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瑩撤稿後曾稱以前的文章「都是垃圾、不能代表我的水平」所以拿掉了,你怎麼看?怎麼評價梁瑩此人,她一路高升合理嗎?

梁辛


梁瑩撤稿後曾稱以前的文章“都是垃圾、不能代表我的水平”所以拿掉了,我覺得這是一個毫無師德之人,一路高升完全不合理!

根據可靠消息,梁瑩此人不僅學術上造假,而且長期不重視本科教學,甚至在課堂上還公然和學生說:如果不是學校要求,她才不給本科生上課呢!可見,身為大學教師的她,毫無師德!而本次她涉及到超過120篇論文撤稿,更是說明她在科研上也不是一個踏踏實實認真鑽研的科學家。她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獲得更高的職稱和更多的頭銜,就是個利慾薰心的鑽營分子!

而相關的評審部門也應該反思,如此一個無德無才之人。為什麼會一路高升?究其原因,還不是太過重視所謂的學術成果。最終的結果就是,那邊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所謂學術新秀——2010級博士葉肖鑫有16篇論文存在學術造假;這邊就有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梁瑩撤稿120篇。可見片面以學術來評價各種人才,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而黨中央國務院和教育部已經下定決心要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為我們國家成為創新型國家提高充足的人才資源。而對大學教師的評價也要以教學工作為重點,要以教師的師德師風為重點。所以,是時候將梁瑩這樣毫無師德也毫無水平的害群之馬踢出教師隊伍了!


地震博士


目前南京大學已作出回應,將會徹查此事。梁瑩撤稿的理由站不住腳,學識水平本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今日即廢昨日書,那你今天講課的水平,也應該不如明天后天,是不是該乾脆閉嘴不講了?!怕被追查,毀滅證據,這個理由才靠譜。



學術領域造假氾濫成災,絲毫不遜於網絡洗稿。學術不端已然成為誠信危機的重災區。有多少實驗室編報偽課題項目拉科研經費?有多少博士無所事事、整日趴在故紙堆裡複製剪切拼湊學術論文?學術造假、論文剽竊為何屢禁不止?改作風,我看首先就該正學風。



外在原因是機制漏洞。學位論文把關不嚴,審核不力。論文門檻過低,監督力量有名無實,首席教授不懂電腦,更遑論雲搜索,間接為虛假論文開了綠色通道。學術論文,大多是機器搜索檢查,無人深察細校,剽竊內容稍作文法修改,就可以輕鬆過關。



內在原因是品德不端、急功近利。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剽竊的作者。評職評級需要學術成果,自已不願寫也寫不好,於是去花錢找“槍手”代寫,網上買賣論文市場火爆。有的不願花錢,就滿圖書館的跑,去抄襲剽竊。更有甚者,把自已學生的論文改頭換面,作為自已的研究成果投稿刊發。烏煙瘴氣亂象叢生。

學風不正,科技強國只能是一句空談。


抱庸齋主


梁瑩撤稿後稱:以前的文章都是垃圾,不能代表我的水平。

這話似曾相識,很像孔乙己的辯解:竊書不能算偷。

梁瑩作為同齡中的佼佼者,“長江學者”的入選者,“她以前的文章都是垃圾”,那她是如何取得現在傲人的榮譽與地位的?

“幾乎拿到了所有她那個年齡文科教授能夠拿到的頭銜”,她也許有理由揚起高貴的頭顱。但是,從撤稿的行為,我們可以看出她的心虛。

“不能代表我的水平”,言外之意以前的抄襲文章是垃圾,現在的文章才有水平。

如此拙劣的,並帶洋洋自得的自辯,看不到她有半點的悔意。

真金不怕火煉,如果她的文章真材實料,沒有任何問題的話,她何需自貶自己的文章是垃圾?

要知道,學者的學術文章都是心血之作,就像自家親生孩子,她撤稿說明已經承受了學術道德的天大壓力。

面對質疑,自行撤稿,實際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學術不端,是學者最無恥的行為。

梁瑩撤稿還自辯,實際是怕被追責,這樣並不能讓汙點淡化,反而讓人恥笑。

梁瑩此人,光環四射,年輕有為。她一路高升,順風順水,靠的是什麼?

靠的是無底線的抄襲。

她的學術不端,只算是學術界的冰山一角。

有多少象梁瑩一樣,憑著抄襲獲取利益的學者?我們無法想象。

當造假抄襲成為學術界的潛規則,學術的公信力必然大打折扣。

魚目混珠的世界,真假難辨,造成了混亂的晉升。

學術考評與審核還不規範的今天,梁瑩的一路高升,有其合理的解釋。

南京大學校方的介入調查,是梁瑩撤稿事件的及時措施。

只有一查到底,學術不端的真相才能浮出水面。

學術不端是由來已久的弊端,除了梁瑩,可能還有無數的張瑩、王瑩、李瑩,只不過隱藏很深,無人揭露而已。

一句話:學術界造假之風不止,學術就會倒退,科技興國就是笑話。

——我是“小李滔滔”,謝謝您的關注、點評、點贊!


小李滔滔


把學術不端說的這麼清新脫俗,我也是醉了。梁瑩比我大五歲,已經是南大教授,青年長江,等等。當然,年紀輕輕就做出很大成績的人很多,現在有過去也有,梁的情況只是個例。

我也從本科,碩士,博士走過來,也要寫論文發表論文,寫畢業論文。深知學術不端其實是思想出了問題的產物,這種思想出了問題,肯定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獎學金,達到順利畢業條件等。國內期刊評審從投稿開始算,評審三個月,終審一個月,如果需要複審的話再加上一個月,這樣投篇稿件一般需要3-6月能出結果,再等6-12月刊出,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週期。但對於著急畢業的同學來說,時間是不等人的,按照這個節奏投稿,連續投稿兩個期刊不錄,一年就過去了。碩士三年,上一年課,二年級寫論文投稿,算下來到畢業刊出文章,非常緊張。當然對於部分優秀的同學,發文章快的,發上五六篇不成問題。這就是個人能力問題了。

梁瑩在碩士發表的論文數量不多應該,算不上優秀的,現在看來還算是有點笨的,小聰明埋下大隱患。我常說,學術不端就是給自己刨坑,埋地雷,不出名還好,一旦出了名,或者走了地位,官職,那這顆雷隨時會炸,自己刨的坑遲早自己躺進去。所以,任何考慮長遠的人,都不會這麼幹的。

從梁的整個事件報道來看,其一,撤稿事件。自己目前混的好了,教授,青年長江,自己意識到早年間犯的錯,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前途,故意為之。其二,怕別人抓到小辮子或者已經被抓到小辮子了,不得已而為之。不管從那個原因,錯已經在年少時犯了,就該積極面對,從梁2009年入職南大後到現在發表50多篇SCI.ssci來看,梁還是有很強科研能力的。當然如果也是學術不端另行別論。

梁在面對學術不端這個事情上,又一次犯了錯。既然是事實,就該積極面對,勇於承認。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報道中其實關於教學的問題,才是大問題。教師工作第一位是教學。


趙月渠


“你這樣查,很多教授、博導都有問題。”這句話出自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梁瑩,她這句看似毫無邏輯可言的說辭,貌似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39歲的她擁有青年長江學者等學術界頂級榮譽,最近卻被指論文抄襲和一稿多投,她曾主動要求期刊撤稿,百餘篇論文卻在沒有撤稿函的情況下憑空消失。不得不說,水很深。

梁瑩主動撤稿的原因,到底是自認當年的文章水平不足,還是唯恐當年的學術不端被公之於眾,我想大家已經心中有數了。

就像她說的,她能走到今天不容易,具體是怎樣的不容易我們不得而知,估計和埋頭搞科研寫論文的不容易關係不大吧。

令我們這些吃瓜群眾難以理解的是,梁瑩靠著一部分論文的“弄虛作假”獲得了榮譽頭銜大滿貫,是否還存在其他的梁瑩們呢?

據悉,《腫瘤生物學》曾一次撤銷中國107篇論文,涉及500多名醫務人員。還有網絡上已經形成多年的論文代寫產業鏈,以及時有耳聞的論文造假、學術不端等現象。看到這些,我想梁瑩並不孤獨。


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我們應該譴責這種弄虛作假的行為,更應該深究是什麼樣的“層層把關”才留下了梁瑩之流。


夜雨如書


關於此事我有幾個質疑和猜測:首先,為什麼要大規模的撤下論文,不單是水平低的問題,裡面肯定存在學術不端的問題,尤其是抄襲和數據造假!心中有鬼使然。其次,如此不重視教學的人,上課遲到早退玩手機,已經是多次的嚴重教學事故!南大就沒有相應的監督懲罰措施嗎?教室裡難道沒有監控嗎?如此糟糕的課堂教學,南大是如何通過教育部的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的?還是說教育部的評估在南大隻是走走過場?再次,之所以後來她不再發中文論文,而是猛發英文論文,應該有以下原因,其一、學術水平確實上了一個臺階;其二、把之前發的中文論文翻譯升級後投英文期刊,這也是她急於撤下中文論文的原因;其三、把其他人的論文翻譯升級投英文期刊,這樣無論是國內外的文獻查重系統都無能為力!以上也是她會有50多篇外文論文的原因。


抽刀落氣1


很佩服梁瑩教授,覺得她心裡素質極好,絕對可以做賊!她這麼多年持續大量造假象猶如慣偷一樣,面對如此影響惡劣的學術造假,竟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要求"不要傷害她\

大衛162411872


一個否定自己歷史的人是沒有文化的,更不配當一名大學老師。

一名學者的進步從來都不是一步登天的,需要時間的磨礪,水平的精進,實力的提升。從來沒有人要求一個博士生或者碩士生做出經天緯地結果,或者說,學術科研這條路剛開始的時候做一些水平不是很高的科研是非常正常的。我想梁教授肯定也知道這個道理。可是,她為什麼要說自己的過去是垃圾呢?

其一:她的歷史是經不起推敲的。根據報道,該教授所謂的垃圾論文至少有15篇存在抄襲或一稿多投等學術不端問題。甚至,2002年發表的論文《轉變中的國家公務員制度——中西方公務員制度改革與發展趨勢及其比較》,是廈門大學陳振明2001年的論文《轉變中的國家公務員制度——中西方公務員制度改革與發展的趨勢及其比較》的縮減版,只有極少數句子有說法上的差別。剛開始科研的時候做些水平低的研究不是垃圾,抄襲別人,或者一稿多投,才是學術的垃圾,這種垃圾,是需要作者負責的。

其二:這些所謂的垃圾成是梁教授的原罪。今年梁教授才39歲,可謂年輕有為。39歲的教授發表100多篇文章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不可思議,梁教授做到了。因為這麼多傑出成果,他成了了蘇州大學碩士、南京大學博士、北京大學博士後,按照時間推測,她的學位與這些垃圾成果是有直接的因果關係的。或者說,沒有梁教授所謂的垃圾,她成不了碩士、博士、博士後。後來的教授、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計劃、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等等,與這些垃圾有沒有關係,或者只有梁教授知道。大家可以理解梁教授初始科研的粗糙,但不會原諒造假的原罪。

其三:現在的評價體系需要完善。從梁教授後來的科研表現可以看到,她的科研能力還是很強的,可是,為了博士畢業、評教授,戴帽子,必須有很多論文來支撐,一定程度上造成了100多篇需要調查的論文。在各學校都存在著為了湊數量趕時間的現象,然後就出現了一大堆科研垃圾,但是,這些垃圾和梁教授的垃圾並不一定是一回事。南京大學近年來發展緩慢,和這些評價體系有很大關係,前有物理學院兩名院士候選人的內訌,今有一大堆同事對梁教授的批評。這,對南京大學的發展不力,應該反思,反思科研評價體系,改善評職稱過程中急功近利的思想,改正固有的頑疾。

南京大學已經開始調查梁教授的事情,結果出來之前,她還是教授,出來之後還是嗎?拭目以待。


河北志願幫博士


很明顯,撤稿的真正原因是因為那些論文就是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炸掉她。因為那些論文很多都是抄襲的,如果不撤稿,以後會被很多人看,很多人參考,很容易就會被發現是抄襲的。而撤稿以後別人就看不到了,就相當於把這顆炸掉銷燬了。這些抄襲的論文幫她獲得了研究生學位,幫他評上了教授、幫他評上了長江學者,所有的榮譽都已經拿到了,所以這顆炸掉該銷燬了,然後就是可以高枕無憂的在學校混日子養老了。這樣的教授可以說從碩士論文到長江學者這一切都是用抄襲的論文混下來的,應該撤銷他的教授職稱、撤銷長江學者職稱、收回他的碩士、博士學位,涉嫌刑事犯罪的部分立案調查,然後對全國的教師隊伍進行整頓,讓那些真正願意做科研的,願意教學的人留下,讓那些弄虛作假的、混日子的人滾蛋


宇宙之崖


梁瑩現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大學裡有很多梁瑩們,還有很多準備做梁瑩的。大學學術以論文為導向的評價倒逼出很多梁瑩們。 人才尺度評價為什麼只會憑論文?

在某些專業領域,例如我所熟悉的後現代哲學領域,一部專著或一篇論文,我看一遍,就知道此人大致水平。絕不是憑著參考文獻來衡量的,而是通過其論述和邏輯,就知道此人是否在這個領域有一定的研究。 而我們大學碩士博士慣常的方式就是乾枯的參考文獻拼湊起來的論文,如果專業領域的專家們識別不出來這些論文的實際水平,那麼,這些教授怎麼能培養出高水平的研究生?等他們的研究生畢業從事學術,還是按照這種乾枯的參考文獻論文來操作,不就是進入了靠論文批發學歷和職稱的惡性循環了嗎?

我曾經閱讀過某著名教授一部專著,恰好其研究的領域是我熟悉的,引用的參考文獻也是我熟悉。讓我憤怒的是,整篇大量是引用參考文獻,我一怒之下進行細緻統計,發現15萬字的專著,居然有13萬字都是參考文獻。

請問,這樣的專著也叫專著,那麼,大學怎麼可能培養出高水平的學者。大量會是靠論文來獲得文憑和評定職稱的梁瑩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