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無法好好溝通?你以為自己平和,其實卻很暴力

家長是一份不容易勝任的工作,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費盡了心血,卻常常只換來孩子的沉默或對抗。當孩子漸漸長大,家長似乎越來越難以和他們溝通。

“提醒你多少遍了,要認真書寫,怎麼總是忘記?給我擦了重寫。”

“為什麼你的房間總是亂七八糟,趕快收拾!”

“背誦的結結巴巴就算完成了,為什麼對自己要求這麼低?背熟了才能睡。”

當家長苦口婆心地一遍遍重複著對孩子有益的提醒,得到的卻往往是孩子的沉默、反駁、對抗、甚至爭吵和肢體衝突

和孩子無法好好溝通?你以為自己平和,其實卻很暴力

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應該如何化解這樣的溝通困境呢?

今天我們來共同分享一個溝通方法,非暴力溝通方式,通過思維方式的轉變,提升自我認知,家長們可以嘗試學習運用更有效的方式來與孩子相處,會提高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效果,改善親子關係。

什麼是非暴力溝通

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引用聖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哲學思想,提出了神奇的非暴力溝通方式。通過非暴力溝通的傳播,世界範圍內無數的人們改變了自己與他人相處的方式,重新獲得了愛的能力和幸福。

該模式引導人們培育彼此的尊重和關愛,轉變表達和傾聽的方式,有意識地使用語言去表明自己觀察到的事實,感受和需求,並提出請求,最大限度的避免語言暴力以及由此帶來的溝通障礙。

因此非暴力溝通又被稱為“愛的語言”。

和孩子無法好好溝通?你以為自己平和,其實卻很暴力

非暴力溝通模式包括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下面我們結合家庭教育中,家長和孩子的日常溝通為應用場景,來了解和體會這四個溝通要素。

1、觀察

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第一步要觀察正在發生的客觀事情,並清楚地表達。

看似簡單,但家長們很容易犯的一個問題是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

觀察的對象是客觀事實,而評論則加入了個人的價值判斷。觀察後的表達應是清晰和具體的,而評論則顯得籠統。

比如:

“你這周讓我喊你起床了3次了。”這句話就屬於觀察,因其針對觀事實並表達具體清晰。

而如果採取評價方式,則是家長們常常脫口而出的“你怎麼這麼懶?”或者“你怎麼總是需要我喊你起床?”

和孩子無法好好溝通?你以為自己平和,其實卻很暴力

那麼,為什麼一定要區分觀察和評論呢?看看上述例子,其實就可以明白其中緣由。

當家長說的是具體清晰的客觀事實,孩子也無話可說,只能接受自己在這個行為上的不足。

而當孩子聽到帶有個人意識和情緒的評論時,情況就立刻不同了。

孩子會直接理解為家長在批評他,而且,由於家長陳述的不是客觀事實,孩子不會坦然接受“自己懶“或“總是...”這種籠統的批評,反而會激起心底的不服氣,形成對抗和逆反心理。

最終的溝通結果可想而知,不是心裡不服氣,就是頂嘴,無論哪種結果,對於親子關係和解決這件事本身都沒有任何建設性。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才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所以,家長們首先需要修煉的就是,當想和孩子溝通時,需要先觀察孩子的行為,而不評判、指責或以其他方式進行分析,只有不激起孩子的抵抗,有效的溝通才能進行下去。

和孩子無法好好溝通?你以為自己平和,其實卻很暴力

2、感受

非暴力溝通的第二要素是感受。

在客觀和準確地形成對孩子行為的觀察後,家長需要試著傾聽自己的感受,並把真實情感向孩子表達出來。

舉例說明會更直觀一些。

假設當家長髮現,孩子開始有說謊的行為後,家長可以有二種不同的處理方式。

  • 如果按照普遍的處理方式

此時,家長出於習慣、或家長威信等原因,並未去體會和分析自己情緒激動背後的真實想法,取而代之地是條件反射式的責罵和批評:“你怎麼能撒謊呢?你現在都開始學會撒謊了?還有什麼事情瞞著我的?”

這樣的言語,只會激起孩子負面的應激反應,要麼逃避退縮,要麼逆反頂撞,最終結果肯定是不歡而散,而希望解決孩子撒謊問題的溝通目的自然也沒有達成。

和孩子無法好好溝通?你以為自己平和,其實卻很暴力

  • 如果運用非暴力溝通方式
  • 家長就應該體察自己的感受,生氣嗎?是的,可是為什麼生氣?因為對孩子寄予了希望,而他竟然學會了撒謊,自己感到很失望。

    那麼,此時家長需要做的就不是發洩怒火,而是將自己的內心感受表達出來: “發現了你居然在說謊之後,我感到非常的失望和痛心”。

    看似示弱的表達情感,卻會起到比貌似強勢的批評更能觸動孩子的心靈。

    這會使得孩子覺得自己做了一件讓媽媽傷心的事,辜負了媽媽的信任和期望,如果媽媽再運用後續的溝通方式,孩子會更容易接受,實現有效的溝通。

    和孩子無法好好溝通?你以為自己平和,其實卻很暴力

    3、需要

    非暴力溝通方式的第三要素是,傾聽自我的感受,追尋產生感受的根源,即我們為什麼有這個感受,我們的訴求是什麼?並且表達出來,讓對方知道

    在與孩子溝通過程中,如果家長感到失望、難過,那並不一定是由於孩子造成的,也許只是因為自己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比如說,同樣一個孩子考了班級第20名的成績,如果他原先一直班級墊底,家長肯定對這次進步非常滿意,而如果他原先是班級前三,那家長多半淡定不了。

    可見,引起家長感受和情緒變化的,並不是孩子行為本身,而是家長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當清楚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體察到自己的感受的真實原因,在溝通中,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並告訴孩子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自己看重和需要的是什麼?

    這樣的思維邏輯下,家長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輕易用批評的言語責怪孩子。

    還是以上述那個孩子撒謊的例子來分析,家長在表達了觀察和感受之後,就可以再說明自己感受產生的原因,幫助孩子理解和體會家長的感受及其產生的原因。

    家長也許會這樣表達:“發現了你居然在說謊之後,我感到非常的失望和痛心。因為,我一直很信任你,我也認為你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和孩子無法好好溝通?你以為自己平和,其實卻很暴力

    4、請求

    非暴力溝通的最後一個要素是請求,即清楚地告訴對方,希望他怎麼做,越具體越好。

    這裡要注意很重要的一點,家長務必分清楚請求和命令。

    因為,請求是在前面三步溝通的基礎上,通過情感和感受上的交流和共鳴,向孩子提出希望,更便於孩子接受。

    而命令的語氣則會讓孩子感覺到內疚、不受尊重、或者害怕受到處罰,無論哪種感受,孩子都沒有從內心認同家長,而這恰恰說明了溝通的失敗。

    比如,在孩子一週有三天需要媽媽喊起床的案例中,媽媽可以這樣提出自己的希望。“你這一週有三天都是媽媽喊你起床的,媽媽覺得有些失望,因為我一直覺得你已經長大了,能夠自己獨立了。下週開始你能做到自己按時起床嗎?”

    和孩子無法好好溝通?你以為自己平和,其實卻很暴力

    在家庭教育的場景中,家長如何具體運用非暴力溝通方式來與孩子溝通呢?

    當理解了非暴力溝通方式的四要素原理之後,緊接著就需要在實際生活中去嘗試運用。

    可以預見,在應對與孩子溝通時,肯定會存在逐步熟練的過程,在這裡,不妨參考一個四要素的表達模板,可以為家長們提供一個提示。

    1. 觀察:當我看見……;
    2. 感受:我感覺……;
    3. 需要:因為我需要/重視;
    4. 請求:你願意……嗎?

    通過運用這四要素的模板,當需要與孩子溝通時,家長就可以不再條件反射式地立即批評或者評價孩子。

    而是試著運用非暴力溝通模式,首先就事論事地觀察孩子的行為,再體會自己的真實感受及其產生根源,最後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希望,與孩子進行平等和真誠的交流。

    和孩子無法好好溝通?你以為自己平和,其實卻很暴力

    舉例:

    孩子的字寫得總是不認真,媽媽怒火積壓,終於有一天,當媽媽看到孩子龍飛鳳舞的作業本時,實在控制不住情緒,大吼:“你怎麼這麼不認真?說了好多遍,還是屢教不改,給我重寫,寫到認真為止。”媽媽帶有情緒的言語,只會引來孩子的反感,甚至會想“我已經挺認真地寫了,你還不滿意,那我認真也沒用了”,進一步加深對學習的牴觸情緒。

    如果運用非暴力溝通方式的四要素模板,媽媽可以這樣溝通。

    首先,客觀清晰地說出具體事實,不摻雜個人情緒和評價。“你這一週的作業,老師都只打了B,並且有4次都批註了提醒書寫認真的評語。”

    其次,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批評。“我感到很著急和擔憂。”

    然後,說出需求“因為我非常重視你的升學考試,字跡潦草,在考試時的卷面和作文部分都會被扣分的。”

    最後,提出明確的希望“我希望你能從每天作業開始,認真寫字,保證不再因為書寫被扣分。可以嗎?”

    和孩子無法好好溝通?你以為自己平和,其實卻很暴力

    結語

    非暴力溝通的核心是建立一個家長與孩子平等和真誠交流的橋樑,避免批評和指責。

    因此,在學會有效表達的同時,家長也需要注意傾聽和感受孩子的情緒和需求,用心去理解和溝通,方能得到孩子的真誠的回應。

    非暴力溝通方式並不一定每次都會生效,家長只有在不斷地嘗試和演練當中,結合自家情況,不斷摸索和調整,最終琢磨出適合自己的溝通方式。

    和孩子無法好好溝通?你以為自己平和,其實卻很暴力

    做家長就是一場修煉,非暴力溝通就如同一位良師,給予我們一些啟發,指引我們在這條漫長的修行之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只要一路堅持,終有一日會等來陌上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