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蘇酒:一款曾流行千年,卻已被我們遺忘的“抗疫”神器

這幾天,“抗疫”前線不斷有好消息傳來,全國除湖北以外的新增確診人數已經15天連降,而且從18日開始,日治癒出院人數首次超過日新增確診人數,有不少省區已有多天無新增確診病例,雖然湖北地區的疫情仍然令人揪心,但其確診病例數也是逐漸下降的趨勢,總體形勢日漸向好,一個月以來被疫情壓得恐慌的人們終於鬆了一口氣,很多地方也開始安排復工事宜。


屠蘇酒:一款曾流行千年,卻已被我們遺忘的“抗疫”神器

全國馳援武漢


自2003年“非典”以來,中國已經十餘年沒有發生過如此規模的疫情了,其實在中國古代,疫病流行是一種很經常的事,其發生的次數、流行的規模、死亡的人數都遠超當今,分析眾多封建王朝滅亡的原因,很多都能聯繫到瘟疫。比如現在有人分析,明朝就是亡於瘟疫,真是一點不假。

明朝晚期還是蠻強大的,尤其是經過張居正改革,國家空前繁榮,然而在萬曆末期,朝政混亂,又經歷“萬曆三大徵”掏空了國庫,這時國家已經很艱難了,崇禎帝即位後勵精圖治,但他用人不當,再加上天災不斷,最終激起民變。在風雨飄搖之中,瘟疫又來了一次“神補刀”。崇禎六年(1633年),山西最早發生鼠疫,在禍害全省之後,於崇禎十四年(1641年)傳入河北,並隨著李自成的軍隊傳播到更多的地區。當年夏秋之間,鼠疫傳入北京,京城人多,鼠疫傳播速度更快,到1643年的8月到12月間,這次鼠疫已使“街坊間小兒為之絕影,有棺、無棺,九門計數已二十餘萬。”死亡人數已超過當時北京城人口數的五分之一,所以當次年4月,李自成進攻北京時,他面對的不過是一座“人鬼錯雜,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幾乎沒遇到什麼抵抗就拿下了,而延續近300年的大明王朝,也就此轟然倒下。


屠蘇酒:一款曾流行千年,卻已被我們遺忘的“抗疫”神器

鼠疫曾讓崇禎帝焦頭爛額


瘟疫如此厲害,古人也想出了許多辦法來對付它。其中一種和中藥關係密切,並形成了一種新春習俗,曾傳承上千年,不過如今瘟疫已不像當年那樣多,所以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在說這個習俗之前,先給大家說一首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首王安石的《元日》大家肯定知道,但詩中提到的“屠蘇”很多人就不甚明白,這可不是《古劍奇譚》裡的百里屠蘇,而是曾經在古代非常流行的預防疫病的屠蘇酒。


屠蘇酒:一款曾流行千年,卻已被我們遺忘的“抗疫”神器

芳香避穢的花椒,是古人的防疫神器


屠蘇酒起源於晉代,據說屠蘇最早是一間草菴(茅舍)的名稱。古時住在此草菴裡有一位名醫,每到大年夜便分送給附近的鄰居每家一包草藥,囑咐他們放在布袋裡縫好,投在井裡,到除夕那天汲取井水,和著酒杯裡的酒,每人各飲一杯,這樣一年中就不會得瘟疫。人們得了這個藥方,卻不知道這位神醫的姓名,就只好用屠蘇這個草菴的名稱來命名這種藥酒。也有人說:“屠,割也,蘇,腐也。”所謂屠蘇就是割腐草為藥。


屠蘇酒:一款曾流行千年,卻已被我們遺忘的“抗疫”神器

古代富人的宴會飲饌


最早的屠蘇酒,布包裡主要是花椒焙成的藥末,有芳香避穢的功效,將浸泡過花椒的井水和酒飲下,對預防疫病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從晉代開始,除夕之後的元日,也就是春節當天飲屠蘇酒就成了一個固定習俗,而且飲屠蘇酒還有一個規矩:必須是一家人中年紀最小的先喝,以次挨下來,年紀越大的越後喝。因為小孩過年增加了一歲,所以大家要祝賀他;而老年人過年則是生命又少了一歲,拖一點時間後喝,也含有祝他們長壽的意思。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也就是蘇東坡的弟弟,曾寫下《除日》詩,詩歌開篇寫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很形象地描述了北宋人過年飲屠蘇酒的習俗。隨著時間的增長,人們對屠蘇酒又作了許多改進,除了花椒之外,還加入了大黃、白朮、桂枝、防風、烏頭等中藥,或直接以這些中藥浸酒,也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邪的功效。


屠蘇酒:一款曾流行千年,卻已被我們遺忘的“抗疫”神器

《紅樓夢》“榮國府元宵開夜宴”:擺上合歡宴來.男東女西歸坐,獻屠蘇酒,合歡湯,吉祥果,如意糕……


如今,大家已不再喝井水,春節飲屠蘇酒的習俗在中國也幾乎沒有了,曾被眾多詩人吟誦的屠蘇酒也鮮有人知,只在安徽亳州、江蘇南京等少數地區還保留著春節飲屠蘇酒的習俗。不過我們的這一飽含美好祝願的新春習俗,卻在日本保存得很好。屠蘇酒大概在嵯峨天皇弘仁年間(810-824年)從中國傳入日本,嵯峨天皇對其倍加推崇,稱其為“延壽屠蘇散”,而春節飲屠蘇酒的習俗則在日本傳承上千年,日本近代俳句詩人中村汀女就曾寫過“斟滿屠蘇酒,透過父親和服袖,炭焰泛紅光”的俳句。


此次“新冠”疫情爆發,剛好在傳統春節前後,由疫情聯想到幾乎消失的屠蘇酒,雖說飲屠蘇酒不一定真的就能避免瘟疫,但這種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既有實際功效,又飽含美好祝願的新春習俗,真希望能繼續傳承下去,並借這一習俗,讓我們銘記這次疫情擴散的教訓,也讓子孫後代瞭解我們這一代人的“抗疫”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