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素蓮,烽煙靜處即蓬萊

曾素蓮,烽煙靜處即蓬萊

1640年,曾素蓮21歲,生活在離石首縣城不遠的喻家坊。某日,與同樣讀書屬文的丈夫劉鴻慶一塊論詩,遵照劉夫子的意思:

“乃知(寫詩)匪易,抑且非女子分內事,乃棄去。”

彼時,他們已結婚四年,曾素蓮同意不再寫詩,焚燒了自己青年時代的不少詩稿。為君一席話,自此輟筆,當時可謂愛深情篤。

25年後,劉鴻慶忽然棄妻棄家棄絕功名,遠遁為僧,曾素蓮遭此生離,自敘“鶴孤洞口,涕淚空揮”,自稱“洞口老人”,於46歲重拾詩筆,一發而不可收拾,一直寫到她77歲去世為止。

因此才有了《楠枝閣集》,集中存詩301首。《歷代婦女著作考【增訂本】》中記載了此書,稱曾素蓮為湖北人。可見,作為閨秀詩人,曾素蓮詩名大揚非止石首,影響還遠達於省內外,且青史留痕。

如果終生不再寫詩,曾素蓮將如何呢?

曾素蓮,烽煙靜處即蓬萊

她也是一位世俗意義上成功的女子,堅強,自立,自重,是好女,是賢妻,是良母。

曾素蓮祖宅在石首縣城西門內,探花之後。生長於書香之家,幼時與兄長同時受教於父親,長大後嫁給了門第相當的孝廉劉鴻慶,與夫君情投意合,同姑嫂妯娌相處和諧,過了七年幸福生活,然後,戰亂開始了。

劉家自此遭受大劫,幾為滅門大禍。

那一年,張獻忠部的農民起義軍,很快自武昌,攻湖廣,佔長沙,兵陷石首。曾素蓮劉鴻慶因孩子年幼與舅父避亂白泥湖、上津湖及江北天門沙洲,劉母鄒氏帶其他四房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逃往湘西大山,想到深山老林去躲避兵禍。

這正是起義軍的進攻路線啊!劉鴻慶身為孝廉,得知後憂心如焚,別了妻子,前去尋親。孰料見到母親時,只有她一人了,其他兄嫂弟妹侄兒侄女均死於流離之中或病歿、或被殺,或凍餓而死。母子二人回鄉路上,又遇兵丁砍殺毒打。鄒氏養尊處優之人,經這般肉體和精神的虐待,禁受不了,也死在了湘西。

劉鴻慶受傷受辱,眼見至親全部死去,大受刺激,流落於洞庭湖南北一帶,自暴自棄,不敢也不願回家。

如此深重的心理創傷,大約也為劉鴻慶後來的出家種下了因由。

曾素蓮,烽煙靜處即蓬萊


曾素蓮避兵禍四年後帶領兒女回到故居,以一己之力治理劉家,整飭田畝,課讀子女,使劉氏家聲不至於中衰。待得十年後丈夫歸來,又督促協助他高中舉人,可謂皆大歡喜。

然而,彷彿塵世的幸福自己已無力消受,彷彿所得的一切都不屬於自己,劉鴻慶飄然離家,遁入佛門,從此不知所歸。

丈夫走後,曾素蓮又獨自生活了31年。這31年,她兒孫滿堂,生活富裕,無有後顧之憂,正可以重拾青年時代之好,以高尚高雅的志趣過完餘下的歲月,沒有陷入長久的哀怨與哀慼之中。相反,作為一家之主,她還勉勵家人共渡難關。

是大膽表達、釋放才華照亮了她的一生。使她的孤寂可以減輕,痛苦可以消散,使她形象更立體,個性更豐滿,喜怒哀樂更優雅從容。

這樣,再遇吳三桂起兵反清,兵出湖南時,曾素蓮率領全家重避戰亂於白泥湖、上津湖和長江沙洲及天門,她就可以寫詩來抒發憂懷了:

綠樹清波日逐開,
烽煙靜處即蓬萊。
早知江上桃花好,
悔向湖邊憶老梅。

這還是在逃難中麼?然而確確實實是在避兵禍。即使是避兵禍,也可以從日常生活裡生髮出美好和趣味來。“烽煙盡處即蓬萊”,這樣的表達也是前無古人吧?一個歷經時事,樂觀通透的老婦人,令人又敬又愛啊!

曾素蓮,烽煙靜處即蓬萊

從曾素蓮的詩歌作品裡看,她善良真摯,熱愛生活,疼愛親人,珍惜友情,對自然界花草樹木風景風物由衷地欣賞,對漁樵、童子、農人,尤其對歷代傑出女子都懷有深切的同情和尊重。

更令人驚歎的是,七十多歲,直到去世的那一年,曾素蓮還一直堅持讀書,保持著旺盛的創造力。

且看這首詩,像一個垂暮的女子寫的麼?

池中綠樹亂啼鴉,
睡起仙亭日影斜。
提筆欲將山水賦,
推窗只見石榴花。

可以說,曾素蓮是幸運的,她既擁有一個世俗人的幸福,雖然有缺憾,卻恰好成就了她的才智,使她在精神層面上獲得自由的空間,成為一個優秀的詩人,一位傑出的女性,令後人景仰。

注:本文部分資料來自王國燦先生編著的《素蓮楠枝香》,在此致謝。

紅紅的樹,常用名萇楚,努力學習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