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世界环游记

众所周知,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然而却很少人知道,火药其实是中国传统炼丹术的副产品。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世界环游记

封建时代的炼丹家们,为了炼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他们往往都会苦心孤诣地设计各种药物组合,将几种或者多种的矿物混合加以火炼。从先秦到宋朝,雄黄、雌黄、硫磺和硝石一直是炼丹家们加以利用成医药的主角,随着炼丹术的不断发展,本来炼丹家们想要炼就所谓的长生不老药的,结果丹药没炼成,却炼制成了一种会剧烈燃烧后发生爆炸的粉状物,也就是后来的火药!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世界环游记

火药出现之后,最早并不是运用在军事领域,而是作用在制作烟花爆竹以祭祀神明,在这方面唐朝的烟花可以说是最灿烂的。而宋代,是最先将火药用于军事。北宋时期,还专门设立了一个专门制作火药兵器的部门“火药作”。到了南宋,因为战争更加频繁,这一类的机构设立得更加普遍。

可以说,火药并不是因为战争而被发现的,相反,火药的传播,却是因为战争。一场关于火药环游世界之旅,也因为战争而就此启程。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世界环游记

关于这一点,前期有三个主角,分别是宋朝、金国和蒙古人。宋朝代表的是火药的发明者汉人,而金国和蒙古,则是加持了火药在战争中的表现。

1232年,金蒙战争中的沐京守卫战,双方都已经大量地使用了火药兵器。这一仗,金军使用了火药兵器“震天雷”和“飞火枪”进行守城,而蒙古军队则使用火炮攻城。所谓“震天雷”就是在铁罐里装上火药,而“飞火枪”则是在枪口装了火药,点火之后火药可以向前喷射十来步的距离。这一仗,蒙古军队不敌金军,围攻16昼夜沐京不成后只能解围而去。

1234年,金朝在蒙宋的合击下灭亡,接下来的便是旷日持久的宋蒙战争。这场长达半个世纪的持续战争在1279年的崖山之战中结束。宋朝灭亡,蒙古人南下建立了元朝。宋金蒙这一系列的战争,熟读历史的应该知道火药兵器在当中已经被运用得相当普遍,火药在中国被发明,在东方的大地上原地打转了一圈。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世界环游记

元朝统一中国后,开始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火药和火器的制造使用技术也开始被传播到了中东地区,火药开始踏出了国门,开启了自己的世界环游第一步。

1252年,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尤开始了对阿拉伯人西亚的第三次西征,旭烈几12万人的大军里,有一支汉人组成的炮手、驾手、火焰喷射手的千人队。当时统治西亚的是伊斯兰教的一个分支尼扎里耶派,这支派系虽然将据点设置在了山势陡峭的山脉之中,但是却无法阻止拥有火器的蒙古大军。在蒙古大军的疯狂进攻下,蒙古人在西亚建立了伊利汗国。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世界环游记

随着伊利汗国的建立,各种火器开始传入了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得到火药和火器制作技术之后,又做了进一步的改良,将中国竹制的管型射击火器突火统发展成为木制管型设计火器,并命名为“马达发”。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世界环游记

后来,阿拉伯国家又成为了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的媒介,火药也从此登上了欧洲大陆。13世纪下半期,欧洲的知识分子从阿拉伯的书籍里获得了火药知识,14世纪上半期,欧洲人在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获得了火器。阿拉伯人在1325年、1326年、1331年进攻西班牙的基督教政权时,都使用了“马达发”等火器,在战争中落到基督教徒手里的“马达发”随即被欧洲人仿制成了欧洲最早的手持枪,最后发展成了火绳枪。到了1350年,德国更是出现了铜锡合金的火炮,射程可达数百米。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世界环游记

火药在欧洲大陆得到了充分的改进之后,可以说将欧洲的骑士阶层炸得一香糊涂。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1453年奥斯曼大军围攻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当时奥斯曼大军祭出了那个时代威力最大的火器一一乌尔班大炮,一炮就炸开了君士坦丁堡的城门,君士坦丁堡沦陷之后,拜占庭帝国也宣告灭亡,也同时宣告了欧洲中世纪的结束。在这一过程中,火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火药,从中国被发明后,从中国出发,乘着蒙古人的战马,去到了阿拉伯国家的西亚,随后又骑着阿拉伯人的骆驼,踏上了欧洲大陆的土地。火药游行了几百年之后,它以一种全新而令人震惊的面孔“回家”了,不过这一次,火药已经不是从前人们认识的火药。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世界环游记

它以另一种形式作为回国的“见面礼”。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军在战争中投入了阿姆斯特朗后膛枪,这种大炮有精确的膛线,可以从炮管尾部快速装炮弹。结果驻防在大沾口的清军在这种大炮的射击下伤亡惨重,清朝也因此开始了一段屈辱的历史。

曾经的“少年”火药到外面的世界逛了一圈之后,变得越发的强大了,但是却成了反过来给自己人咬上了一口的“恶犬”,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正如鲁迅先生曾说的那样:“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

不知这是可敬,还是可悲可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