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湛:疫情對GDP增速影響顯現,經濟增速目標應適度讓位於穩就業

李湛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鄒欣

(首發:證券時報)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一季度GDP增速和3月的主要經濟數據: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下降6.8%,不及預期的-4.9%,前值為6%,創歷史次低;1-3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降16.1%,降幅較1-2月收窄8.4個百分點,不及預期的-13.7%;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5.8%,降幅較1-2月收窄4.7個百分點,不及預期的-6.6%;3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較2月減少0.3個百分點。我們對一季度主要宏觀數據的解讀如下:

第一,一季度GDP增速創歷史次低主要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和春節假期延長影響,第二產業受到影響最大,服務業受益於新興業態的發展所受衝擊好於預期。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較去年四季度減少12.8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186億元,下降3.2%,較去年四季度減少6.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73638億元,下降9.6%,較去年四季度減少15.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22680億元,下降5.2%,較去年四季度減少11.8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增速雖然有所下降,但是種植業整體情況良好,春耕春播進展順利,一季度冬小麥一、二類苗播種面積比重達到87.2%,較去年同期增加3.5個百分點,預計今年糧食生產大概率不會出現短缺問題。第二產業增速受到衝擊最大,主要是因為嚴格的防疫措施和春節假期延長導致全社會生產生活出現階段性停擺;但是我們看到3月的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1%,較1-2月降幅收窄12.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復工率達到99%,產能恢復較為快速,預計二季度產能有望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目前來看,疫情對第三產業服務業的衝擊是好於預期的,由於服務業佔比較高而且新冠疫情對人群集聚行業影響較大,市場普遍認為疫情對服務業的衝擊是最大的。從實際數據來看,3月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0.1%和0.7%,新興服務業的發展部分替代了傳統線下服務業的需求,這是較為積極的因素。

第二,就一季度的GDP增速來看,預計今年經濟增速目標大概率要適當讓位於穩就業,二季度開始宏觀政策調控力度料將加碼,但逆週期調控政策將更注重調結構而不是總量刺激。以一季度的GDP增速來看,如果要完成“翻一番”的目標,2020年的GDP增速至少要5.6%,這意味著後續政府可能要出臺“天量”的經濟刺激計劃。但從開年到現在已有的政策調控來看,政府還是保持了相當的政策定力: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以國內市場需求為主,並未採取“大水漫灌”的方式;財政政策通過減稅降費、增加政府債務限額、提高專項債用於項目資本金的比例等方式更為積極,但明確規定專項債不得用於土儲、棚改等房地產相關領域;雖然政府對房企在土地、銷售、融資、居民購房等方面的政策有所放鬆以保證房企資金鍊不會出現大規模斷裂的情況,但近期部分地方政府進一步放鬆房地產的政策大多“一日遊”(比如河南駐馬店“降首付”、廣州取消公寓限購、青島鬆綁限售),表明“房住不炒”的整體基調並沒有發生變化,房地產市場還是以穩為主。從失業率的數據來看,3月的城鎮調查失業率較2月明顯好轉,說明前期的調控政策正在起效果。而且,總理在3月10日的國常會中提到經濟增速要讓位於穩就業。另外,3月27日的中央政治局定調會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未來有望出臺一攬子經濟支持計劃,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對沖疫情導致的負面衝擊,但本輪政策調控大概率不會重走2008年“房地產+基建”強刺激的老路,補短板和調結構可能是應對未來更加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的佔優選擇。因此,我們認為,預計今年經濟增速目標大概率要適當讓位於穩就業,全年經濟增速在2%至3%之間可能是較為合理水平。

第三,投資增速降幅收窄,主要靠房地產投資拉動。1-3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16.1%,較1-2月降幅收窄8.4個百分點。分行業來看,1-3月製造業投資增速為-25.2%,較1-2月降幅收窄6.3個百分點;基建投資增速為-16.36%,較1-2月降幅收窄10.5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增速為-7.7%,較1-2月降幅收窄8.6個百分點。從70城房價的數據來看,3月多數城市房價略有上漲。從房地產投資分項數據來看,施工面積增速小幅回落但仍在正增長區間,新開工面積、土地購置面積、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增速降幅收窄。所以,房地產投資增速一枝獨秀。基建投資增速與整體投資增速基本持平,考慮到基建項目資金到位與項目開工之間可能會有一定的時滯,後續反彈速度大概率會加快。反映實體經濟狀況的製造業投資依然表現不佳,一方面,海外疫情蔓延導致出口訂單減少,對外向型製造業企業衝擊較大;另一方面,製造業中民企和中小企業佔比較高,前期較為嚴格的防疫措施和消費修復週期較長對製造業企業的營收產生較大沖擊,目前活下來相較於擴大投資來說是更為重要的事情。

第四,消費增速修復較為疲軟,受到汽車和手機銷量大幅下滑以及油價暴跌的雙重打擊,但必選消費和醫藥品消費依然堅挺。

3月社消增速為-15.8%,降幅較1-2月收窄4.7個百分點。根據相關行業的數據,3月汽車銷量累計同比下降42.4%,手機出貨量累計同比下降36.4%。汽車和手機消費增速顯著下滑。同時,從2月開始,受海外疫情蔓延擴散導致需求萎縮以及沙特發起的原油價格戰影響,國際油價暴跌,PPI指數降幅擴大,工業品價格受到衝擊。不過,糧油、食品、飲料、日用品等必選消費和中西藥品類產品消費依然較為堅挺。隨著後續穩消費政策加碼和復工復產的有序恢復,預計消費增速未來有望持續反彈。總體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一季度的宏觀經濟確實產生了一定衝擊,但隨著2月下旬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復工復產的逐步推進,目前國內經濟社會大局依然保持穩定,不改中國經濟長期向好趨勢。

合作、版權請聯繫華小姐:1364170555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