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藥的世界環遊記

眾所周知,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然而卻很少人知道,火藥其實是中國傳統煉丹術的副產品。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藥的世界環遊記

封建時代的煉丹家們,為了煉得長生不老的仙丹,他們往往都會苦心孤詣地設計各種藥物組合,將幾種或者多種的礦物混合加以火煉。從先秦到宋朝,雄黃、雌黃、硫磺和硝石一直是煉丹家們加以利用成醫藥的主角,隨著煉丹術的不斷髮展,本來煉丹家們想要煉就所謂的長生不老藥的,結果丹藥沒煉成,卻煉製成了一種會劇烈燃燒後發生爆炸的粉狀物,也就是後來的火藥!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藥的世界環遊記

火藥出現之後,最早並不是運用在軍事領域,而是作用在製作煙花爆竹以祭祀神明,在這方面唐朝的煙花可以說是最燦爛的。而宋代,是最先將火藥用於軍事。北宋時期,還專門設立了一個專門製作火藥兵器的部門“火藥作”。到了南宋,因為戰爭更加頻繁,這一類的機構設立得更加普遍。

可以說,火藥並不是因為戰爭而被發現的,相反,火藥的傳播,卻是因為戰爭。一場關於火藥環遊世界之旅,也因為戰爭而就此啟程。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藥的世界環遊記

關於這一點,前期有三個主角,分別是宋朝、金國和蒙古人。宋朝代表的是火藥的發明者漢人,而金國和蒙古,則是加持了火藥在戰爭中的表現。

1232年,金蒙戰爭中的沐京守衛戰,雙方都已經大量地使用了火藥兵器。這一仗,金軍使用了火藥兵器“震天雷”和“飛火槍”進行守城,而蒙古軍隊則使用火炮攻城。所謂“震天雷”就是在鐵罐裡裝上火藥,而“飛火槍”則是在槍口裝了火藥,點火之後火藥可以向前噴射十來步的距離。這一仗,蒙古軍隊不敵金軍,圍攻16晝夜沐京不成後只能解圍而去。

1234年,金朝在蒙宋的合擊下滅亡,接下來的便是曠日持久的宋蒙戰爭。這場長達半個世紀的持續戰爭在1279年的崖山之戰中結束。宋朝滅亡,蒙古人南下建立了元朝。宋金蒙這一系列的戰爭,熟讀歷史的應該知道火藥兵器在當中已經被運用得相當普遍,火藥在中國被髮明,在東方的大地上原地打轉了一圈。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藥的世界環遊記

元朝統一中國後,開始了對外擴張的道路,火藥和火器的製造使用技術也開始被傳播到了中東地區,火藥開始踏出了國門,開啟了自己的世界環遊第一步。

1252年,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尤開始了對阿拉伯人西亞的第三次西征,旭烈幾12萬人的大軍裡,有一支漢人組成的炮手、駕手、火焰噴射手的千人隊。當時統治西亞的是伊斯蘭教的一個分支尼扎裡耶派,這支派系雖然將據點設置在了山勢陡峭的山脈之中,但是卻無法阻止擁有火器的蒙古大軍。在蒙古大軍的瘋狂進攻下,蒙古人在西亞建立了伊利汗國。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藥的世界環遊記

隨著伊利汗國的建立,各種火器開始傳入了阿拉伯國家。阿拉伯人得到火藥和火器製作技術之後,又做了進一步的改良,將中國竹製的管型射擊火器突火統發展成為木製管型設計火器,並命名為“馬達發”。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藥的世界環遊記

後來,阿拉伯國家又成為了火藥和火器傳入歐洲的媒介,火藥也從此登上了歐洲大陸。13世紀下半期,歐洲的知識分子從阿拉伯的書籍裡獲得了火藥知識,14世紀上半期,歐洲人在與阿拉伯人的戰爭中獲得了火器。阿拉伯人在1325年、1326年、1331年進攻西班牙的基督教政權時,都使用了“馬達發”等火器,在戰爭中落到基督教徒手裡的“馬達發”隨即被歐洲人仿製成了歐洲最早的手持槍,最後發展成了火繩槍。到了1350年,德國更是出現了銅錫合金的火炮,射程可達數百米。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藥的世界環遊記

火藥在歐洲大陸得到了充分的改進之後,可以說將歐洲的騎士階層炸得一香糊塗。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1453年奧斯曼大軍圍攻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當時奧斯曼大軍祭出了那個時代威力最大的火器一一烏爾班大炮,一炮就炸開了君士坦丁堡的城門,君士坦丁堡淪陷之後,拜占庭帝國也宣告滅亡,也同時宣告了歐洲中世紀的結束。在這一過程中,火器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火藥,從中國被髮明後,從中國出發,乘著蒙古人的戰馬,去到了阿拉伯國家的西亞,隨後又騎著阿拉伯人的駱駝,踏上了歐洲大陸的土地。火藥遊行了幾百年之後,它以一種全新而令人震驚的面孔“回家”了,不過這一次,火藥已經不是從前人們認識的火藥。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藥的世界環遊記

它以另一種形式作為回國的“見面禮”。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英軍在戰爭中投入了阿姆斯特朗後膛槍,這種大炮有精確的膛線,可以從炮管尾部快速裝炮彈。結果駐防在大沾口的清軍在這種大炮的射擊下傷亡慘重,清朝也因此開始了一段屈辱的歷史。

曾經的“少年”火藥到外面的世界逛了一圈之後,變得越發的強大了,但是卻成了反過來給自己人咬上了一口的“惡犬”,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正如魯迅先生曾說的那樣:“外國用火藥製造子彈禦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

不知這是可敬,還是可悲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