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街頭賣油條為哪般?

近日,泰國航空公司宣佈,公司最近拓展了在街頭賣早餐油條業務,平均每天的收入在40萬至50萬泰銖,每個月可以為公司帶來約1000萬泰銖的銷售額。根據目前1人民幣約合4.6泰銖的匯率計算,這一銷售額約為200萬人民幣。泰航還宣稱打算讓更多夥伴加入到售賣油條之中,讓泰航與其夥伴都能從中獲益。

據泰國媒體報道,泰國航空的油條早套餐包括三個泰式油條和一份紫色土豆蘸醬,價格為50泰銖。目前泰國航空公司在曼谷和清邁都設立了一些這樣的早餐售賣點。泰航方面稱,目前有許多人排隊購買其油條早套餐,所售食品通常會在清晨幾個小時內被搶購一空。

相信幾乎沒有人會把航空公司和賣油條關聯起來,因而此消息一出,即因其新奇而引發了不少的關注,人們不禁會問,作為航空公司的泰航在街頭賣油條是為哪般?

這與泰航的財務狀況息息相關。新冠肺炎疫情對航空業帶來的衝擊較大,使得人們對航空需求大幅減少,航空公司因而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財務困難。然而,航空公司是非常標準的重資產運營體,飛機的使用成本和飛行員的工資都非常高,而為了保證飛行的安全性,飛機和飛行員都不可以臨時僱傭。這成為了航空公司必須支付的固定成本。換句話說,雖然人們對航空飛行的需求大幅減少,從而造成航空公司收入大幅減少,但航空公司在飛機使用、飛行員工資等方面的支出卻並未明顯減少。

也正因此,在疫情的影響之下,航空公司都採取了不同的措施以自救,例如多家航空公司不約而同地推出了名目稍有差別的“自由飛”項目,即旅客提前支付了一定費用後,在此後固定一段時間內可以在一定限制內購買任意班次的機票。航空公司採取此種措施的目的也就在於解決當下的財務困難。

作為航空公司的泰航,自然也免不了受到疫情的巨大沖擊。加上泰航本身多年來的業務發展狀況一般,財務困難問題也就更加嚴重。事實上,泰航目前正在申請破產的過程中,其負債總額約3322億泰銖。

總的來看,街頭賣油條只是泰航為了解決財務困難問題而採取的措施,其對於具體形式並未給以太多關注。

本應從事高端和高技術的航空飛行的航空公司來從事可說毫無技術含量的炸油條工作,難免給人留下一種“大炮打蚊子”的印象。不過,或許正是這種噱頭反而一方面刺激了人們的好奇心,從而直接促進了泰航的油條銷售;另一方面也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廣告和宣傳的作用。但這種積極作用恐怕只會持續較短時間,無法給其帶來持續性地關注和收入。其根本原因在於,在如今分工越發細化的經濟發展趨勢之下,專業化才是保持核心競爭力的根本所在,離開自身專業化的航空領域去賣油條,如不能保證自己所售賣的油條物美價又廉,最終還是會被其他“早餐攤”打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