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基金支持學校,企業微信要做智慧教育的連接者

10億基金支持學校,企業微信要做智慧教育的連接者

芥末堆 4月27日 報道

今天是北京市高三年級正式開學的日子。

距正常開學時間近兩個月後,北京市的高中們終於迎來第一批覆課學生。但對復課的學校來說,相較平常的日子,今年要做更多準備來應對防疫要求。無論是接下來可能面對的分班教學、防疫時期的校園管理、還是學生健康狀況的實時統計等都是學校所需要準備的。

如果說,疫情爆發時檢驗了公立學校們的在線教學能力。如今,檢驗的則是學校智慧校園的整體成果。面對防疫期間的種種特殊要求,學校如何能夠利用信息化工具完成教學需求,並保障學生復課安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教育部要求大中小學幼兒園等學校推遲春季學期開學時間,通過在線形式開展教學。根據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1.38萬所,在校生1.50億人。

疫情檢驗了智慧校園,但同樣帶來了相應的機遇。近日,企業微信舉辦了首場教育行業發佈會,發佈了針對基礎教育行業的解決方案。據瞭解,企業微信教育行業已覆蓋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

後疫情時代的智慧校園變革

在2020年即將過去的三個月中,公立學校智慧教學或許經歷了自誕生以來,最大規模的實戰檢驗。在這其中,一方面來自對公立學校在線教學體系的檢驗;另一方面,則來自面對防疫與復課並行的情況,學校智慧校園體系如何幫助公立學校提升管理效率。

1月29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擬於2月17日開通國家網絡雲課堂,保障防控疫情期間中小學校 ‘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工作。” 根據資料,截至2月19日12:00,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網頁瀏覽次數2300萬,訪問人次1500萬,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

“線上教學,這次是史無前例,最起碼在我們所知道的範圍內。從來沒有這麼大規模的全國性、甚至世界性的線上教學經驗,疫情期間全部的教學都搬到了網上。”杭州市勝利小學校長郭榮強接受採訪時說道。

面對疫情期間的大規模線上教學,郭榮強認為,這個過程學校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把科學的課程內容通過有效的技術轉換到線上。”對於長期習慣於線下教學的公立學校教師們來說,如何適應特殊時期線上教學自然是一場考驗。

面對突如其來的考驗,許多學校此前存在的採購偏向硬件,軟件建設較為薄弱,從業人員缺乏信息化素養等問題便暴露出來。而這也正是疫情期間部分公立學校在線教學中出現“事故”的原因,即原有準備不足以應對大規模在線教學的需求。

在這其中,即有來自教學管理者們的原因。《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就提到,信息化與教育教學“兩張皮”現象仍然存在,體制機制尚需創新,廣大師生和教育管理者的應用動力有待進一步激發。且諸多學校只管建設不顧安全、只管硬件忽視軟件、只管數據採集不顧數據維護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比較普遍。

但同時也有來自教育信息化行業發展過程中的難題。教育信息化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內部盤根錯節著不同時期、不同廠商、不同設計理念信息化產品,他們互相之間缺乏融合方式,學校同時使用多種產品難以提升教學效率,需要相應的工具來完成整個智慧校園體系內部的互通互聯。

事實上,這也正是後疫情時代所帶來的智慧校園變革方向,即學校在完成硬件建設之後,相對應軟件引進之後,更需要相應的工具,或者整體解決方案能夠幫助整個體系完成互聯。

例如,廣東揭陽市惠來縣第二中學在4月27日迎來了初三、高三複學的日子,企業微信打造的智能測溫硬件為學校復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安裝於校園大門口及宿舍樓入口的測溫硬件,在學生進出時進行人臉識別後僅需1秒即可完成測溫,同時會將數據彙總到企業微信,供學校領導、老師隨時查看,學生體溫異常時,老師與家長還將收到信息推送。

10億基金支持學校,企業微信要做智慧教育的連接者

最終使得校園內所有的軟硬設施都能夠得到實際的應用,提升教學本身的效率和效果,並幫助教育管理者提升管理效率。在這其中,一個基本邏輯是,如何讓學生可以接受知識,同時降低老師對工具使用的難度。

例如,廣州海珠區教育局就把下屬學校連接到企業微信中,使用在線會議、審批、微盤等能力。另外,寶雞市教育局在3天內使13個區縣的1300學校以及48萬家長接入企業微信,促進教學資源共享,推進區域一體化協同。

“疫情這一年或許可以稱為是全國線上教學的元年。”郭榮強表示,“學校使用線上工具的習慣已經逐漸培養起來,對學校今後教學方式的變革會起到促進作用。”

企業微信定位做“連接”,服務教育局-學校-家庭

“商業性和公益性之間目前還是無法貫通,在這個背景下,我普遍瞭解的這次疫情中把社交工具轉換成教學工具的,就是QQ、微信、企業微信等。”郭榮強說道。

“因為這些工具自身屬性不是為教學服務的。”郭榮強這樣解釋學校做玄燁的原因,“基於我們原先就以企業微信為學校的管理平臺,自然而然的,我們就轉到企業微信來開展線上教學工作。”

這也正是微信做教育的基礎思路,即利用其微信等核心社交產品所帶來的強關係鏈和流量勢能,複製線下師生關係達到快速覆蓋目的。

根據3月騰訊剛剛發佈的財報顯示,微信月活躍賬戶數達到11.64億,比去年同期增長6.1%;小程序交易綜合超過了8000億元。值得注意,在《2019年微信數據報告》中教育領域在微信支付人數增速中排名第三,為80%,僅位於政務(190%)、醫療(107%)之後;而同時,海淀家長成北方熱搜詞等方面的數據。

但與流量變現的邏輯不同,騰訊選擇通過服務To B用戶來入局教育領域。其核心商業邏輯為,通過騰訊強大的數字化能力,來對接線下場景,為教育領域提供工具化和基礎設施服務。

企業微信便是遵循這個思路開始佈局教育行業。近日,企業微信舉辦了首場教育行業發佈會,發佈了針對基礎教育行業的解決方案。

10億基金支持學校,企業微信要做智慧教育的連接者

在發佈會上,企業微信提出將為教育服務商提供四種合作模式,上門為學校、教育局服務;教育行業方案共創;教育類功能定製開發;智慧硬件能力結合,即企業微信與智慧硬件服務商通過推出軟件與硬件聯動方案。

“局-校-家”這三塊也是過去我們針對教育行業主要服務的對象,企業微信對這三塊都是有功能上的研究和體驗上的優化。”企業微信合作運營總經理李致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

李致峰表示,企業微信和微信大生態的核心就是“連接”,“我們把很大的能力放在連接上,連接人和人、連接學校內的設備,以及連接局、校之間的體系。”

除面向教育管理部門以及公立學校,企業微信同時也在賦能教培機構。企業微信高級行業總監王瓊表示,“教育基礎功能我們一直在做,教培也是一樣的。”

在今年微信公開課上,企業微信3.0版本的升級就提出主要想解決兩個問題。一是“獲客”的信任問題,二是幫助企業尋找新的增長點問題。事實上這也正是線上和線下機構都關心的問題,即如何降低獲課成本,提升效率。

除此之外,在今年微信公開課上,企業微信相關負責人還提到,在To B業務的教育領域裡,企業微信實現了基礎教育、教培機構和高等教育的全覆蓋。基礎教育關注局校協同和家校共育;對教培機構提供招生管理、溝通服務和內部管理、學員管理的全鏈條管理工具;為高校的私有化部署、集成校園應用和協同微信使用等需求,提供整套解決方案。

10億元賦能教育行業,企業微信要做解決方案的基礎

對於提供在線教育工具、內容及服務的公司們來說,疫情期間的在線需求突增無疑是一個機遇。但對整個行業來說,競爭無疑是增加了,教育To B受到了更廣泛的關注,也有了更多玩家攜帶重兵入局。

在發佈會上,企業微信提出將拿出10億元啟動金,激勵教育服務商專項服務學校。

10億基金支持學校,企業微信要做智慧教育的連接者

相較互聯們巨頭們在電商等領域的補貼大戰,企業微信此次在教育行業的10億元“補貼”或許顯得更加平和。這也是騰訊一貫的作風,將更多的事情交給合作伙伴,建設生態。

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提到,產業發展正在從“開放生態”演化到“生態開放”。騰訊希望成為生態的“共建者”,成為大家的“幫助者”,而不是傳統互聯網行業的顛覆者。

另一方面,公立學校的智慧校園建設,也並不是一家機構能夠解決的服務。除了基礎的工具服務,學校同樣也需要內容、應用等多種服務。在這其中,產品之間的包容性便尤為重要。

“在合作當中,我認為企業微信很好的一點,如果把企業微信比喻成一艘大貨輪,他們有很多第三方開發應用商。” 郭榮強說道。

事實上,相較直接提供具體應用,提供“連接”工具更加符合企業微信的定位,即藉助其工具屬性賦能更多教育局、學校、學生以及家長,將三者串聯起來,再通過騰訊其他事業群以及生態合作伙伴的的數字化能力為其提供具體的應用內容。

例如,隨著復學季的來臨,企業微信還聯合騰訊雲、智慧校園推出了整套“復學碼”解決方案,學生或家長可以在微信小程序內進行健康情況申報打卡,學校和教育部門則可以通過企業微信工作臺定時推送健康打卡提醒,並可隨時查看學生的整體打卡進度及全市統計進度。

李致峰介紹到,騰訊“復學碼”便是以企業微信做基礎連接,由騰訊雲智慧校園團隊負責具體的復學碼,“我們內部還是蠻多合作的,大家產品能力上都有各自的特點。”與此同時,企業微信還聯合推出晨午檢、智慧測溫硬件等功能。

據瞭解,2019年,企業微信服務超過了250萬家企業,活躍用戶突破6000萬,並滲透了超過50個行業;已經有21000第三方合作伙伴加入企業微信生態,超過470萬個系統被接入。

“我們提供底層的連接能力,釋放對教育行業接口,把企業微信作為教育行業完整解決方案的基礎,大家可以在上面疊加自己公司具體垂類的應用。”李致峰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