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青年還是《低慾望社會》?

“佛系”=“非暴力不合作”

“佛系青年”在我畢業那年突然火了,拈花僧人的圖片火遍各類社交網絡,各種自媒體都在說年輕人淡泊名利轉向了高層次精神追求,突然有一天一家大報發了長文,大意是“年輕人多奮鬥,別想著二三十歲就養老”。出人意料的重視意味著額外的恐慌,我仔細想了一下這種官媒在擔憂什麼,“佛系”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講,叫“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佛系”的“低慾望社會”

“佛系青年”像極了日本在泡沫經濟破滅後的青年:對婚姻生子、購房購車和工作晉升失去追求、只想打遊戲吃外賣的“草食系”男女們。日本在成就發達國家後依然陷入停滯,這也不難判斷髮展中的我國將來對遊戲業的態度。大前研一認為,日本陷入“佛系”的低慾望社會,是因為所有人都對未來感到不安。這在經濟學裡叫“理性預期”,他的分析是有理論支撐的,儘管他給日本開出的藥方不一定有效,但是我很喜歡他對個人的建議。

憑什麼為上一代人買單?

1.失靈的刺激

安倍的經濟政策為什麼失效?他想通過貨幣貶值促進出口,通過基建投資拉動經濟,但是出口增長的前提是國內還存有加工廠與失業工人,基建拉動的前提是基礎設施的缺乏阻礙了經濟。

事實上隨著高等教育普及率上升,工人迅速減少乃至消失了,德國發達的製造業建立在移民充當勞動力的基礎上,而東亞文化普遍閉塞,難以接受移民。投資新建的公共工程壓根沒有足夠的使用需求,在發達國家裡把1小時的新幹線換成40分鐘的磁懸浮,創造不了多少生產力。

2.向下一代人借款

日本經濟低迷的本質特徵是國民陷入了低慾望之中,作者認為向下一代人借款的財政政策要佔主要因素。政治家往往喜歡採取一些惠及當代人的政策,而這些政策的負債往往需要後面一代人去償還。如果勞動力人口不斷增長,那麼財政就能支撐下去。然而步入發達國家的民眾,覺醒了人權意識的市民,往往根據自身處境決定是否生育,這使得年輕人口逐年下降,向下一代人借款的財政也不可能維持。

3.佛系年輕人

不需負擔家庭生活的人構成了日本最核心消費群體,也正因如此,餐廳每桌的座位數在下降,而單人卡拉ok的設備也在街頭開始出現。本應是消費主力軍的日本年輕人,有著三個標籤——五公里人、永旺商城人、三井購物廣場人,無論是社交還是購物都侷限在一個小範圍內。年輕人有著“儘可能不負債”的心理,也因此資產與商品賣不出價格。

4.30歲起步的老年人

從30歲開始所有人都在存錢,日本人們不信任日本政府,也因此無法用出行與消費充實生活,大家都對未來感到不安。從個體角度來講,日本並沒有經歷“失去的二十五年”,日本居民持有的金融資產增長了700萬億日元,平均每個日本老人離世時擁有3500萬日元。相比來講,在日本一場最奢華的葬禮是70萬日元.

5.理性的日本人

大前研一對這種現象做了許多種分析,認為日本人是不理智的,這種現象在資本主義國家裡不合理。事實上這種現象叫做“理性預期”。日本政府財政虧空大,每年收入不足,而預算支出每年增長,國債數量逐年上升,量化寬鬆政策也年年加碼。如果你擔憂國家會在缺錢的情況下大搞公共支出,印鈔放水,那你也會生活在對未來的憂慮之中,增加儲蓄是對抗憂慮最好的辦法。

在我上一篇文裡提到:當人民發現政府的投資是基於負債就會預計到,為了還債政府會提高明天的稅率,人民會增加儲蓄,消費降級,使政府投資失去效果。

共克時艱之前,個人的選擇

1.投資

即使是個人,也應當如同經營企業一般考慮投資而非儲蓄。美國人使用財務管理軟件關注自己的房屋等固定資產每年折舊情況與市場價值,多數美國人工作在比較陰冷的城市,而當他們四處旅遊時,就開始考慮在溫暖陽光的城市購買房產以便退休後居住。

購買下空置的房屋會被交給資產管理公司,以每年4%的收益收取房租償還貸款,在退休前就可以還清。而且還可以將自己工作城市的房產賣掉,不像日本的高層住宅,美國房屋修繕良好,地段越好越值錢。

2.副業

每個日本人都應當從辛勤工作、節約儲蓄的洗腦教育之中解脫出來,40歲的人職業軌跡已定,可以開始考慮自己培養賺錢的技能。

大前研一鼓勵上班族以個人或家人的名義經營副業,充分利用公司閒置資源與自己閒置的時間,而不要輕易選擇投資。嘗試20年後,在退休前可以擁有自己的一份事業。

3.如何應對通脹

高度通脹的巴西人把月薪改成了週薪,當他們一拿到薪水就去換成美元,持有美元、歐元等低風險外匯資產是個人理財最重要的抗風險措施。

其次,能帶來收入的不動產也是對抗通脹的有力保障。但是如果租金不能帶來收益,那麼空有房產稅與按揭貸款的房產是人生的負資產。

生產生活必需品的股票也可以對抗通脹,因為物價上漲時盈利能力增強。生產手機、汽車、家電的企業會在消費降級時受到衝擊。

最後一種方式是選擇離開日本,去其他國家工作賺錢。受通貨膨脹影響最小的,是隨時可以在別的地方找到工作的人。

掃碼關注,每週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