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庸“閒讀‘幼學’”卷一之:歲 時(12)

周克庸“閒讀‘幼學’”卷一之:歲  時(12)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庫


爆竹一聲除舊,

桃符萬戶更新。

爆竹一聲除舊歲,春聯萬戶換新時。

爆竹,鞭炮。據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人們於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作為驅瘟逐邪的一種方法,燃放爆竹之民俗已有兩千多年曆史。因最初沒發明火藥時,先民以火燃燒竹子使其爆裂發聲,故稱“爆竹”。除舊,去除舊的,《左傳·昭公十七年》:“彗,所以除舊佈新也。”

桃符,古人掛在大門上的兩塊畫著神荼、鬱壘二神以祛邪的符,初以桃木板為之,故稱“桃符”(據《後漢書·禮儀志》,桃符為長六寸、寬三寸,上書神荼、鬱壘二神名的桃木板,“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後改用紙,並漸漸演化為春聯(清《燕京時歲記》:“春聯者,即桃符也”)。更新,更改為新歲。更,改、變更(《說文》:更,“改也”)。

履端是初一元旦,

人日是初七靈辰。

“履端”是正月初一即一年的頭一天——元旦,“人日”是正月初七這一最為靈驗的日子。

履端,字面義為踏入一年的開頭,指正月初一。履,本義為鞋,引申指踩、踏(《易·坤卦》:“履霜堅冰至”);端者,(起)始、(開)頭也(《篇海》:端,“始也,首也”)。元旦,大年初一。元,甲骨文象人頭之形,字義為“頭”(元首之“元”即用此義。元首,即“頭頭兒”——首腦),引申指開頭、初始;旦,甲骨文象日出於地面之形,字義為早晨(通宵達旦之“旦”即用此義),引申指某天。元旦,即(一年的)頭一天。

人日,農曆正月初七。《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登高賦詩。”宋高承《紀原·天生地植·人日》引東方朔《佔書》曰:“歲正月一日佔雞,二日佔狗,三日佔豬,四日佔羊,五日佔牛,六日佔馬,七日佔人,八日佔谷。皆晴明溫和,為蕃息安泰之候,陰寒慘烈,為疾病衰耗。”靈辰,字面義為最靈驗的日子。指代人日。唐李嶠《奉和人日清暉閣宴群臣遇雪應制》:“三陽偏勝節,七日最靈辰。”

元日獻君以椒花頌為祝遐齡,

元日飲人以屠蘇酒可除癘疫。

正月初一進獻君王以椒花頌祝其長壽,正月初一人們飲以屠蘇酒可除癘疫。

元日,一年的頭一天,即正月初一。獻君以椒花頌,以椒花頌進獻於君王。《晉書•列女傳·劉臻妻陳氏傳》:“劉臻妻陳氏者,亦聰辯能屬文。嘗正旦獻《椒花頌》,其詞曰:‘旋穹週迴,三朝肇建。青陽散輝,澄景載煥。標美靈葩,爰採爰獻。聖容映之,永壽於萬。’”後以“椒花頌”指代新年祝詞。遐齡,指高齡、長壽。其字面義:遐,遠也;齡,年齡。晉郭璞《山海經圖贊下·不死國》:“有人爰處,員丘之上,赤泉駐年,神木養命,稟此遐齡,悠悠無竟。”

飲人,使動用法:使人飲。屠蘇酒,以屠蘇、山椒、白朮、桔梗、防風、肉桂等調製而成的藥酒。相傳正月初一飲之,可除瘟疫。《荊楚歲時記》:正月“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癘(lì)疫,瘟疫。《左傳·昭公元年》:“山川之神,則水旱癘疫之災,於是乎禜之。”孔穎達疏:“癘疫謂害氣流行,歲多疾病。”

新歲曰王春,

去年曰客歲。

新歲叫作“王春”,去年成為“客歲”。

王春,指新年。《春秋》:“元年春,王正月。”周王定歷於正月,故稱新年曰“王春”。

客歲,指去年。客,過去的。按:“客”字本無“過去(的)”義,亦無由引申,予意當循音求義,客、去二字古音近,至今多地方言中“去”仍發“k蔓kei”音,蓋以“客”為“去”之假借字。

火樹銀花合謂元宵燈火之輝煌,

星橋鐵鎖開謂元夕金吾之不禁。

火樹銀花聚合說的是元宵夜燈火之輝煌,星橋鐵鎖打開說的是元宵夜禁衛軍解除宵禁。

火樹銀花,喻絢麗的燈光焰火。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有句雲:“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句。

星橋,星津橋。洛水從京都洛陽流經上陽宮南,至皇城端門外分為三道,上各架橋,南為星津橋。鐵鎖開,喻京城開禁。唐朝都城於正月十五取消宵禁任由百姓通行。金吾,金吾衛,掌管京城戒備,禁人夜行。

2020.4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