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幾千年,歷史上有沒有哪個家族是興旺一千年不敗的?

過年想放炮


孔氏:世界最長家譜

2005年吉尼斯世界紀錄將“孔子世家譜”列為“世界最長家譜”,因其已傳了2000多年,至今已排到第105代。孔家在中國的地位絕不是隻有最長的家譜,更重要的在歷朝歷代綿延不絕的殊榮。

孔子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孔家屹立於朝代更迭之中,始終不倒,每一代都會在朝廷之中列為高官。從漢朝開始,漢高祖劉邦就對孔家極為關照,到了宋朝至和二年,皇帝封孔子嫡長子孫世襲封號:衍聖公。

這個封號歷經了宋朝、金朝、元朝、明朝以及清朝、民國時期,一直到1935年國民政府將最後一代衍聖公孔德成改封為奉祀官結束。

並且歷史上每朝每代都會建立孔廟進行祭祀祭拜,一旦經歷改朝換代亦或是帝王繼承皇位,也都需要拜謁孔子。

而孔家能獲此千年殊榮的原因大家也都知道,就是孔老夫子創立了以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為主要思想體系的儒家學說。

雖說這一學說被歷朝歷代帝王推崇,有一定程度上是作為統治工具,但它對中華民族文明的影響也是無人能出其右的,以這一思想作為道德標準培育出的偉大人物也數不勝數。


啟航TT


我想,看到這個問題,多數人首先會想到孔氏家族。因為自漢高祖起,孔子八世孫就被封為奉祀君,食祿襲蔭。並且到了宋代,由皇親自敕封為衍聖公,直至民國。

可是我個人一直覺得,歷朝歷代對孔氏的推崇,主要是基於封建帝王的統治需要。無論是漢武帝的“獨尊儒術”還是宋代的封官晉爵,抑或是清代賜予“皇城騎馬,御道行走”,無不為了推及“三綱五常”、“克己復禮”來束縛臣民,從而教化出“溫良恭儉讓”的忠臣順民,以保江山永固。而一旦襲封了“衍聖公”,他只需做到對皇權的依附,無論有無成就,都可以獲得無上的榮譽和令人乍舌的奉祿,且世襲岡替。

以至於,為了永保這種優厚的待遇,逢朝代更迭,江山易主之時,衍聖公總會率先俯身迎合,鮮顧節操。例如元軍滅宋、清軍南下時,皆主動上賀奏,以示孝忠。

相比起來,我覺得另一個家族更值得說一下,那就是顏氏家族。

顏氏奉“復聖”顏回為始祖,至今也已七十餘代。家族自顏回起,經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顏含、顏延之、顏之推等,數百年間屹立不倒,聲名顯赫。尤其是顏之推身歷四朝,感悟朝代興衰更替,精心編寫“顏氏家訓”之後,顏氏後人以此家訓律己傳家,修身治國。魏晉時期,瑯玡王氏,陳郡謝氏從聲望到權勢都高出顏氏許多,可是顏氏家族秉承“顏氏家訓”法度,一直長盛不衰。“顏氏家訓”也被後世奉為家訓之祖。

到了唐代,顏氏走進更加輝煌的時代。通過科舉入仕者達一百多人,五品以上官員四十餘人。師魯、師古、杲卿、真卿等皆顏之推後人,也成了顏氏家族的驕傲。杲卿真卿兄弟官列公卿卻大義凜然,以身殉國震爍古今,成為萬世楷模。

到了宋真宗時代,封顏回為兗國公,後改為復聖公。顏氏家族開始系統編篆祖譜,並以“顏氏家訓”為家族必須恪守的祖訓。所以自宋以後,顏氏始終有著獨立完備的譜系和族規,興旺不衰。

到了清代,顏氏依舊昌盛。類似於曲阜顏氏“一母三進士”和廣東“一門四督撫”的現象全國有很多。且繁華過後,子孫作奸犯科,忤逆不道者幾不可尋,實為大族中罕見。維持家風,恪守家訓成了一代代顏氏後人當盡的義務,世代薪火相傳,永不熄滅。

從廣義來說,顏氏家族也是中華民族的濃縮,中華民族屹立千年不倒,正是由無數象顏氏家族這樣的勤勞勇敢,敦厚善良的族群細成,也必將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長盛不衰!


非非空


中華民族有幾千年連續不斷的文明傳承,具體到組成中華民族的每一個家族,上到帝王、下至平民百姓也都非常注重傳承。

然而能隨中華文明一直傳承不斷的家族卻實屬罕見,就連集權勢與財富於一身的帝王之這傳承的時間也一朝短過一朝,民間更是有“富不過三代之說”,可見傳承之難。

但儘管如此,還是有幾個家族上千來年福澤不斷,人才輩出,受世人尊敬。今天就分享4個讓人驚歎不已的真正名門望族。

1、孔氏:世界最長家譜

◆2005年吉尼斯世界紀錄將“孔子世家譜”列為“世界最長家譜”,因其已傳了2000多年,至今已排到第105代。孔家在中國的地位絕不是隻有最長的家譜,更重要的在歷朝歷代綿延不絕的殊榮。

▲孔子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孔家屹立於朝代更迭之中,始終不倒,每一代都會在朝廷之中列為高官。從漢朝開始,漢高祖劉邦就對孔家極為關照,到了宋朝至和二年,皇帝封孔子嫡長子孫世襲封號:衍聖公。

◆這個封號歷經了宋朝、金朝、元朝、明朝以及清朝、民國時期,一直到1935年國民政府將最後一代衍聖公孔德成改封為奉祀官結束。

◆並且歷史上每朝每代都會建立孔廟進行祭祀祭拜,一旦經歷改朝換代亦或是帝王繼承皇位,也都需要拜謁孔子。

◆而孔家能獲此千年殊榮的原因大家也都知道,就是孔老夫子創立了以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為主要思想體系的儒家學說。

◆雖說這一學說被歷朝歷代帝王推崇,有一定程度上是作為統治工具,但它對中華民族文明的影響也是無人能出其右的,以這一思想作為道德標準培育出的偉大人物也數不勝數。

2、錢氏:免死金牌

◆在我國的國家博物館藏有一枚千年的“金書鐵券”,是唐昭宗賜給吳越錢氏家族祖上錢鏐(liú)的“免死金牌”,它可以免除錢鏐九次死罪,而且還可以傳給後人,讓他的後人免除三次死罪!

◆錢鏐曾建立五代時期的吳越國,是一位治國有略的好國王,他深知戰亂帶給百姓的痛苦,實行“保境安民”的政策,以民為本、發展農桑、興修水利。

▲延續至今的錢王祭

◆在他的治理下,吳越國成為遍地烽煙中的一個世外桃源,當時的民眾稱他為“東南眾望、吳越福星”。

◆更難得的是在人人都想稱霸的時代,他卻一心追求中國統一。臨終前特意叮囑子孫:“度德量力而識事務,如遇真君主,宜速歸附。民為貴、社稷次之。免動干戈,即所以愛民。”

◆而其後代也遵從家訓,宋朝時為保護百姓免受戰亂,歸附宋朝,成就了中國史上少有的和平統一局面,江南也成了富甲一方的華夏之地。

◆宋朝編寫《百家姓》時,由於當時趙氏為帝,“趙”姓被排在第一位,而排在第二的,就是“錢”姓。宋朝皇帝更是讚譽錢氏“忠孝盛大唯錢氏一族”、“千年名門望族,兩漸第一世家”。

◆自唐末歷五代、又經北宋至南宋400年間,吳越錢氏封郡王、國公者二十餘人,封侯拜相、入仕內閣者,將近百人。除了位極人臣的,還出了許多著名文學家、藏書家、醫藥家。

◆明代,出現了詩人錢謙益,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到清朝,又出現了18世紀中國最為淵博和專精的學術大師錢大昕,他被陳寅恪評價為:清代史家第一人。

◆著名藏書家錢曾、學者錢塘、書畫家錢灃等等,也都是錢王后裔。錢氏人口僅佔我國全部人口千分之二,但自宋代以來,載入史冊的錢氏名人就已逾千。

◆到近代,更是爆發,人才井噴。據統計,當代國內外僅科學院院士以上的,錢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佈於世界五十多個國家。

◆有人總結錢家出過:一諾獎、二外交家、三科學家、四國學大師、五全國政協副主席、十八兩院院士。我們耳熟能詳的就有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錢玄同、錢穆、錢鍾書等。

▲錢氏名人榜

◆為何錢氏家族如此源遠流長,還名人輩出呢?前面說到其祖上吳越王錢鏐是個以民為本、不喜戰爭的好國王,這自然給錢家積了很多福報,而錢鏐制定的傳承千年的“錢氏家訓”更值得我們研究、學習。

◆“錢氏家訓”分為個人、家族、社會、國家四個部分,在道德修養、行為處事方方面面都給後代做了指導與規範,因文章篇幅限制這裡只摘開篇的兩句:“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

裴氏宰相村:將相接武、公侯一門

◆在我國有個小村子,出了118位正國級領導人,縣級及以上的官員共出了3000多位,成才數量遠超過一個普通村子的人口規模,令人驚歎不已。

▲延續至今的裴氏廟會

◆當然,這麼多人才並非出於同一時代,而是二千年歷史耕耘的成果。但也說恰好說明,這個村子竟然持續兩千年長盛不衰,其興盛的時間與成才數量堪稱世界之最。

◆這個村子就是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禮元鎮裴柏村。裴柏村素有“宰相村”之譽,因為據《裴氏世譜》統計,裴氏家族在歷史上曾先後出過59位宰相

◆與此同時裴柏村還出了大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與皇室聯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馬21人等,真可謂“將相接武、公侯一門”。

◆從漢魏開始,歷經南北朝,隋唐五代,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中,裴家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僅隋唐二代活躍於政治舞臺上的名臣就不下數十人。

◆在各個學術領域中,裴氏家族卓有成就者更是朗若群星,閃耀古今,不勝枚舉。並且在中華文化史上留下赫赫盛名的文豪巨匠,皆與裴家或是姻親,或是好友,有人寫過這麼一個段子:

裴度的妻子韓瓊英有個弟弟叫韓愈;白居易與裴度曾為鄰居又是至交;劉禹錫與裴度的關係也十分相厚;裴勉有個孫女婿名叫杜牧;裴迪有個妹妹,嫁給了王維;裴氏有個外甥名叫王勃;元稹的原配夫人過世後,娶了繼妻名叫裴柔子;柳宗元的姐姐嫁給了裴家;李白與裴隱是過從甚密的好友;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為好友裴錄事寫懷念詩……

◆這個家族不僅在古代能人輩出,而在近代,裴家還誕生了世界聞名的考古學家裴文中,棄暗投明的將軍裴昌會,女中豪傑裴溥言,革命先烈裴崇綱,老幹部模範裴忠治,當代將軍裴九州,當代傑出人物裴麗生,上將裴懷亮,科技神童裴益川,農民企業家裴正成等等。

◆小小的一個裴柏村,兩千年來為何能長盛不衰,誕生如此眾多的歷史名人呢?這得意於裴氏的良好家風和裴家自強自立的精神品格,這可以從裴家的家規中窺見一斑。

◆裴家家規共4個方面12條:“重教務學、崇文尚武、德業並舉、廉潔自律”,具體為:敬奉祖先、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協和宗族、敦睦鄰里、立身謹厚、居家勤儉、嚴教子孫、讀書明德、惇厚戚朋、慎重言語、講求公德。

範氏:先天下之憂而憂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北宋名臣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所作《岳陽樓記》中的名句。

◆范仲淹兩歲喪父,少年時家境貧窮,艱苦的生活使他深知讀書的不易。等他當官之後,有了錢就分給周圍貧困人家,特別是沒有錢讓孩子上學的家庭。

▲范仲淹

◆只要是誰家沒錢上學就去找他,哪怕是他吃不上飯,也要東拼西湊讓你家孩子上學。並且後來范仲淹成為蘇州知府時,還興辦學校和書院,注意培養人才。

◆那時他在蘇州臥龍街買了一塊地,準備建宅居住。當時有位著名的風水先生對他說:“臥龍街是塊風水寶地,在這裡修建宅院,必定子孫興旺,卿相不斷。”

◆范仲淹聽說這塊地好,就表示:“我家富貴,哪能比得上天下有志之士在此接受教育,那富貴將是不可估量的。”於是慷慨獻出了這塊地,在這裡修建了蘇州府學。

◆不久范仲淹四個兒子長大成人,均聰穎非凡德才兼備,分別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的曾孫都賢貴,綿延不絕,傳至今已近千年了,蘇州一帶範氏後人依然興旺。

◆而蘇州府學演變至今,成為引人注目的蘇州中學,是蘇州市區第一所國家示範級高中。2004年首批成為四星級中學,2011年第四次入選“中國百強中學”,2013年榮獲清華大學頒發的“中學畢業生清華成長獎”。

◆更是培養出了無數優秀的學生,前面提到的著名錢氏後人有幾個也是蘇州中學的校友。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慈悲之心,犧牲自己的利益為他人謀福利的善心,是範氏傳承千年、子孫世代得福的原因。


【小結】看了這幾個傳承千年的家族的故事,你有什麼感想呢?是不是在考慮應該給孩子留什麼樣的財富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