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自杀,家长如何发现其释放的“危险信号”


孩子想自杀,家长如何发现其释放的“危险信号”

近期,媒体报道几起大学生自杀的案例不禁让人们感叹,身病易治,心病难医。全球青少年自杀率的飙升,正在成为这场疫情的次生灾害。“我真的不想活了”“我就是觉得生活没意义”……这是自杀者的“告别”吗?不,这是他们在“求救”。

北京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医生王芳指出,广义上说,自杀不仅包括自杀行为,也包括自杀观念,即和死亡相关想法或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儿童和青少年自杀都是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数据表明,儿童和青少年自杀有增加的趋势。虽然目前还没有任何的方法能够预测自杀的风险,但如果能早期识别出自杀的“危险信号”,就能及时地提供一些帮助。


孩子想自杀,家长如何发现其释放的“危险信号”

孩子有自杀的“危险信号”

1.患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事实上,儿童青少年自杀的常见原因就是抑郁症,能够早期诊断抑郁症并进行干预,能有效地降低自杀的风险。儿童抑郁症的表现常常不典型,很多抑郁的儿童并不会表现出和成人抑郁症一样的愁眉苦脸、闷闷不乐、没有兴趣、精力,不愿意出门、和人接触等典型的抑郁症状。儿童青少年的抑郁往往会表现出心烦、容易发脾气、不愿上学、身体各种的不舒服的症状,但是检查却找不到原因、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成绩下降等。

2.自伤行为。在精神心理科的门诊,经常会看到有自伤行为的儿童,如划自己,这些自伤行为虽然并不会产生致命后果,但也往往是孩子求助的信号。如果孩子出现自伤行为,家长可以去表达对他们的担心,冷静、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一谈,做一个倾听者。在倾听的过程中不要试图去否定孩子的想法或者批评孩子,通过谈话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包括自杀的想法。

3.绝望、无助的情绪。绝望和无助会压垮人们活下去的勇气。在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在面对自己没有能力解决的事情时,往往会产生悲观绝望的感觉,认为自己活着是没有价值的,对不起父母,觉得父母没有了自己可能会活得更好。

4.在网上浏览、查找和自伤、死亡相关的内容。这往往提示孩子已经开始对死亡有一些计划,一定要高度警惕,及时干预。

如果孩子有上诉的表现,最好带孩子到医院就诊,由专业的医生判断并及时进行干预。

孩子想自杀,家长如何发现其释放的“危险信号”

家长常见的担心和误区:

1.谈论自杀会增加自杀的风险吗?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有关自杀的话题是不能谈的,很多人会担心,直接询问他人和自杀相关的话题会增加他/她自杀的风险,因此成为了禁忌,不敢和其谈论与自杀相关的话题。王芳医生指出,在精神心理科门诊,经常有父母担心医生询问孩子和自杀有关的问题,是不是会让本来没有自杀观念的孩子产生自杀观念,或者在生活中听到孩子表示“不想活了”,“觉得活着没意思”的时候,往往感到很恐慌和震惊,不知道怎么应对,也不愿就这方面的话题和孩子进行交谈。研究表明,关于自杀想法的谈论并不会增加自杀的风险,关于自杀的想法的询问会让有自杀观念的人感到有人在关心他们,反而会降低自杀风险。

2.不要忽视他人表达的自杀想法

很多人会觉得平时性格活泼开朗、外向、大大咧咧的人是不会自杀的,所以他们表达自己有自杀想法的时候,周围的人往往会觉得是在开玩笑。很多家人会认为“孩子哪有什么压力”,“她说想死都是在威胁我们家长”。事实上,很多人在实施自杀前后会向周围的人表达过自己有自杀观念,这是他们释放的求救信号,但往往被忽略了。虽然多数有自杀想法的人都不会真的去实施自杀,但是,对于他人表达的自杀想法,一定要认真对待,认真的倾听他们的想法。


文字|精神心理科 王芳

#顺义妇儿医院健康说#@头条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