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陶淵明這位歷史人物如何?

北有饕餮883


做簡單真實的自己,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古往今來,唯陶淵明一人矣。——前言(摘自知乎)

生活其實就是一個局,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無論是誰都會受到其身處的時代影響,在歷史洪流不斷翻滾向前的時刻,任憑誰也無法處變不驚,波瀾無懼。也唯有真正擁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參透人生,生死看淡。陶淵明用一生時間入世出世,避世而終,他以波瀾起伏的人生閱歷,奠定了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心境,用一生修習,臨終之際,參透禪機,看破天道,駕鶴西去之時未嘗不是嘴角含笑。

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年至南宋初年的偉大詩人,做過幾年江湖祭酒,雖然官小但胸懷青雲。奈何看破官場陰暗,辭官回家,帶月荷鋤,飲酒作詩。雖說官場不得意,但在文壇一枝獨秀,鶴立雞群。或許是歸隱之後久居田園,便開創了田園詩派,又或許是歸隱之後感觸頗深,於是促成了“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美名。

長久以來,我們習慣了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彷彿已經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提到與世無爭、歸隱避世便會想起陶淵明。可實際上,他也曾是胸懷鴻鵠,嚮往青雲的人物。年少之時他也曾寫下“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這般豪言壯語,自幼拜讀儒家經典四書五經,深受儒家進取救世思想薰陶的官宦之後,又豈會是一味消極避世隱居之人?

莊子作《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陶淵明最初的夢想便是如此,願為鵬鳥,一飛沖天。在一個祖上皆為朝內名仕高官的族內,極易培養出族內子弟超出常人的眼界和高遠的志向,怎奈何“弱年逢家乏”,家道中落與更朝換代使得他心中原本根深蒂固的想要積極救世的儒家執念出現了裂縫,滋生出一絲清靜無為的道家思想。儒道兩家思想在他心中彷彿兩輛飛奔的列車,並駕齊驅難分高低。

為官期間,陶淵明最初官不成品,在江湖祭酒這等卑小官職上蹉跎二十餘年,仍不甘心“四十無聞,斯不足畏”又在參軍和縣令掙扎了幾年,官職不大卻也遇到了陰暗迂腐的現象。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汙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

尼采曾說“當一束光照進萬惡的黑暗,這束光便有了罪”,陶淵明本就是自命清高,不入流俗之人,又豈會忍受此等折辱,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詩人才氣是他辭官歸田的傲骨,也是他一氣之下掙脫塵網,歸隱田園的精神支柱。

《論語》中說道“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陶淵明一生歷經三朝十帝,處在這等亂世之中,縱使是治世之能臣也無力挽狂瀾的機會,他一介儒生絕無可能變成亂世梟雄,歸隱便是他最好的出路。至於那建功立業的理想和“少年壯且厲,撫劍獨行遊”的豪情只能深埋心底,久而久之變成了“猛志固常在”不管心有多少不甘,都在“恨晨光之熹微”中湮滅成無奈。

無論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還是“衣衫不足惜,但使願無違”,都道出了陶淵明悠然超脫的心境,彷彿世間萬物於他皆為草木,驚濤駭浪亦不足為懼。但當東晉滅國,更名南北朝劉宋之時,天崩地裂難以撼動的心神還是發生了鉅變。他滿心悲痛提筆寫下《桃花源記》那個只有夢裡才會出現的地方浮現在了世人眼前,與世隔絕,恬淡閒適的世外桃源讓他也不禁懷疑這究竟是自己夢裡的天堂還是曾經真的誤入其中。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陶淵明選擇歸隱未必不是因為時事所致,借用北宋呂蒙正《破窯賦》裡的話“人有沖天之志,非運無以自通”,陶淵明官場作為甚微,卻成就田園詩人、隱逸詩人之名,未嘗不是時也,運也,命也。

“五十而知天命”陶淵明年過五十,已經知曉自己為官已前途熹微,進退之間,他做出抉擇,退的乾淨,退的利落。以至於後來在詩中他曾形容這段日子為“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就好似他本不是這塵世中人,入世歷練一番,經歷過後便避世歸隱。

同樣,詩中“塵網”兩字,足以形容世俗之人的無奈與悲歡,實際上,每個人在塵世之中顛沛流離,最終流離失所,各有各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正如《安娜卡列尼娜》裡說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看似世情百態,實則身不由己,被這塵世之網裹挾者隨波逐流,少有天縱之才也難逃泯然眾人。

陶淵明的人生態度概括有三:一是少壯時的鴻鵠青雲之志,二是中年不為五斗米折腰,高潔傲岸的人格,三是晚年安貧樂道,雖貧賤而自得其樂的精神富足。這種人生態度,在我靈魂深處是萬分敬仰的,雖概括之後不足百字,此中深意和實踐難度卻令人歎為觀止。

縱觀古今,驕狂自負如李白,為了在朝中有一席之地也為楊貴妃寫下“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才高八斗如蘇軾,也為了皇帝的眷顧,不得不刻意吹捧。唯有陶淵明將文人墨客的風騷刻在了骨子裡,但卻也因此落得“風雨縱橫至,收斂不盈廛。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的悲慘處境。

蘇軾說:陶淵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飢則摳門乞食,達則雞黍宴客。古今賢者,貴其真也,陶淵明一生稟行,唯一真字矣。不論待人接物還是與己,一份赤子之心未曾變之分毫。

世人言:人生無常,天地未變。“不變”才是“變”的常態,以不變應萬變才是生活的真諦。歷經為官從政之路,也曾避世隱居於田,從燈火喧囂到山林田園,他讓自己的人生迴歸到豐富的寧靜,如此心境才能笑看人事變更,桑田滄海,才能每一次抉擇都從心所欲不逾矩。陶淵明在詩中寫道: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這好似他的行事準則,生於天地之間卻從未擔憂過自身的事情。平淡的一生實則無比“繁華耀眼”,看似無功,卻留下“偉大”之名。

高曉松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輕描淡寫的一句話,看似簡單,實則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決心。陶淵明將生活過成了詩情畫意,擺脫了束縛我們一生的生活魔咒,跳出牽絆我們永世的塵世之網,去尋找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曾在老師的一篇文章中看到這樣一段話:“陶淵明看破了生死,看破了榮衰,看破了名譽,看破了天道。但他未陷入消極之態,他就醉秋菊,敬仰青松,抱著君子固窮的信念,長嘯東軒,舒懷暢飲,出世而不忘世,入世而不戀世,活出一個活潑潑的自我。”陶淵明詩意的活著,把自己變成詩,充滿美好的情愫,詩畫人生,縱然飄逸灑脫、悠然自得,仍不免淪為歷史的過客。

君不見,物慾橫流,世態炎涼,唯利是圖,肆意瀰漫,時至今日物質文明高度發達,“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今天,陶淵明還能否有千年以前“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青雲之志;還能否有千年以前“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潔傲岸;還能否有千年以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豁然灑脫?若依舊不改初心,跳出塵世,謂之聖人亦不為過,若隨波逐流,亦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兩步之遙


陶淵明是晉朝人,出身沒落士族,生活很貧困,後來當過縣官,他對農民特別愛待。

他是古代偉大詩人,著名作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有的人說他是斜眼,採菊東籬下,怎能見到南山,還有著名的《桃花源》等等佳作。

寫出了人民理想,為社會,他是一個接近人民,歌唱勞動,憎惡當時那個時代士族社會!

陶淵明生於公元三六五年,卒珍公元四二七年。

我的回答!不適哪位請諒解!


月淼2


謝謝,

對於一位歷史名人,後人很難評說。

我簡單的說兩句,

陶淵明的一生不成功,

不會做官,

不善奉迎。

自視清高,

猶難離舍。

命運不濟,

坎坷一生。

胸中有才,

佳詞留名。

千秋悠悠文輔國,

萬代碧波武保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