏固

身居長江母親河中游的武漢得天獨厚,因水而生,因港而興。港口是基礎性、樞紐性設施,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發揮長江“黃金水道”功能、促進內陸城市經濟發展、擴大對外開放,建設世界一流內陸港口,需要加快武漢國家物流樞紐的建設。

近年來,武漢市依託長江中游航運中心核心港陽邏港,採取分片佈局、設施功能整合方式,建設武漢港口型國家樞紐。以多通道多式聯運銜接“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建成貫通東西、輻射全國、連接國際的武漢國家物流樞紐,對支撐引領長江中游、中部地區、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武漢是國家中心城市,經濟發展領跑中部。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223.21億元,位居中部第一。擁有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網聯汽車等十大領先產業,是引領中部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高地。2019年進出口總額2440.2億元。外貿集裝箱超過70萬TEU,武漢在內陸開放高地進一步鞏固。

武漢獲批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城市

陽邏港集裝箱碼頭。


武漢獲批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城市

武漢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和交通運輸部辦公廳聯合下發《關於開展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武漢市及時組織編報《武漢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方案》,通過省初審、國家終審,武漢獲批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城市,此次入選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共有22個物流樞紐。

據瞭解,評選國家級物流樞紐建設城市要求非常高,要求國家物流樞紐設施區位優勢突出,空間佈局、建設運行等基礎條件較好,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方案及推進國家物流樞紐落地的總體思路相對成熟。今年,入選的22個國家級物流樞紐建設城市中,東部地區7個、中部地區4個、西部地區9個、東北地區2個,覆蓋了《國家物流樞紐佈局和建設規劃》確定的6種國家物流樞紐類型。武漢市成為湖北省今年唯一入選的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城市。

武漢獲批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城市

陽邏港。


武漢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佔地面積4750畝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物流業發展勢頭良好,2019年武漢市貨運總量67555萬噸、社會物流總額超4萬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約13.6%。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加速建設,陽邏港集裝箱吞吐量167萬TEU,成為長江中上游最大的集裝箱樞紐港。國際陸海大通道初步形成,陽邏港江海直達航線成為長江中上游運量最大的外貿集裝箱航線,中歐班列“五線並行”,通過鐵水、鐵公、公水等多式聯運與陽邏港國際水運航線無縫銜接;港口物流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武漢將整合陽邏港後方的港口物流區、鐵水聯運示範基地、陽邏綜合保稅區、公路中轉中心、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等五個核心設施,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這位負責人說。

據悉,武漢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總佔地面積4750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