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閱讀方式居然不提倡?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最近在拜讀朱永新《我的閱讀觀》,朱永新的思想總是那樣鏗鏘有力,他的某一些觀點,引起我的共鳴,有一種歡欣鼓舞的感覺。今天對於其中某一些觀點,我不太認同,有話要說。

《我的閱讀觀》一書提出,我們這個時代是被“三屏”包圍的:既有電視的“大屏”,還有電腦的“中屏”,更有手機的“小屏”,“三屏”大大擴充了我們的視界,增加了知識與娛樂的選擇,創造了虛擬的世界,同時也顛覆了傳統的學習與生活方式。餘秋雨談到的當代人的“閱讀量”,其中很大比例是這種“讀屏量”。讀屏,更準確地表達應該是觀屏,它不是嚴格意義的閱讀狀態,讀書是“深閱讀”,觀屏則是“淺閱讀”和“輕閱讀”。

這句話中的邏輯是:

1、我們這個時代被三屏包圍

2、認為這個時代的閱讀等於讀屏

3、讀屏=觀屏=淺閱讀=輕閱讀

反之推理“重閱讀”=“深閱讀”=讀紙質版的書籍

這個閱讀方式居然不提倡?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因此我不認同

一、不認同讀屏=觀屏=淺閱讀=輕閱讀

我們這個時代出現“三屏”,是順應時代的發展,是新科技時代的象徵。新時代的到來,一定會帶來一些新的生活習慣和方式。不能因為新的生活習慣和方式的改變,就不認可或者否定其所帶來的效果和進步。

小時候小夥伴玩遊戲都是扔沙包、滾鐵圈、掏鳥巢、跳橡皮、彈玻璃珠等,現在小朋友玩遊戲,首先是道具不一致,玩手機、電腦、平板,連遊戲的類別也不一樣,這是因為時代變了,環境變了,難道就能判定以前的遊戲是深遊戲,現在的遊戲是淺遊戲或者輕遊戲嗎?

這個閱讀方式居然不提倡?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二、讀屏為什麼不算閱讀?

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從厚重的電視演變成為液晶電腦,從笨重的電腦演變成方便攜帶的手機。無論是用任何器材,只要能夠方便讀者閱讀書籍,何嘗不可。為何不可閱讀,而非叫讀屏。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並獲得審美體驗與知識的活動。它是從視覺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注意,這裡閱讀指的是一個行為過程,沒有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