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為什麼不吸取北宋聯金滅遼的教訓,繼續聯蒙滅金?

一德格天1


社評‌:為啥大宋聯蒙抗金,開展第二次“海上聯盟”,記吃不記打?

  • 聯金抗遼的“海上之盟”,大宋如何抉擇?
  • 宋金聯盟變成宋金對抗

北宋聯金抗遼,簽訂海上之盟,遼亡了之後,北宋就被昔日盟友金所滅;南宋聯蒙抗金,再次簽訂了海上之盟,金被滅了後,南宋也沒能逃過蒙古的鐵蹄,那麼同樣的錯誤,趙家人為什麼會犯兩次呢?為什麼南宋沒有吸取北宋的教訓呢?是南宋昏庸所致嗎?

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結果和我們想的不太一樣。

  • 靖康之變是大宋的恥辱,大宋皇室元氣大傷,宋金是世仇

南宋的誕生就伴隨著北宋的血淚,與金可以說有不共戴天之仇,但是在兩方一百餘年的對峙過程中,除了時不時的摩擦外,大多數時間,南宋和金以叔侄相稱,南宋每年向金繳納歲幣,“孝敬”金人,以維持兩方脆弱的和平。

這大概是中原王朝最屈辱的一段歷史吧?靖康之亂,一直都是大宋揮之不去的夢魘。

  • 蒙古部落在血與淚的征服中成長

隨著蒙古崛起,再加上與金的世仇,聯蒙抗金似乎是個必然選擇,但是從大的戰略上考慮,蒙古比金人更加兇悍,所謂唇亡齒寒,金亡了,也就意味著南宋也不遠了。那麼南宋真的犯了嚴重的戰略錯誤嗎?並不是,聯蒙抗金是南宋經過慎重考慮,不得已做出的相對最優的決策。

  • 蒙古部落彪悍雄壯的勇士

早在1129年,南宋洪皓出使金被扣留,他就注意到了蒙古的存在,彼時蒙古諸部落尚未統一,洪皓在給南宋朝廷的信件中就提到可以利用蒙古牽制金人,以期北伐。

此後的數十年,由於蒙古尚未統一,再加上中間金、西夏的阻隔,南宋並未能與蒙古接觸。直到12世紀末,蒙古統一,開始逐漸露出獠牙對金壓制時,南宋還是保持了清醒頭腦的。

  • 蒙古具有野蠻生長擴張的本能
  • 蒙古牧民也是戰士

1197年,衛涇出使金國,上表擔憂“一弱虜滅,一強敵生,不足以為喜也”。表明南宋並沒有因為金人無暇南顧而竊喜,而在擔憂蒙古的崛起。

13世紀初,由於有蒙古的牽制,南宋對金髮動開禧北伐,不過隨著北伐失敗,並與金簽訂“嘉定和議”,南宋與蒙古的聯繫再次中斷。

  • 蒙古部落反抗金國的壓迫和剝削

對於蒙古對金的蠶食,南宋內部是有比較清醒的認識的。南宋內部主要有兩派,一派認為應該扶持金人對抗蒙古,以金為屏障。另一派主張趁機滅了金,再考慮對付蒙古。

這個時候,雖然對金的態度不同,但是對於蒙古,其實意見是統一的,“今之韃靼,即往之女真”,很警惕。

大臣喬行簡認為,金與南宋唇亡齒寒,如果坐視金滅,恐怕下一個就是南宋,因而建議“宜姑與幣,使得據韃”。但是,由於南宋對金的仇恨實在太深,這樣的建議並沒有被採納。

  • 金人臨死反撲大宋,寄希望於以戰養戰

南宋這邊尚在爭論不休時,金卻在此時犯下一個致命錯誤,他們本可以選擇主動過來與宋結盟共抗蒙古,卻由於多年來瞧不起南宋,於1217年,發動對南宋的戰爭。

此前幾年,金兵與蒙古作戰吃盡苦頭,舉朝南遷,兩河、山東等地的大片土地都讓給蒙古,如今僅剩下河南一地。他們想趁蒙古西征時“取償於宋”。自大的金人認為他們的兵“較北不如,較南有餘”。

  • 金國騎兵肆虐大宋邊地

大宋軍民萬眾一心,面對金國入侵,節節抵抗,金國大軍陷入大宋軍民的汪洋大海里,因為大宋軍民都知道金人這回不是“打草谷”,而是來大宋“捏軟柿子”來的。

但是大宋還有孟拱等名將率領,大宋雖然卑躬屈膝百餘年,但是大宋的骨氣還是有的。

這個仗一打就是七年,金人不光沒能“取償於宋”,反而大耗國力,“國家精銳己盡喪”。

  • 蒙古屢次攻伐西夏,金國見死不救

蒙古進攻西夏時,西夏也曾向金求援,金不但不幫忙。反而趁機劫掠西夏。西夏後期也就對金國見死不救了。金朝的政治短視可見一斑。

  • 金國麾下的部落紛紛反叛

這樣在北有東夏國,東有紅襖軍,西有西夏,西北有蒙古的情況下,金又與南宋開戰,徹底陷入四面受敵的境地。

  • 金國四面皆敵,危在旦夕

由於金的進攻,南宋不得已倒向蒙古。七年間,雙方來往密切,但在1224年,金停止進攻南宋後,南宋與蒙古的關係又迅速降溫,可見南宋對蒙古還是很清醒的,戰時對於蒙古的依賴只是暫時的,實則對蒙古還是很警惕的。

  • 大宋對蒙古的崛起一直保持清醒的認識

此後正面進攻金朝的蒙古受挫後,一直想借道宋境,直取金朝後方,蒙古多次派出使臣到南宋,希望能借道攻金,南宋這個時候,並沒有基於世仇,捅金一刀,反而選擇拒絕蒙古,幫助金守好後門。可以說,這個決策是很民智,也很難得的。

  • 這個時候蒙古權利鬥爭白熱化,大汗窩闊臺視弟弟拖雷為眼中釘,希望借金國之手除掉他

軟的不行,蒙古只好硬來,在窩闊臺命令下,拖雷率領4萬蒙古精騎,強行入四川。由於地方將領不知其中利害,大意之下猝不及防,沒能有效阻止,等到朝廷派大將孟珙緊急來援時,拖雷已經通過漢水進入金界了。此後拖雷率四萬騎兵歷經千難萬險,以少勝多戰勝15萬金兵。金朝遭受毀滅性打擊,亡國不遠了。

  • 宋蒙聯合滅金

這個時候,眼見金已經不行了,南宋方面已經沒有其他選擇,在大將孟拱的建議下,南宋朝廷緊急調整戰略,主動出擊,攻佔金地。雖然此時已入絕境的金朝曾派使遊說南宋企圖與南宋結盟,然而,金明明之前也大把的機會選擇結盟,他們都沒有珍惜,現如今已經大勢已去,已經悔之晚矣了。

對於南宋來說,這個時候跟金結盟,顯然不明智。在金已經必然滅亡的情況下,聯蒙滅金是沒有選擇的選擇了。

  • 宋軍殺蒙古大汗蒙哥的釣魚城古戰場

聯蒙滅金雖然並非南宋的初衷,但是在形勢逼人不得不為的情況下,唯有儘可能多的搶地盤,為將來的大戰保留戰略縱深。南宋在這方面做的還不錯,滅金之戰,共搶下五州、一軍、二十縣,兩淮全境收復。另外,百年前的靖康之恥也算得到洗雪。

其實客觀的說,南宋在某種程度上被我們低估了,面對橫掃亞歐大陸,所向無敵的蒙古,南宋負東南之一隅,頑強抵抗了45年,雖然最終失敗,然而,能做到這個程度其實已經殊為不易了。

  • 蒙古滅金的戰爭,蒙古迅速成長壯大

南宋本來在戰略上的確是吸取北宋的教訓,意圖支援金國,讓蒙古和金兩敗俱傷。南宋對當時形勢分析是很有遠見的,很早就認識到了蒙古的威脅,一度想和金朝聯合起來對抗蒙古,當時還把一些重要的戰略情報通過各種方式傳達給金朝。但金朝卻一而再,再二三的昏招頻出。甚至還一度對宋發起戰爭,想要什麼北失南補。

到金哀時期,金朝的滅亡已是指日可待的事,再聯合金朝對抗蒙古已無希望,經過權衡利弊,最終才做出了聯蒙滅金的戰略,一是和蒙古達成聯盟掙取時間,二是,向蒙古展現宋朝的實力讓蒙古不敢小瞧,並通過聯蒙對金的戰爭佔領一些地區,增加自身的戰略緩衝區。

  • 蒙古三次西征,橫掃亞歐

回顧蒙古的崛起和明朝的滅亡,公元1200年到1600年這四百年的王朝興衰,很大程度上和全球氣候變化有關,1200年左右氣候變暖,高緯度地區包括蒙古一帶水草豐沃,馬匹牲畜資源充足,騎在馬背上的民族的好時光就來了。

16世紀左右到小冰河時期,農作物減產嚴重,災民四起再加上大明王朝政治腐敗,明朝就在內憂外患中滅亡了。

不管如何,大宋就這樣被蒙古滅亡,不僅僅是皇統滅絕,大宋的商業經濟發展也中斷了,大宋的政治內閣責任制改革也中斷了,君主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局面也不復存在了,後世的明清帝國對大宋矯枉過正,繼承了元朝的包稅制等元素,大宋的風骨氣度喪失殆盡,中國在跌跌撞撞的繼續前行。

如果你是大宋末年的執政者,那麼你的選擇是什麼?


宋新社


蒙古帝國版圖

“蒙古帝國”是西方史學家對13世紀由蒙古人建立的所有政權的統稱,公元1206年鐵木真被推舉為蒙古大汗之時就是蒙古帝國誕生之時。這是一個人類史上空前絕後的強大王朝,鼎盛時期的國土面積達到三千多萬平方公里。然而,它崛起之時,宋、金、西夏等國家的軍事力量並不弱,僅南宋一國就曾經單獨抵抗蒙古43年之久,那麼蒙古橫掃亞歐大陸之時,宋朝為何沒有和金國聯合抗蒙呢?

北方隱患

南宋與金、西夏對峙

國史君(國史通論)在之前文章中曾經講述過宋、金之間的百年恩怨,金曾經發動靖康之變滅亡北宋,南宋自立國開始就與金相對峙,可惜始終沒有勢力與金抗衡。宋朝也早就發現了蒙古帝國的崛起,認為金國國力每況愈下,亡國不遠,而且宋蒙之間必有一戰。雖然宋朝最終選擇了聯蒙滅金,但是如果說宋朝想借蒙古之手以雪靖康之恥那就錯了。

北失南補

金朝末期版圖

公元1121年,成吉思汗率領騎兵在野狐嶺打破金軍主力,消滅了金國的有生力量。當時的金國皇帝金宣宗(廟號倒是不錯)想出了一個“天才戰略”——北失南補。他認為雖然金國現在無力與北方蒙古抗衡,但是南方的“弱宋”還是可以欺負一把的,北方節節敗退,但是損失的土地我大金完全有能力在南方找補回來啊!在公元1217年,宋金戰爭再次爆發,這場戰爭持續了七年之久,一直打到金宣宗去世。

唇亡齒寒?

孟珙畫像

金國新任皇帝金哀宗完顏守緒發現了前任的重大失誤,於是開始改善與宋朝、西夏的關係,然而經過了七年的戰爭,原本就已元氣大傷的金國更沒能力抵抗蒙古了,金國曾經廣袤的土地逐漸縮小到了今河南一帶。此時,完顏守緒再次以唇亡齒寒的道理向南宋求援。

十動然拒

南宋與蒙古帝國對峙

完顏守緒求援的理由很充分,但是南宋拒絕了。將軍孟珙慎重考慮了當時的局勢,他認為現在即便是出兵援助金國也已經無力迴天了,但如果真的派出援兵,就給蒙古繼續進攻大宋創造了藉口。但是如果此時發兵對金國進行攻擊的話,則有可能收復部分北方土地,增加大宋的軍事防禦縱深,並且可以在蒙古面前秀肌肉,派出大宋最精銳的部隊,讓未來的敵人知道自己也不是好惹的。

元朝版圖

金國就這樣在宋蒙聯手夾擊之下滅亡,南宋與蒙古帝國稱為鄰國。綜上,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宋、金兩國都知道蒙古帝國對自己的巨大威脅,但真的不是南宋不想與金聯合,是金國皇帝太作了。


國史記聞


兩次情況不一樣。滅遼那次確實是北宋自己的戰略錯誤。

而滅金那次不一樣,是金國本身打不過蒙古的情況下,自己一直攻擊南宋,南宋當時反抗也是沒得選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