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幸福的祕訣是遠離暴力

艾提·海勒申是一個猶太人,二戰期間,她被關押在德國人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遭受常人難以想象的殘忍對待。可在她的日記中卻寫著,"

我不會輕易害怕。那不是我勇敢,而是我知道,他們也是人,我必須用心理解他們的行為。今天早上,那個性情粗暴的年輕蓋世太保衝我吼叫,我沒有生氣,而是關心他。……。"

面對德國人殘忍的對待,她沒有心懷怨恨,而是看到了他們的軟弱和害怕,用她如春風般柔和的語言去發現他們殘酷背後的需要。這篇日記對後世的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啟發了很多人認識到語言及表達方式的力量。

通過艾提·海勒申的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和諧、幸福的生活並不和財富、環境成正相關關係,關鍵在於我們能否無論身處何種環境,都用愛的眼光去看待。徐鶴寧說,當你生命充滿愛的時候,你就沒有時間去恨了。

《非暴力溝通》| 生活幸福的秘訣是遠離暴力

生活中有一種人,他們總是可以輕鬆的處理各種問題,不動怒、不抱怨,遇到事情從不用暴力的方式解決。生活中也有另外一種人,他們總是不停的找他人的過失和麻煩,也覺得他人在找他的過失和麻煩,所以在處理事情時,暴力是他們的第一選擇。

我們都渴望成為第一種人,渴望擁有一個充滿愛、和諧和幸福的環境,這份環境外界並不能給我們充分的保證,那我們如何能在充滿著雞毛蒜皮的生活裡擁有愛、和諧和幸福呢?

《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中就有我們想要的答案。

本書的作者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是威斯康星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同時也是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創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

在《非暴力溝通》中,盧森堡博士首先向我們揭示了暴力產生的來源並闡述了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接著向我們詳細的介紹瞭如何在生活中運用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最後給我們總結了非暴力溝通模式。

01

暴力產生的來源

科羅拉大學心理學教授O. J. 哈維,在他的研究課題"語言與暴力的關係"中,結果表明:涉及道德評判類的詞語使用頻率越高,暴力事件就越頻繁。

也就是說,大部分暴力的根源在於:人們忽視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將衝突歸咎於對方。

2014年4月19日上午,溫州蒼南縣靈溪鎮發生了城管與民眾的衝突事件,這次事件中多人受傷,事態還比較嚴重。類似的這種事件2010年也發生過,城管與民眾的矛盾也一直存在著。若是城管能重視一下民眾的需求,用另一種方式去管,事態會不會發生改變呢?

夫妻之間吵架,你說東,我說西,吵了很久都沒發現雙方說的根本就不是同一個問題。若是在大吵之前,夫妻二人都能好好的為對方的需求考慮一下,關係會不會就不至於那麼糟糕呢?

《非暴力溝通》| 生活幸福的秘訣是遠離暴力

我們太喜歡去評論別人了,"他怎麼這麼懶,你怎麼這麼愛說,他怎麼那麼愛管閒事,你怎麼一點家都不當…….."諸如此類的話我們經常說,卻一直沒發現隱藏其中的價值觀和需要。

你說他懶,無非就是希望他多替你分擔一些,你需要他看見你的辛苦,需要表揚,需要支持。可是我們不會表達需要,張口就是"你怎麼這麼懶"。對方反口一句,"就你勤快"一來二往,一場爭吵在所難免了。到頭來都想不明白,吵得是什麼?傷心之餘,胡思亂想,他是不是不愛我了,他變了……

有時間傷心、生氣、胡思亂想,不如學一學和諧幸福生活的藝術。想要熟練掌握這個藝術,你需要知道非暴力溝通的四因素分別是什麼?

02

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

第一、觀察

觀察是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非暴力溝通並不要求我們保持完全的客觀而不做任何評論。它只是強調區分觀察和評論的重要性。

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人們將傾向於聽到批評,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

觀察:把我們看到的表達出來。評價:直接給看到的或者聽到的下定義。

比如:你怎麼總是忘記帶鑰匙?這就是一句典型的評價。"總是"這個詞並不是很準確。當人們聽到批評時,就會傾向於反駁。便會回答,哪有啊,我這一週不就忘了兩次嗎?

如果我們採用觀察的方式表達就可以這麼說,你這周有兩次沒帶鑰匙哦。把我們觀察到的事實說出來,這樣他們就會更容易接受。

非暴力溝通是動態的語言,不主張絕對化的結論,提倡在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中進行觀察,並清楚地描述觀察結果。

第二、感受

感受是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表達內心的感受,不僅可以促進親情還可以改善工作。但是要區分感受和想法的不同。

A. 想法:我覺得我吉他彈得不好。

B. 感受:作為吉他手,我很鬱悶和失落(感受)。

A. 想法:我覺得老闆很卑鄙。

B. 感受:對老闆的做法,我感到很傷心(感受)。

當我們說"我覺得",我們常常並不是在表達感受,而是在表達想法。

《非暴力溝通》| 生活幸福的秘訣是遠離暴力

第三、需要

需要是非暴力溝通的第三個要素。需要也可以理解成感受的根源。別人的行為雖然會刺激我們,但並不是我們感受的根源。

當聽到不中聽的話時,我們有四種選擇。一、責備自己 二、指責他人 三、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四、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通過了解我們的需要、願望、期待以及想法,我們不再指責他人,而承認我們的感受源於自身。

比如:昨晚你沒來,我很失望,因為我想和你說一些煩心事(需要)。

通過批評來提出主張,往往會收到申辯和反擊。此時,直接說出需要,就有可能收到積極的回應。但我們習慣了相互指責,看不到自己的需要和對方的需要,所以從現在開始練習表達自己的需要。

第四、請求

請求是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我們把自己想要的回應講的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應。

生活中最悲慘的事莫過於,你就在我面前,我們的心卻相距萬里。我們習慣於隱藏自己的真實需求,並天真的以為對方會懂,但往往事與願違。所以,瞭解自己的真實需要並用具體的方式表達出來在生活中十分重要。

在掌握了非暴力溝通後的四個要素後,我們再回頭看看那對吵架的夫妻。妻子:你怎麼這麼懶?丈夫:(想事實)我這周沒有刷過一次碗,沒有拖過一次地。(感受)有一點生氣,她竟然指責我,又有一些愧疚,我確實做的不好。(需要)她想讓我幫她分擔一下家務,想得到表揚。(請求)今天的碗我刷吧,你平時辛苦了。

這個例子其實就是生活裡的小事件,換一種方式就換一種生活。《非暴力溝通》手把手教你養成這種四要素思維。

03

非暴力溝通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第一: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

大部分的人都是條件反射式地回應,聽到批評時的第一反應便是反駁。所以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步就是要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提倡先認識到自己的情緒,發現自己感受背後的需要。

第二:愛自己

非暴力溝通主張培育對自己的愛。羞愧、內疚也是產生暴力的因素之一,當人們表現不完美時,便喜歡評價自己的行為,只看到需要未滿足的部分。非暴力溝通幫助人們通過體會情緒和自我寬恕,擺脫羞愧、內疚、惱怒和沮喪等心理。

對自己的愛越是充盈,我們就越能用"選擇做"來取代"不得不",成為一個生活裡的藝術家。

第三、充分表達憤怒

非暴力溝通不是隱藏情緒,不主張忽視和壓抑憤怒。相反,通過深入地瞭解憤怒,可以更好的充分表達內心地渴望。

表達憤怒的四個步驟:①停下來、呼吸;②留意我們的指責;③體會我們的需要;④表達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

《非暴力溝通》| 生活幸福的秘訣是遠離暴力

04

非暴力溝通模式

1.誠實地表達自己,不批評、指責

(1)觀察

我所觀察(看、聽、回憶、想)到的有助於(或無助於)我的福祉的具體行為:

"當我(看、聽、想到我看到的/聽到的)……"

(2)感受

對於這些行為,我有什麼樣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我感到……"

(3)需要

什麼樣的需要或價值(而非偏好或某種具體的行為)導致我那樣的感受:

"因為我需要/看重……"

(4)請求

清楚地請求(而非命令)那些能豐富我生命的具體行為:

"你是否願意……?"

2.關切地傾聽他人,而不解讀為批評或指責

(1)觀察

你所觀察(看、聽、回憶、想)到的有助於(或無助於)你的福祉的具體行為:

"當你(看、聽、想到我看到的/聽到的)……"

(2)感受

對於這些行為,你有什麼樣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你感到……?"

(3)需要

什麼樣的需要或價值(而非偏好或某種具體的行為)導致你那樣的感受:

"因為你需要/看重……"

(4)請求

清楚地傾聽那些能豐富你生命的具體請求,而不解讀為命令:

"你是否願意……?"

最後用土耳其詩人魯米的一句話作為結尾。"在刺激和反應之間有一道縫隙,我在縫隙裡看到光明,縫隙裡有一片綠色的原野,我們可以在那裡相遇!"

願你我都是幸福生活的藝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