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黃石介紹

田黃石在清代就被尊為“石中之王”、“石帝”。乾隆時期就有“一兩田黃三兩金”之說,如今一塊數克重的普通的小田黃也值數萬元人民幣,精品田黃的價格就更為驚人。2006年10月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上,一件田黃雕瑞獅紙鎮重207克,以3932萬港元(摺合4167萬元人民幣)的天價拍出,平均每克高達20萬元。從田黃石的屬性看,凡經雕鐫的藝術品,都可以當作文物看待,因為它不能複製,屬沒有再生性的藝術品。田黃石在歷代本來產量極低,經過數百年的挖掘,尤其是近30年來拉網式的挖掘,到目前為止,已挖掘殆盡,在產地能見到一塊花生米大的上好的田黃已是不易。歷代挖掘的田黃石,能流傳至今的,已成為稀世珍品,進入國內外的公私收藏機構。流散民間的,皆被藏家所珍藏。

田黃石介紹

鑑定方法:

用指甲劃田黃應該沒有白色痕跡,田黃石的肌理表皮組織比較有特點。表皮都會出現密如織網的細蘿蔔紋,而且疏密有致、條理不亂,如新出蘿蔔去皮,而青天石、巴林石等石頭的紋理比較雜亂。同時,大部分田黃石或多或少都帶有裂格,多呈現於表層,交叉狀,如龜裂紋。田黃石的手感類似軟玉,質地溫潤、細膩、凝嫩。其在光線透照下,石心皆泛黃紅之光,燦爛醒目,即使在寒冬臘月,也感覺溫潤,但如果用指甲劃田黃應該不留痕跡,因為田黃壽山石的硬度大於人類的指甲。而其餘相似石頭的手感則明顯乾燥許多。符合手感、表皮特徵,並且同時擁有“石皮”的石頭,一般可初步鑑定為田黃石。

田黃石必需具備四德:

(1)細:指質地細密,如嬰兒之膚;

(2)結:內質脂密有光澤,手有滑感;

(3)溫:與人有相親的寶氣,無火氣;一般的田黃石造假是先採用壽山石磨成自然形狀,然後經過染色處理,這樣處理過的假田黃石既有豔麗的色彩,又有潤滑的感覺,常人不易辨別。

田黃石介紹

田黃原石

再有,就是用同類的地開石礦或其他地方與地開石較相像的石頭來做假。這些石頭在外觀上與真的田黃石非常相像,一般讓人很難辨別。所以在購買的時候,必須要小心應對那些顏色美麗的石頭,在其美麗的外表下可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假“靈魂”啊。

假田黃

第三,就是用好多小塊的真田黃石,拼湊而成的一塊看上去較為完整的田黃石。這種石頭在外表上是看不出什麼問題來的,但是,你如果仔細去研究其內在的紋理,就會發現,其絲、格、紋理的排列較亂,不是自然延續生成的。

第四:用黃色石粉與環氧樹脂等化學材料塗抹石面,製成假石皮,彷彿是帶皮的“田黃”。但這種石頭的石皮表面光澤異常,很容易有擦痕,刮下的粉沫呈黃色,皮質很乾燥,缺少紋理。

第五:用黃塑料假造的田黃石。造假的顏色極似黃金黃田黃石,仿田黃塑料無外皮,顏色較均勻,而真田黃石常見的外皮,顏色表裡變幻,外濃內淺。真田黃石有蘿蔔紋、紅筋。而仿田黃塑料品無蘿蔔紋、無紅筋,通透均勻。塑料假造是一種技術含量較低的造假之法,只要仔細看,不難分辨。

第六:用樹脂造假的烏鴉皮田黃石。用黑色的樹脂塗在石質相近的黃色的壽山石表層上,再做一下舊,一塊烏鴉皮田黃石便走進了市場。田黃石可遇不可求,市面上賣的難見真品,如果你不貪小便宜,是不會上當的。

第七:利用高科技技術在同等地質生成條件下,加入化學元素,快速催生成田黃石。據說這種製假的田黃石比真的還像真的,僅憑肉眼是很難分辨的。遇到此種情況,只要價格適宜,不妨把它當成一件藝術品去欣賞吧,何必較真呢。

第八:就是用一種低檔石頭綠泥石經過染色來冒充田黃。由於綠泥石質地鬆軟,染成黃色後,從外觀上看,與真田黃頗為相似,一般消費者根本無法憑肉眼分辨。這種造假的“田黃”石比較常見。

造假田黃石的方法林林總總,層出不窮。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有待各位石友在實踐摸索中去檢驗真金了。

田黃石介紹

用一種低檔石頭綠泥石經過染色來冒充田黃。由於綠泥石質地鬆軟,染成黃色後,從外觀上看,與真田黃頗為相似,一般消費者根本無法憑肉眼分辨。這種造假的“田黃”石比較常見。

由於其密度比較低,分子之間的縫隙較大,故而顏色容易沁進去,具有較大迷惑性。

鑑別時可以用指甲劃一下,因為綠泥石的硬度較低,用指甲劃會出現一些粉狀物質。

我們應該如何來鑑定田黃石呢?

田黃鑑定從兩方面進行,一是根據外觀特徵及物理性質,二是根據礦物成分。

田黃外觀特徵:

① 色澤(顏色及光澤):田黃的顏色有黃、紅、白、黑。常為褐黃及褐紅過渡顏色。油脂光澤。

② 結構特徵:田黃都有“蘿蔔紋”。“蘿蔔紋”是田黃最重要鑑定特徵。田黃有時可見“紅格”或“紅筋”是由褐鐵礦充填細小裂隙而成。

③ 外殼(外皮):田黃有時可見一層薄的外部皮殼,表皮顏色與內部的顏色明顯不同。外部為褐黃,內部為白色的,叫“金包銀”。外部為白色,內部為褐黃的,叫“銀包金”。

④ 質地:田黃的質地細膩。手摸,有滑膩感。

⑤ 透明度:田黃的透明度由不透明至半透明。透明度好的,可稱“凍狀”。

田黃石介紹

田黃的物理性質:折射率為1.56,密度為2.5-2.7g/cm3。需用折射儀和測比重的儀器進行測定。

田黃的礦物成分為:迪開石或珍珠陶土。需用X光衍射分析法準確測定。

(4)潤:在手心能生成露珠般的滋潤,如露之慾滴;

(5)凝:指凝靈,如半透明的凍狀;

(6)膩:指肌裡油溢,用手稍微盤玩一會就會出現由裡往外冒油,如油之慾滴。其他石頭,沒有這種油膩感,更談不上由裡向外冒油,油之慾滴了。

(二)田黃的比重2。6克/cm3, 摩爾硬度為2.5—2.9度。與人指甲硬度差不多。若田黃加熱上臘後,石質會變硬些。

(三)田黃肌理應有蘿蔔紋,在燈光透視下可見。《印石辯》石巢先生首次提出了田黃石蘿蔔紋六種表現形式,是石巢先生的又一貢獻。

(1)象蘿蔔皮內層的紋理,網狀而且長眼,由密漸疏。

(2)像粽粒狀,如糯米粽子蒸熟後,米粒似化未化形狀,有時也成條紋狀。

(3)網眼較圓,又斷續分散分佈。

(4)如東瓜內心紋,或明或暗不規則分佈。

(5)如水波紋狀。

(6)基本上不見蘿蔔紋,僅有少數網狀紋,是最上品者。

(四)田黃石有無外皮不作為鑑定標準,僅作為參考。格裂是田黃石瑕疵,無格無裂是極美品。“無格不成田,無皮不成田”,只作參考,不作鑑定標準。

“無紋不成田”,作為鑑定標準之一。有蘿蔔紋不一定是田黃,但田黃必須要有蘿蔔紋。

田黃石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