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苏酒:一款曾流行千年,却已被我们遗忘的“抗疫”神器

这几天,“抗疫”前线不断有好消息传来,全国除湖北以外的新增确诊人数已经15天连降,而且从18日开始,日治愈出院人数首次超过日新增确诊人数,有不少省区已有多天无新增确诊病例,虽然湖北地区的疫情仍然令人揪心,但其确诊病例数也是逐渐下降的趋势,总体形势日渐向好,一个月以来被疫情压得恐慌的人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很多地方也开始安排复工事宜。


屠苏酒:一款曾流行千年,却已被我们遗忘的“抗疫”神器

全国驰援武汉


自2003年“非典”以来,中国已经十余年没有发生过如此规模的疫情了,其实在中国古代,疫病流行是一种很经常的事,其发生的次数、流行的规模、死亡的人数都远超当今,分析众多封建王朝灭亡的原因,很多都能联系到瘟疫。比如现在有人分析,明朝就是亡于瘟疫,真是一点不假。

明朝晚期还是蛮强大的,尤其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国家空前繁荣,然而在万历末期,朝政混乱,又经历“万历三大征”掏空了国库,这时国家已经很艰难了,崇祯帝即位后励精图治,但他用人不当,再加上天灾不断,最终激起民变。在风雨飘摇之中,瘟疫又来了一次“神补刀”。崇祯六年(1633年),山西最早发生鼠疫,在祸害全省之后,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传入河北,并随着李自成的军队传播到更多的地区。当年夏秋之间,鼠疫传入北京,京城人多,鼠疫传播速度更快,到1643年的8月到12月间,这次鼠疫已使“街坊间小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已二十余万。”死亡人数已超过当时北京城人口数的五分之一,所以当次年4月,李自成进攻北京时,他面对的不过是一座“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就拿下了,而延续近300年的大明王朝,也就此轰然倒下。


屠苏酒:一款曾流行千年,却已被我们遗忘的“抗疫”神器

鼠疫曾让崇祯帝焦头烂额


瘟疫如此厉害,古人也想出了许多办法来对付它。其中一种和中药关系密切,并形成了一种新春习俗,曾传承上千年,不过如今瘟疫已不像当年那样多,所以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在说这个习俗之前,先给大家说一首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王安石的《元日》大家肯定知道,但诗中提到的“屠苏”很多人就不甚明白,这可不是《古剑奇谭》里的百里屠苏,而是曾经在古代非常流行的预防疫病的屠苏酒。


屠苏酒:一款曾流行千年,却已被我们遗忘的“抗疫”神器

芳香避秽的花椒,是古人的防疫神器


屠苏酒起源于晋代,据说屠苏最早是一间草庵(茅舍)的名称。古时住在此草庵里有一位名医,每到大年夜便分送给附近的邻居每家一包草药,嘱咐他们放在布袋里缝好,投在井里,到除夕那天汲取井水,和着酒杯里的酒,每人各饮一杯,这样一年中就不会得瘟疫。人们得了这个药方,却不知道这位神医的姓名,就只好用屠苏这个草庵的名称来命名这种药酒。也有人说:“屠,割也,苏,腐也。”所谓屠苏就是割腐草为药。


屠苏酒:一款曾流行千年,却已被我们遗忘的“抗疫”神器

古代富人的宴会饮馔


最早的屠苏酒,布包里主要是花椒焙成的药末,有芳香避秽的功效,将浸泡过花椒的井水和酒饮下,对预防疫病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从晋代开始,除夕之后的元日,也就是春节当天饮屠苏酒就成了一个固定习俗,而且饮屠苏酒还有一个规矩:必须是一家人中年纪最小的先喝,以次挨下来,年纪越大的越后喝。因为小孩过年增加了一岁,所以大家要祝贺他;而老年人过年则是生命又少了一岁,拖一点时间后喝,也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也就是苏东坡的弟弟,曾写下《除日》诗,诗歌开篇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很形象地描述了北宋人过年饮屠苏酒的习俗。随着时间的增长,人们对屠苏酒又作了许多改进,除了花椒之外,还加入了大黄、白术、桂枝、防风、乌头等中药,或直接以这些中药浸酒,也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邪的功效。


屠苏酒:一款曾流行千年,却已被我们遗忘的“抗疫”神器

《红楼梦》“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摆上合欢宴来.男东女西归坐,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


如今,大家已不再喝井水,春节饮屠苏酒的习俗在中国也几乎没有了,曾被众多诗人吟诵的屠苏酒也鲜有人知,只在安徽亳州、江苏南京等少数地区还保留着春节饮屠苏酒的习俗。不过我们的这一饱含美好祝愿的新春习俗,却在日本保存得很好。屠苏酒大概在嵯峨天皇弘仁年间(810-824年)从中国传入日本,嵯峨天皇对其倍加推崇,称其为“延寿屠苏散”,而春节饮屠苏酒的习俗则在日本传承上千年,日本近代俳句诗人中村汀女就曾写过“斟满屠苏酒,透过父亲和服袖,炭焰泛红光”的俳句。


此次“新冠”疫情爆发,刚好在传统春节前后,由疫情联想到几乎消失的屠苏酒,虽说饮屠苏酒不一定真的就能避免瘟疫,但这种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既有实际功效,又饱含美好祝愿的新春习俗,真希望能继续传承下去,并借这一习俗,让我们铭记这次疫情扩散的教训,也让子孙后代了解我们这一代人的“抗疫”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