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油田各單位組織觀看專題片《發現勝利》

傳承優良傳統 激發創效激情

4月16日,參與59年前華八井勘探的32120鑽井隊員工李貴祥,感動勝利人物獲得者、老黨員路憲章來到勝採廠注採304站,和青年員工坐在一起,共同觀看專題片《發現勝利》。

“在當時各方面條件都很困難的情況下,石油工人為國爭光、為國找油的步伐從未停止,能成為其中的一分子,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觀影結束後,“老石油”們和304站青年員工暢所欲言,講傳統、講歷史、講石油精神。

4月16日是華八井出油紀念日,也是油田傳統教育日。當天,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各單位以“傳承石油精神、弘揚石化傳統、推進百日攻堅創效”為主題,以開展專題教育討論學習、主題黨日活動、觀看《發現勝利》專題片等形式,進行優良傳統再教育,明初心、聚力量,重整行裝再出發,在百日攻堅創效行動中展作為、立新功。

為紀念華八井發現59年,油田黨委宣傳部和宣傳文化中心製作了專題片《發現勝利》。專題片利用40分鐘的時間帶人們重新回到那個缺油的年代,講述了石油人從華一井到華八井的艱辛探索,反映出老一輩石油人以國為重、為國找油的堅定信念和崇高品格。親歷者們的真實話語,訴說著創業者的責任與擔當、辛酸與感動。精神力量令人鼓舞,感情真摯令人淚目,激勵新時期石油人從優良傳統中汲取智慧力量。

畫面勾起一幕幕回憶,精神撼動一根根心絃……“感動於石油前輩的篳路藍縷,嘔心瀝血終有成;自豪於勝利油田的發現歷程,吹盡黃沙始到金。”專題片在勘探開發研究院引起強烈反響。作為新時代的勘探研究人員,他們一致表示,一定會秉承前輩們的艱苦創業精神,以超常決心、超常鬥志、超常舉措,攻堅克難、奮發進取,以高質高效的科研成果,創造無愧於前輩、無愧於時代的新業績。

勘探開發研究院首席專家兼滲流力學室黨支部書記曹偉東說:“作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不僅在百日攻堅創效行動中主動擔當作為、奮發進取,更以實際行動為油田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成果,將老前輩們用生命鑄就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華八井、陀11井引領了勝利油田從無到有,發展壯大,其中蘊含的石油精神、石化傳統歷久彌堅,如今無論是在油田深化改革的進程中,還是在百日攻堅創效行動中,將煥發新活力、詮釋新內涵,不斷激勵新一代石油人奮發前行,推動油田實現全面高質量發展。

“要把傳統教育成果轉化為踐行百日攻堅創效行動部署的自覺行動,將激發出的愛國熱情轉化為保障油氣主業發展的支撐力量。”注汽技術服務中心、地面工程維修中心等專業化單位圍繞“在優良傳統上我們丟掉了什麼,對比先進典型我們缺少什麼”的主題,在基層單位開展專題學習大討論,同時組織發掘和學習身邊“攻堅創效”榜樣活動。

孤東採油廠黨委書記、副廠長郝大山帶領班子成員在開展中心組傳統教育專題學習中重溫孤東會戰精神。“三十多年的孤東油田開發建設錘鍊了孤東人‘為油奉獻、為油拼搏’的意志品質,形成了實幹爭先、攻堅克難的會戰精神,我們要從中汲取力量,在新時代繼續創業、創新、創優,在低油價下算清效益賬、多幹效益活、多產效益油,不斷提高抗風險能力,為油田穩產2340萬噸,盈虧平衡點降至50美元/桶作出貢獻。”

據瞭解,在本次活動中,各單位不僅開展老石油座談交流活動,還充分發揮傳統教育室、千噸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作用,組織開展現場參觀、主題宣講活動,讓優良傳統、石油精神深入人心,激發了幹部員工傳承傳統、幹事創業的自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邵芳 通訊員 勝網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