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1塊錢也拉出去槍斃是不是就沒有貪官了?朱元璋用行動來解答

中國古代官吏貪汙受賄這件事,恐怕是世界之最,歷朝歷代均是如此。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來感受一下貪腐的程度,清朝官員和珅,他貪汙的錢財摺合白銀約八億至十一億兩,相當於清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和珅貪成這樣,乾隆在位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為什麼?因為根本管不了。

中國封建王朝統治時期,十官九貪,幾乎沒有清白之人。

做皇帝的只能治鉅貪,對一般的貪汙腐敗聽之任之,只要做得不是太過分,不影響自己皇權的鞏固,不是被人扯掉了遮羞布捅出來,皇帝算是默認了貪汙在灰色地帶的生存權。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如此。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是個例外,他對官員貪腐魚肉百姓深惡痛絕,歷史上沒有比朱元璋懲治貪官更嚴厲的帝王,官員貪汙一雙襪子都要被斬殺。

貪1塊錢也拉出去槍斃是不是就沒有貪官了?朱元璋用行動來解答

貪1塊錢也拉出去槍斃是不是就沒有貪官了?朱元璋用行動來解答


那麼在他的嚴刑峻法之下,貪汙受賄被遏制住了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01

前面我們說過,朱元璋是唯一一個真正從赤貧農民家庭出身的皇帝,深知百姓生活不易。

底層生活經歷,也讓他充分感受到了各級官吏魚肉百姓的殘忍無度,朱元璋自己做皇帝后,堅決不允許各級官員再騷擾百姓。

一開始朱元璋規定,地方官不允許巡視鄉里,如果有地方官敢擅自離開府衙下鄉接觸百姓,百姓就可以直接把這些官員綁了送進京城,朱元璋會親手處死他們。

朱元璋曾說過:“我在民間時,親身體驗到州縣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貪財好色,飲酒廢事,凡民疾苦,視之默然,心實怒之。”

所以當官的就老老實實待在官府辦公,不準去騷擾百姓安居樂業。

在朱元璋覺得不讓官吏下鄉,他已經遏住了貪腐的喉嚨,官吏沒有渠道接觸百姓,自然沒有搜刮民脂民膏的機會時,事實讓他萬分震驚。

浙江省的農民,繳納農業稅比國家規定的數額多出45%,全部落入地方官員的腰包,農民交不起賦稅,地方官就毀壞他們的房屋,搶走他們的牲畜,逼著農民不得不造反。

而且貪腐問題不只存在於基層,帝庭高級官員也是一片烏煙瘴氣。

刑部尚書開濟指示手下放走犯人,用死囚冒名頂替坐牢,從中收取犯人賄賂;寶鈔提舉司和戶部勾結,印700萬錠紙幣,自己私藏143萬錠;兵部侍郎利用抓捕逃亡軍人的機會,收受賄賂22萬錠。


得知各級官員貪汙腐敗如此猖獗,朱元璋雷霆震怒,加上朱元璋本來就對貪汙腐敗零容忍,所以他規定寧可錯殺一千,絕不姑息一個。

貪1塊錢也拉出去槍斃是不是就沒有貪官了?朱元璋用行動來解答

貪1塊錢也拉出去槍斃是不是就沒有貪官了?朱元璋用行動來解答


朱元璋親自下令:“比如六部之中有人貪汙受賄,則必深究贓款自何處來。如果是布政司行賄於六部,則拘知府至,問髒何來,必指於州。州亦拘至,必指於縣。縣亦拘至,必指於民。至此之際,害民之奸,豈可隱乎?”

這樣的群根究底的追查,牽出蘿蔔帶出泥,幾次重大案件斬殺官員都在萬人以上。

比如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恆案,戶部侍郎郭恆私吞賦稅並巧立名目多收賦稅,朱元璋追查發現禮部、刑部、兵部、工部全跟郭恆案有牽連,涉案人員超三萬。

朱元璋毫不手軟,涉案人員一律處死,“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髒七百萬,詞連直省諸官吏,系死者數萬人。”

02

朱元璋不認同“法不責眾”那一套,絕不姑息養奸,相反軍人出身的他,更相信鐵血紀律能斬退一切罪行。

看到貪腐問題屢禁不止,朱元璋盛怒之下規定:“今後犯髒的,不分輕重都殺!”

意識到貪汙案件發生後懲治的滯後性,朱元璋又想到了提前預防的問題。

朱元璋親自撰寫的《大誥》一書,目的就是為了提前預防,該書內容大部分為懲治貪腐案例,為了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朱元璋選擇的案例都血腥恐怖殘忍至極。

《大誥三編》中記載的貪腐案例,朱元璋親自懲辦的案件中,“收受衣服一件、靴二雙”,“圓領衣服一件”,“書四本,綱巾一個,襪一雙”,貪腐者本人無一例外都被朱元璋處以極刑。

《大誥》完成後,朱元璋命令全國人民一起學習,人手一冊,保證戶戶有此一書。

為了徹底消滅腐敗問題,朱元璋甚至想到了發動群眾。

在《大誥》中,朱元璋鼓勵老百姓團結起來,如果發現有各級官員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的,村裡德高望重的老人可以聯絡鄉親們,把這些貪官汙吏綁起來直接送進京城,朱元璋承諾給他們獎勵,更換好官,嚴懲貪犯。

貪1塊錢也拉出去槍斃是不是就沒有貪官了?朱元璋用行動來解答

貪1塊錢也拉出去槍斃是不是就沒有貪官了?朱元璋用行動來解答


政令頒佈後還真有人執行,常熟縣百姓陳壽六,不滿意縣裡的官員顧英兇狠殘暴,處罰不公,夥同自己的弟弟和外甥綁了顧英送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龍顏大悅,賞陳壽六三人20錠銀子,每人還送了兩件衣服,免去陳壽六三年苛捐雜稅。

有了這樣的先例,各地民眾紛紛響應朱元璋的號召,明朝的官道上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一群衣衫襤褸的百姓押解著貪官汙吏朝京城進發。

北平布政司永平府灤州樂亭縣主簿汪鐸,巧立名目搜刮百姓,被年高有德的村民趙罕辰組織百姓綁了起來,要送到京師給朱元璋懲治。

在去往京師的路上,汪鐸痛哭流涕,苦苦哀求趙罕辰:“我十四歲讀書,燈窗之勞至此,你可免我此番,休壞我前程。”

甚至有貪官逃回家的,又被親戚捉住送往京師。

看到這樣的效果,朱元璋不無得意地說:“為大誥一出,鄰里親戚有所畏懼。其蘇、松、嘉、湖、浙東、江東、江西,有父母親送子至官者,有妻舅、母舅、伯叔兄弟送至京者多矣。”

03

朱元璋的這些措施,作為一名小老百姓,今天讀起來還是讓曉鶴覺得很解氣,不過說到實際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因為朱元璋鐵面無私,相信嚴刑峻法能給民眾帶來海晏河清的環境,所以他殺起官員來毫不手軟,包括自己的駙馬爺、親侄子貪汙受賄,都被他一手處死。

據說,朱元璋每天上朝,如果把玉帶高高綁在胸前,這一天殺的人就會少一些;如果玉帶被他低低壓在肚皮之下,這一天準得殺上一大批,官員們就被嚇得個個面如死灰。

在這種高壓政策下,不管大小官員都是惶惶不可終日,每天清早入朝跟妻子生離死別,晚上若能平安回家都要舉家慶賀。

歷朝歷代中國人都會鼓勵子息後代多讀書,“窮則獨善以垂文,達則奉時以騁績”,唯有到朱元璋這裡,他們“以溷跡無聞為富,以受玷不錄為幸”,“多不樂仕進”。

貪1塊錢也拉出去槍斃是不是就沒有貪官了?朱元璋用行動來解答

貪1塊錢也拉出去槍斃是不是就沒有貪官了?朱元璋用行動來解答


如果家裡有愛讀書的孩子,父母怕被郡縣知道弄去做官,在家毆打辱罵逼他們下田種地,不給孩子讀書;有的為了避免被強徵去做官,不惜自殘。

那些入了官場這個大漩渦的人,酷政面前也開始破罐子破摔,不少人抱著反正動輒就是被處死,不如甩開膀子揮霍一場,享受一天算一天,死了也不遺憾的心態,貪汙更加肆無忌憚。

觀察朱元璋晚年時期的榜文我們會發現,朱元璋想要殺絕貪官汙吏的目標並沒有實現,嚴酷的律法並沒有遏制住官員貪腐。

榜文中曾說:“縣州府行省官吏在職役者,往往倒持仁義,增詞陷良”,“凌虐良善,貪圖賄賂”,“無藉之徒,不務本等生理,往往犯奸做賊”,“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屍未移而人為繼踵,治癒重而範眾多”。

04

朱元璋用嚴刑峻法依然無法杜絕貪官頻現,曉鶴覺得這是價值導向的問題。

古代人做官動機很純粹,就是為了飛黃騰達,為了追名逐利。

那句教導子孫後代讀書的話說得很直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就是為了金錢、地位、美女、享樂。

而且在古代,讀書幾乎只有一條出路——走上仕途。

那麼辛辛苦苦的讀書,為的就是有一天能當官發財,當了官又不讓發財,誰能受得了自己一輩子的辛苦付之東流?

貪1塊錢也拉出去槍斃是不是就沒有貪官了?朱元璋用行動來解答

貪1塊錢也拉出去槍斃是不是就沒有貪官了?朱元璋用行動來解答


想要改變這個狀況,我們就要接受價值多向並存,想發財的應該去經商,想做出政績的人才應該去當官。

心理學上有不少人格測試問卷,通過這些測試我們會發現,有些人成就動機高、有領袖氣質,這些人應該去做官,而喜歡享樂、愛好攀比的人,把他們送去當官,一準進去一個貪腐一個。

不僅是貪腐的問題,比如喜歡搞技術的偏偏讓他們來做管理,他們也很痛苦,合適的能量放在合適的位置才能造福蒼生,不然帶來的只會是災難。


作者:曉鶴,生於砂礫間,心向暖陽開,寫走心的文字,過有趣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