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第一期

為什麼溝通這麼難?

——讓愛融入生活

當人帶著想要親近的期待接近彼此時,人際傷害就會出現。—題記

無法承受又無從反抗父母的控制而受到傷害、沮喪挫敗的孩子;想要依偎親近你儂我儂又像刺蝟一般無法自控刺痛彼此的愛人;明明是無話不說、兩肋插刀的哥們或閨蜜,卻莫名地就會感到被對方攻擊了而心裡焦躁煩惱;費盡心力才融入的圈子,卻發現其實自己身在其中完全不快樂也不從容……到底是誰變了,到底是誰的錯,到底是哪裡不對了才會遠看那麼美,接近後總是失望?難道真的是隻有別人家的孩子才聽話,別人的老公才溫存?

非暴力溝通第一期

非暴力溝通第一期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任我行對令狐沖說:"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這是人在世常常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時間都要遭遇的困境:幾乎可以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這些糾結,就有這些恩怨,就有這些無法迴避的與他人相關的喜怒哀樂。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和他人共處,才能做到既互相陪伴取暖,支持關懷,又不會過分控制入侵,遭受拒絕;既可以理解人,也可以被人理解;既能體會到別人的需要,又不至於過分敏感糾纏於世間瑣碎,最後沮喪無奈、各種內傷。

非暴力溝通第一期

《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我相信,人天生本性善良,熱愛生命,樂於互助。可是,究竟是什麼,使我們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以至於互相傷害?又是什麼,讓有些人即使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下,也能心存愛意呢? 我們如何能讓生活中充滿愛意呢?

非暴力溝通第一期

一、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是什麼賦予我們力量,使我們在最惡劣的情況下,也能關愛生命?艾提·海勒申(Etty Hillesum)在被關押在德國人慘無人道的集中營時,在日記中,她寫道:"我不會輕易害怕。那不是我勇敢,而是我知道,他們也是人,我必須用心理解他們的行為。今天早上,那個性情粗暴的年輕蓋世太保衝我吼叫,我沒有生氣,而是關心他。我想問:'你的童年很不開心嗎?女友拋棄你了嗎?'他看起來愁眉苦臉、躁動不安、陰沉而又虛弱。我當時就想幫助他。他那麼痛苦,一旦為所欲為,是多麼危險!"

非暴力溝通第一期

二、去聆聽彼此心靈深處的需要,我們將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際關係。

當我們聽到批評時第一反應是申辯,退縮或者反擊。若專注於彼此的觀察、感受和需要,而不反駁他人,我們便能產生全新的體會,這將最大限度的地避免了暴力性溝通而導致互相傷害。如果我們能心存善意,樂於互助,並表明那是唯一的動機,那麼,他人也會加入我們,最終形成良好的互動。我並不是說這種局面總會很快出現。但我確信,只要信守原則和方法,友愛之花必將在你我心中怒放。

非暴力溝通第一期

三、當我們真誠助人時,我們豐富他人生命的願望得到了滿足。我們的行為,是出於由衷的喜悅

我們內心深處卻埋藏著許多連自己都意識不到的對於愛、信任、安全感的需求;我們懷著對於他人無法表達卻流連於心的期盼;我們有意無意地會想起那些假裝無所謂其實朝思暮想的要求……這些需要、期盼、要求就如同藏起來的刺:平日裡好好地隱藏在懷中,一旦被人打動、敞開胸懷,就會顯露出來。

因此,愛人之間,會希望另一半給予自己獨一無二且持續的關注和愛,想要長長久久地佔據對方心裡那個最特殊的位置;朋友之間,期盼對方以自己對待對方同樣的方式來對自己,肝膽相照,永不相負;家人之間,父母想要孩子永遠是孩子,知道好歹,聽話乖巧,不離膝下……

這些願望和期盼真實的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但在一段關係中,這些願望未必會帶來好的結果。如果當我們真誠助人時,我們豐富他人生命的願望得到了滿足。我們的行為,是出於由衷的喜悅,就像魯思·貝本梅爾唱片集《獲贈》說的這樣,

"你取之於我,
是我得到的最好的禮物,
當你知道我因施與你
而快樂。
你明白,我的給予不是
讓你欠我的人情,
而是因為我想活出
對你的愛。
欣然的接受,
或許是最佳的賞賜。
我無法將二者
分開。
當你施與我
我給你我的接納。
當你取之於我,
我感激你的賜予。"
——魯思·貝本梅爾唱片集《獲贈》

非暴力溝通第一期

非暴力溝通第一期

當我們真誠助人時,我們豐富他人生命的願望得到了滿足。我們的行為,是出於由衷的喜悅。這樣的給予讓施者和受者同時受益。由於施者的給予既不是出於恐懼、內疚或羞愧,也不是為了得到什麼;受者獲得饋贈,卻不會有心理負擔。與此同時,施者會因自己行為的價值更加欣賞自己。那麼我們的人際關係就不會有傷害。

四、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1.觀察2.感受 3.需要 4.請求

為了彼此能樂於互助,生活中充滿愛意,我們專注於四個方面——非暴力溝通模式的四個要素。

 首先,留意發生的事情。我們此刻觀察到什麼?不管是否喜歡,只是說出人們所做的事情。要點是,清楚地表達觀察結果,而不判斷或評估。接著,表達感受,例如受傷、害怕、喜悅、開心、氣憤等等。然後,說出哪些需要導致那樣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溝通誠實地表達自己,前三個要素就會得到體現。
 一位母親可能對她處於青春期的兒子說:"費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兩隻髒襪子和電視機旁的三隻,我不太高興,因為我看重整潔。"
 接著,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具體的請求:"你是否願意將襪子拿到房間或放進洗衣機?"這一要素明確告知他人,我們期待他採取何種行動,來滿足我們。
 這樣,這位母親就清楚地說出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藉助這四個要素誠實地表達自己,是非暴力溝通的一個方面。非暴力溝通的另一方面是藉助它們關切地傾聽。我們首先通過體會他人此刻的觀察、感受和需要,與他們建立聯繫,然後聆聽他們的請求,來發現做什麼可以幫助他們。
 

非暴力溝通第一期

非暴力溝通第一期

非暴力溝通第一期

保持對這兩方面的關注,並幫助他人也這麼做,雙方便可持續互動,直至情意相通:我此刻的觀察、感受和需要是什麼;為了改善生活,我的請求是什麼;你此刻的觀察、感受和需要是什麼;為了改善生活,你的請求是什麼……

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們專注於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它鼓勵傾聽,培育尊重與愛,使我們情意相通,樂於互助,讓愛融入生活。

非暴力溝通第一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