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偶入偶园

游记,偶入偶园

坐在高大、典雅、别致的架子秋千上,荡起午后深秋的凉风,耳根处流淌着悠雅而清纯的古筝曲子,微眯了双眼,惬意中仿佛见得到的,身边的光阴正一寸一寸从跳动的旋律中滑落,那样清脆悦耳的音符时而悄然流失,时而飘忽而至,碾过柔软的心房,刹那间竟然有了些须渺茫与陶醉,我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一方天地中,拾拣起一段美丽的光阴。

偶园又在青州的偶园街,以前只听说偶园是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冯溥的私家花园,当地人称为"冯家花园"。这次,缘于市文联与酒文化研究会组织的采风活动,偶然到此寻古探幽,自然心情就多了几分庄重、多了几分膜慕。

听园中导游小姐介绍,因为冯溥在京城为官时住在万柳园,所以他就将皇帝赐给他在青州的宅第称为"偶园",取"无独有偶"之意。据《偶园记略》记载,偶园主要的建筑有:一山(三峰假山),一堂(佳山堂),二水(瀑布水、洞泉水),三桥(大石桥、横石桥、瀑水桥),三阁(松风阁、云境阁、绿格阁),四池(鱼池、蓄水池、方池、瀑水池)、四亭(友石亭、一草亭、近樵亭、卧云亭)。偶园的规模虽不大,但它结构严谨,布局得体,别有一番情趣,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园林建筑艺术。

据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花,全都是有灵性的,所在的位置与摆放布局根本动不得。怕一动,就失了灵性……

在偶园,最富吸引力的当属偶园里的假山。它是由明末清初著名的叠石家张南垣设计督砌,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具有康熙风格的一座人造假山,她浓缩了九州山川秀水,石峰参差,亭台错落,溪流蜿蜒,瀑高潭深,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被誉为国宝。假山虽然不高,然而却路转峰回,别有一番韵致.迎面一座别致的小亭子,倒也能容纳三两个人的,越过凉亭,见沿途石阶上散落了些许通红的野枣子,一路看上去,果然,见得那棵嶙峋的清风瘦骨般的野枣树,不见的有多粗壮,但,推测它的树龄,怕也有上百年了吧?

在园里最能见证年代久远的应该数得着那几颗高大参天的古柏了,它们笔直的腰杆向剑一样刺向高空,那箫杀之气使人不由肃然起敬。仿佛感知到了象征此园主人冯溥冯尚书的人品一般样。

树冠满园的五角枫,是偶园内一把巨型天然的遮阳伞,浓密的叶子匝匝实实,笼罩着方圆数平方米的地盘,真正是这一方小小天地里的绿色屏障那!

民间传说,冯家败落时,其后人欲卖掉偶园奇石,价为"一两石头一两银",成交后冯家又后悔,于是提出连底座也算上,终于没有卖掉。这才使偶园奇石没离开青州。 如今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珍宝"吧:各种古老奇石琳琅满目,千姿百态,婀娜多姿,异彩纷呈,被誉为"石头公园"。其中,誉满九州的"福"、"寿"、"康"、"宁"四大古老奇石最为珍贵。 青州府史料记载,偶园中的这四块奇石是明衡王朱祝寿时地方官宦贵人赠送的礼品贡石,各个玲珑剔透,气度不凡,久而观之,四石"疏可走马,密不通风",蕴涵着书法篆刻的神韵,故寓意为"福"、"寿"、"康"、"宁"四个祥瑞字,在当时就有"一两石头一两银"的传说,可见四石价之高。 游人步入偶园,首先目睹的是"宁"字石。此石高二点三米、宽一点二米,绉、丑、漏、透、瘦皆备,为园中奇石之冠,使人观之不尽,思之不透,实为极品。古人以体物立意为先,将"福"、"寿"、"康"、"宁"吉祥四字冠以四石存于园中,透出古人浓浓的隐逸意识及博大精深的石文化内涵。 观赏青州四大奇石,按最佳观赏位置去看,与我国繁体字的"福"、"寿"、"康"、"宁"相对照,既形似,又神似,一些慕名而来的游客久视不厌,叹为观止,特别是奇石收藏家们更是赞不绝口。《中国奇石》等多部赏石专著,都把现存青州偶园的大型奇石"福","寿","康","宁"与江南四大奇石"皱云峰"、"瑞云峰"、"玉玲珑"、"冠云峰"以及现存北京故宫,颐和园等为数不多的皇家园林藏石一起收入"历史名石欣赏篇"中,由此,足可见"福、寿、康、宁"在我国奇石界的地位. "福"置于牡丹园内"一草厅"南侧,高2.4米,宽1,63米.其体姿华贵,玲珑剔透,四周多孔,左右通风,上下灌通.若在石下生烟,则紫气顺孔出入,僚绕生腾,勘为奇观。 "寿"置于紫藤架通道东侧,高3,7米,宽1.7米.其形态雍容,灵光四通,石身多孔,神韵兼之,耐人寻味。 "康"竖立于松风阁西侧,高3.7米,宽1.7米.其姿同鹤立,娥娜隽秀.石体丰满大度,纹理纵横交错。可谓天赐人间。 "宁"位于偶园主通道的南侧的风竹林旁,高2.3米,宽1.2米。其石婷婷玉立,英姿卓然,为园内存石之冠.此石经长年风化,神工鬼斧,上悬下收,玲珑奇巧.观石赏形,给人以宁静致远,心旷神怡之意境。 细观四奇石,可知此名的由来,是既神似又形似.观赏四奇石各有最佳角度.据现在位置观赏,"福"朝正南方向,"寿"朝正北方向,"康"朝正北方向,"宁"朝东北方向——这与其他赏石专著的摄影角度不同。从上述最佳观赏方向去观赏四奇石,再用繁体书法的福,寿,康,宁四字对照,你就会发现很有那么点意思,特别是其外部轮廓。巧的是四字中笔划构成了多处方格"口"。其中"福"有五处,"寿"有三处,"康"有两处,"宁"有三处。另外还有多处近似方格,而这方格"口",不正是奇石长期风化的"漏,透"洞眼吗?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和渊源流长的中国奇石文化在这里如此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令人叹为观止! 当我们置身于佳山堂前品茶悟道时,导游的循循讲解,逐渐引领我们进入了超然物外的一方天地 ,那古老的葛藤椅,古色古香的茶具,佳山堂前面的方地砖,灰暗而潮湿,布满青苔,稍有不慎便会脚底打滑,因此行者需小心翼翼,步步谨慎,提着一颗心慢慢感悟这园中的风清月明,黄昏夕照。

从对面假山上吹来的过堂风,带着山上清新的草木气息,微风拂过葛藤椅,让坐在葛藤椅上的人浸润在清凉的秋风中,有了一丝丝爽皑的惬意。我们谈古论今,品茶悟道,真是人间一乐。

山上的野枣红了,被秋风扫落一地,零星撒在枯瘦的岩石板上,石与树的缝隙里,没有人弯腰捡拾,它们心甘情愿与那些枯黄的野草为伍,以静静地姿态更深地渲染着醉红了的秋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