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壓力真的就會有動力嗎?

也許受市場淡季的影響,最近一段時間市場部電話銷售業績很不理想,一個月下來,邀約來店的客戶寥寥無幾。面對慘淡的業績,市場總監感到壓力與日俱增。

於是最近連續幾天都是開會,習慣地將壓力傳遞給員工,會上聲厲色荏,氣勢洶洶。名為思想動員,實為整頓紀律,提出一系列嚴格要求,比如加班加點,完不成當天任務不下班等等,美其名曰擰緊螺絲上滿弦,理論依據就是“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

從此部門再無笑聲,取而代之的是統一格式和用語的電話聲浪,在耳邊此起彼伏,迴盪盤旋。沉重的壓力籠罩在每個人頭上,空氣異常沉悶。慢慢的,有人提出了離職,一個、兩個,每天都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離職大軍的行列,沒幾天,原本人數不多的團隊所剩無幾。

結果業績沒胖起來,團隊卻瘦下去了。

有壓力真的就會有動力嗎?

離職面談時,一位離職員工說得很實在“以前從來沒想過要離職。一直很喜歡這份工作,喜歡團隊的氛圍。可是不知為什麼,最近感覺壓力很大,很失敗,不在狀態。”而且,離職人中感同身受的人比例不在少數。

面對這個境況,市場總監也很費解,現在的員工就這麼不堪一擊,承受不住一點壓力嗎?難道有點壓力不是更有動力嗎,可為什麼壓力有了,動力卻沒了?

想來想去最後歸結為:被淘汰的都是應該被淘汰的。早走比晚走好。你看,一下子將嚴重的問題歸罪於外,開脫了自己,釋懷如前。

然而事實真相卻是,離開的都是有能耐的人,留下的卻是找工作難的。於是,後面依然是無言的結局,似乎永遠跳不出週期律。

看來無知真的是一種原罪。言及於此,突然想起一句話“人的一生總是要不斷為認知交學費”。

有壓力真的就會有動力嗎?

無獨有偶。十年前我曾在一家大企業做過高管,分管大大小小近十個部門,幾乎佔據了公司的半壁江山,工作量和工作壓力可想而知。

光是每天工作彙報,整個一圈下來,至少兩三個小時,每天早上七點上班,晚上至少十點下班,日工作時間15個小時以上,幾乎沒有一天休息。已經超過了996工作制。

奇怪的是,如此繁重的勞動,不但沒有壓垮我,反而讓我樂享其中,不覺得累,也沒有抱怨,相反很開心,很快樂,忘記了下班,忘記了休息,也無暇休假,更無心去計較加班費,去計較付出回報是否成比例,去計較是吃虧還是佔便宜。

每天就是上班工作,工作上班,很有成就感,效率很高,業績出色,也不知道哪來的幹勁,可謂陶醉於其中不可自拔。

這不是矯情,而是一段真實的經歷。

有壓力真的就會有動力嗎?

現在回顧那段歲月,依然唏噓不已。心想自己當時是不是魔怔了?要知道,我不是老闆,只是一名職業經理人啊。如此拼命究竟為哪般?

後來我想明白了。不是因為待遇,也不是因為工作環境。而是老闆的信任、放權和尊重,大膽放手讓我幹。

當時的情況是,平日完全感覺不到老闆的存在,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去幹,我很享受那種感覺。很有磁性,很有魅力,很帶勁,讓人迷戀。我常想,這種感覺和狀態不就是千千萬萬用人單位,想盡千方百計,一直苦苦想要的結果嗎?

不用揚鞭自奮蹄,具有嗷嗷叫的狼性,將企業當成自己的事業,而不去計較個人得失。每當我想到此,我心中湧現出莫名的激動,天哪,原來這種結果真的可以做到,現實中真的存在,而我竟然是親身體驗者。

但我清醒地懂得,這種結果絕對不是壓力帶給我的,而是興趣和快樂!沒錯,確切地說,是挑戰和放權給我帶來了興趣,是尊重和信任給我帶來了快樂。

但我意識到這一點,就好像發現了新寶貝。我覺得有必要將我的故事和感受記錄下來,告訴更多的人,一個人怎樣才能在職場中找到工作快樂的痛點。

有壓力真的就會有動力嗎?

以前我們常說:人無壓力輕飄飄胸,井無壓力不出油。壓力就是動力。在此觀念影響下,現實生活中的管理者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扮演一個悲情的嚴酷者,似乎輕鬆愉悅就是洪水猛獸,是對管理的一種褻瀆。

比如將一個正常的工作目標非要當成硬骨頭,非炸碉堡的精神是拿不下來的。唯有雄壯沉重才算正道。我不解,難道將目標當成一種樂趣,換做輕鬆愉悅的心情和做法就不能達成嗎?

再比如開會時,管理者總是擺出一副肅容,不苟言笑,正襟危坐。凜然不可侵犯的樣子,除了拉大與員工的距離外,實在想不出對工作有什麼幫助。

開會時往往對成績視而不見,總是挑毛病找瑕疵。吝嗇表揚,喜歡批評。似乎批評起來,更能凸顯管理者的權威,更能展現管理者的才華。

多麼荒唐幼稚。捫心自問,大家真的喜歡那種沉悶的氣氛和格調嗎?

再看老闆們對下屬習慣嘴上說信任,口裡講放權,結果呢,實際上還是自己說了算,不捨得放一丁點權力。更有甚者,將員工當賊,時時處處加以觀察,加以防範。

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喜歡聽小道消息,熱衷於聽對某人的評價。好像聽不到這些,就要出什麼大亂子似的,內心就會忐忑不安。

習慣於將人往壞處想,並想法設法去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於是,悲劇不斷重複上演。招聘離職,離職招聘,再招再離,循環往復。人事部門淪落為招聘工具,無暇顧及其他模塊。

結果總是無人可用。從不反思自己,反而總是歸罪於外,動輒詬病“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一副識盡人生百象,看破萬丈紅塵的超凡相,從裡到外滿載負能量。不能不說是一場悲劇。這樣的悲劇幾乎在為數不少的企業,每天都在上演。

一直很欣賞一句話:簡單做人,用心做事。複雜問題簡單化,才是王道。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反觀我們的家庭教育,一句“棍棒之下出孝子”,害慘了多少父子關係。於是孩子生下來就是用來打的,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打罵孩子天經地義等等,各種奇談怪論,竟成千年古訓,視為先賢傳承,堂而皇之用之。又是多麼可笑無知啊。好在現代人都知道對人打罵不僅不對,而且犯法,打罵的少了。

有壓力真的就會有動力嗎?

人的天性是追求快樂、輕鬆、幸福,而不是痛苦、壓抑、悲傷。林黛玉的玻璃心,相信沒有誰能喜歡。

我們不妨捫心自問,在輕鬆的氛圍下,在快樂的心情裡,在幸福的狀態中,我們的創造力是不是會更強大?

快樂是生活的本色!生活的目的就是要快樂!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快樂工作應不悖其律。所以,我認為有壓力才有動力是偽命題,是錯誤的觀念。

壓力不是動力,只有興趣和快樂才是動力!

日常生活工作中,應以苦為樂,苦中尋樂。而不是以樂為苦,樂中求苦。如此,工作才好,生活才好,事業才好,一生才好!

有壓力真的未必有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