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週年》筆記全

知識點

顧拜旦(1863—1937),法國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被譽為“奧林匹克之父”。


二、故事背景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從創辦到1912年舉行第5屆奧運會前夕,暴露出了不少弊端。僅以1908年在倫敦舉行的第4屆奧運會為例,由於英國裁判偏袒本國選手引起其他國家選手,特別是美國選手的不滿,致使美國選手棄權罷賽以示抗議。這類事情在顧拜旦看來顯然都是完全違背了他所提倡的奧林匹克思想的。這使他深感憂慮不安,他敏銳地看到了當時社會出現的一些不利於體育健康發展的潛在危機。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定於1916年在柏林舉辦的第6屆奧運會被迫取消。致使顧拜旦對奧林匹克精神做了更深入的思考,於是他作此演說以重申奧林匹克精神。


三、理解詞義

1.縈繞:縈迴。

2.襁褓: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

3.指摘:挑出錯誤,加以批評。

4.枷鎖:比喻束縛人的觀念、制度等。

5.奠定:使穩固;使安定。

6.行將就木:快要進棺材了。指人臨近死亡。木,指棺材。

7.烏托邦:泛指不能實現的願望、計劃等。

8.分崩離析:形容集團、國家等分裂瓦解。

9.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配合。

10.自圓其說:使自己的論斷或謊話沒有破綻。


四、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回顧5年前的盛會和5年間的形式,展望奧林匹克精神的前景。

第二部分(②—④):寫新時代奧林匹克精神實質的內涵是自信與平和,並將奧林匹克主義與一般的體育運動進行對比。

第三部分(⑤—⑦):寫重啟奧林匹克時代的必要性,並闡述奧林匹克精神,及其對於全新世界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⑧—⑩):寫這次慶祝活動的意義。暢想美好前景,堅信奧林匹克精神必如陽光普照大地,帶來沉甸甸的收穫。


五、問題歸納

1.第①段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作用?

反襯。通過闡述1914至1919這五年間“世界分崩離析”的事實,反襯出奧林匹克主義“沒有成為這場浩劫的犧牲品”所表現出的無所畏懼、無可指摘的魅力,和它將呈現出的更開闊的視野和即將扮演的嶄新角色的意義。


2.“根除恐懼真正的、能持久發揮效用的良藥,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氣。自信與它的姊妹平和總是攜手並進、相輔相成。”這句話運用什麼修辭?有什麼作用?

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把“自信”比作“良藥”,生動形象地突出了自信對於人類根除恐懼的巨大效用。將“自信”與“平和”賦予人的情態,“攜手並進”寫出了二者缺一不可。


3.第④段中,“兩者區別”具體指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本題運用對比作用分析法。一般的體育運動是指運動員欣賞自己做出的努力,它是純粹的競技精神,只是自得其樂;奧林匹克主義是指將運動員內心的愉悅與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和對藝術的奔放激情融合在一起感染人、鼓舞人。通過對比,讓人們對奧林匹克主義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對其價值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4.“重啟奧林匹克時代,併為體格訓練的復興隆重慶祝的原因”是什麼?

①現在我們正處在歷史的轉折關頭;②以前的人們雖渴望進步卻誤入歧途,原因是社會對於知識、思想、思維等腦力層面的進步的過分追求,而輕視對體格的訓練;③這種不平衡的狀態導致青少年被不正常的教育束縛,無法全面、健康、平衡地成長。因此重啟奧林匹克時代、復興體格訓練十分必要,它的實現值得慶祝。層層遞進,深入分析了重啟奧林匹克時代、為體格訓練的復興隆重慶祝的原因,論證有力,說服力強。


5.顧拜旦認為奧林匹克精神提倡的是一種什麼運動?

從前後文看,作者認為奧林匹克精神提倡的不僅僅是少數幾個人的運動,而應該是一項大眾性的運動。這也是今天能夠讓全世界人民都關注奧運的原因。


6.文章最後一段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作用?

本題運用結尾句(段)作用分析法。結尾處運用了象徵手法,“破曉的黎明”象徵奧林匹克即將迎來嶄新的明天,“天空必將萬里無雲”象徵奧林匹克精神將影響全世界。這是作者對冷峻現實的認識,也是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作者含蓄地描繪出奧林匹克主義美好、光明的前景。這種對奧林匹克主義美好明天的憧憬與文章開頭相照應,深化了主題,強化了作者的情感。


六、課文主題

本文從多方面闡述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顧拜旦認為,奧林匹克精神使人平和、自信,包括並超越了競技精神,對人類來說是一種新的教育方式,是屬於大眾的,可以促進社會和平、公平和教育的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