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如何幫助小學生更好的開展習慣養成教育?

博知苑


1.教會家長,每天孩子回家,首先詢問孩子“今天學校發生了什麼開心的事情嗎?”,這樣孩子就會回憶在學校期間快樂開心的事情。每天強化這樣的回憶,孩子會覺得上學很美好,也容易培養孩子樂觀的人生態度。

2.老師和家長配合,一起監督孩子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完成家庭作業。而不是回到家以後,玩玩這個,吃吃那個。學霸的習慣養成,大多是在小學。我要求孩子放學2小時內必須完成作業,做不完也不讓寫了。之後的時間1~4年級每天完成50道口算題卡,每週每門課1~2張卷子,自行檢查,我批改發現的錯題,錯一道罰五道。這樣就使他養成了自我檢查的習慣。紮實的計算功底對將來理科學習非常重要。後來,我問一個孩子考入浙大的家長,她孩子小時候跟我的方式基本一致。

3.小學孩子的業餘時間相對充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非常重要。剛開始陪著孩子一起讀故事書,然後讓孩子把故事情節複述給你聽,既鍛鍊了他的表達能力又鍛鍊了他的記憶力。後期當他詞彙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後,讓他看故事書,有的人說,我家裡沒有閱讀氛圍。我的做法是,除了日常陪讀外,每週末抽一個下午帶孩子在書店度過,因為書店是閱讀氛圍最濃的地方。

另外,當孩子能按既定的規範做時,要及時給予讚揚,這樣可以激勵孩子把這些習慣固化下來。





靜教育專欄


作為教師,如何才能幫助小學生的更好地開展習慣養成教育呢?下面我結合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談點看法。

一、要從點滴抓起,促進學生良好養成習慣(思想道德素質)形成。學生的良好習慣養成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長期堅持、不斷努力、逐漸培養提高的結果。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是通過學生自身的無數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表現出來的。而良好的養成習慣(思想道德素質)則是通過學生的無數美好的言行舉止發展演變和培養形成的。因此,教師對學生的養成習慣(思想道德素質)表現(言行舉止)應該要不論鉅細,體察入微。對學生的閃光點,即便是微不足道,也要給予充分肯定鼓勵,以促使其進一步發展;對學生的不足處(不良言行舉止),那怕是細如毫毛,也要緊追不捨,及時引導、督促,促使共迅速改正。只有這樣,才能使小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思想道德素質)得以健康正確地發展和提高。

二、從低要求起步,逐漸梯次提高。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辦大事、成大事,就必須學會從小事做起,從自己能做的事做起。小事雖小,但它也是一種良好思想道德品質光彩的閃耀。因此,培養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自己能做的事做起,努力把小事、現在事做好,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自我完善與發展能力的基礎和保證,同時也是促進學生充分健康成長和發展的有效途徑。

三、防患於未然,及時消除不良積累。風起於清平之未,小錯也可積成鑄成大錯。根據這個道理,教師必須要有深刻的洞察學生思想道德形成與發展軌跡的先見之明知預見能力。要充分考慮各種不良因素的成因與危害;要儘可能地將消積不良因素消除到最低限度;要有針對性地採取標本兼治的策略,既要對症治療,又要預防為主。要防微杜漸,切實增強學生相應方面的免疫能力。

四、優化社會大環境,形成全社會共識。做好學生的養成習慣教育,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是一個巨大的綜合性的社會系統工程,僅憑學校教師在各科教學沖積極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孤軍奮戰,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充分調動社會、家庭的一切積極因素,採取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的三軍聯合作戰行動。要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都來關心下一代,人人都來為下一代的和諧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認真負責的共識。為此,我熱忱希望教師、家長、社會各界的每一位公民都能言傳身教率先垂範,引領好、關愛好下一代。要求下一代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須做到;要求下一代不去做的,自己首先不去做;要求下一代不去看的影視書刑,自己首先不去看。要以自己的美好言行舉止去教育下一代、引領下一代、塑造下一代;要以自己的身體力行積極引領下一代成長;要用優秀、健康、美好的精神食糧去充實豐富下一代的內心世界,陶治他們的思想道德情操。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在光明美好、積極陽光的社會大環境中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切實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為他們的終身學習與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

綜上所述,我認為從點滴抓起、從低要求起步梯次提高、及時消除不良積累、優化社會大環境,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合力,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也是全面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以上是我的一些建議,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鋼鑄魂


“行為日久成習慣,習慣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乾坤”。好習慣的養成則終生受益。

習慣是長時逐漸養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使人終生受益;沾染上不良習慣,會在青少年時期就埋下隱患,小學這個階段,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我們應紮紮實實地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我認為加強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以細節入手,結合小學生“八禮”引領養成教育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養成教育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地,需要著眼細節。小學生的養成教育,可以結合“八禮”進行。

“八禮”指

儀表之禮:面容整潔、衣著得體、髮型自然、儀態大方。

儀式之禮:按規行禮、心存敬畏、嚴肅莊重、尊重禮俗。

言談之禮: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

待人之禮:尊敬師長、友愛夥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

行走之禮: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

觀賞之禮: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

遊覽之禮: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餐飲之禮: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

教師結合以上“八禮”,要求學生從自己身邊小事做起;從學生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抓起。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實“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良好的道德素質是建立在種種良好的道德習慣之上的。

2、積極評價,引導養成

一位教育家說:“在兒童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希望自己被表揚的慾望。”因此,給予孩子積極的鼓勵和誘導在文明習慣養成教育中很重要。

班級的課堂紀律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以前上課時,我經常提醒學生坐好,認真聽,多動腦。開始一段時間,這些提醒會引起學生注意,但多次以後效果並不是很顯著,持續的時間不長。而後我採用表揚的方式督促學生自覺遵守紀律,凡是上課認真聽講、坐得端正的同學,我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某某同學坐得真神氣!”“某某同學神速!”“某某同學字寫得真漂亮!”……

平時,我利用“兒童成長自律評價表”記錄著學生的日常,每週進行一小評,每月進行一大評,我也會適時給予有進步的學生小禮物進行獎賞,學生受到鼓勵,在德、智、體、美、勞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3、以身作則,引領養成教育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永遠是教師的主題。

教師的每一個行動都是給學生無言的教育。學校的全體教師都應注意對學生的養成教育,教師應為人師表,言談舉止、衣著住行都應起到表率作用,因為在小學生眼裡,自己的老師是神聖的,教師的舉止經常滲透於孩子的言行。

我們應從自身出發,從平時的小事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薰陶。平時,教師走進學校、教室,一發現地面有廢紙、垃圾,就隨手把它撿起來,扔到垃圾筒裡。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愛護環境的重要。有時老師一個眼神,學生就會馬上意識到錯誤並很快改正。

4、增強合力,家校聯手促進養成教育

我們常聽說5+2=0的說法,意思是說學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5天,難以抵擋家庭消極的週六日2天。因此,教師要積極與家長溝通,家校聯手,鞏固小學生的養成教育。我班的學生在開學第一週就會領到一張“我的假期習慣養成表”,由家長引導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校齊心協力,小學生養成教育效果更顯著。

我的假期習慣養成表(六年級)

(表格詳細內容見下圖)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則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美國著名哲學家羅索曾經說過:“人生幸福在於良好習慣的養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應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