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怎麼了?

撰文:付一夫

天津“失落”了。

2019年,天津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104.28億元,增長4.8%。儘管增速從2018年的3.6%,提升到2019年的4.8%,但在31個省份中,排名倒數第三。

更尷尬的是,第四次經濟普查後,天津市2018年經濟總量被大幅下調5546.72億元,是下調省份中幅度最高的。由此,天津在全國城市經濟排位中,相繼被強省會成都、武漢和杭州趕超,由2018年的第6位下降到第10位

天津怎麼了?

2019年中國城市GDP30強

更讓天津著急的是,南京與天津僅有70多億元的差距,按照南京8%的增速,極有可能在2020年再進一位。到那時,天津還能保住城市經濟總量十強的位置嗎?

作為四個直轄市之一,天津經濟的一舉一動無疑是讓人吃驚的,更重要的是因為天津曾經的榮光。

天津怎麼了?

環渤海經濟圈上的明珠

在環渤海經濟圈中,天津無疑是極為閃亮的一顆明珠。

歷史上,天津是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工商業中心和對外開放城市,是“天子渡津”之處,坐擁北方最大港口,毗鄰首都北京,且在自然資源、產業基礎、交通運輸、開放開發等多方面幾無短板,故天津有著“近代百年看天津”之說。

天津濱海新區是中央批准的第二個國家級新區,旨在以濱海新區為龍頭,推動環渤海區域的經濟整合及發展,最終在北方大地上再造一個“浦東奇蹟”。種種政策利好接踵而至,濱海新區強勢崛起。

天津怎麼了?

天津濱海新區

幾組數據可以見證天津經濟通往榮光之路。

先看經濟增速與工業增加值增速。2000-2016年,天津經濟增速始終高於全國,13.63%的年均增速大幅度領先於這一時段全國9.42%的年均增速;即便經受了國際金融海嘯的衝擊,天津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韌性依舊不減。

這期間,天津工業增加值實現年均17.38%的增長,接近全國年均增速的2倍。特別是天津的工業增加值多年都在20%以上,2004年更是高達26.5%,這是一個令諸多城市歎為觀止的成就。

進入新世紀以來,濱海新區經濟增長勢頭更為強勁。濱海新區大力發展現代製造業,吸引了一大批諸如空客A320總裝線、中航直升機總裝基地、風電設備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重大項目落戶。

同時,濱海新區積極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擴大高技術產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規模。濱海新區2000-2015年期間,年均近20%的經濟增速相比天津全市更勝一籌。2010年,一舉超越浦東新區,位居國家級新區經濟總量榜首。

更重要的是,天津的快速發展絕不僅限於濱海新區。藉助濱海新區的龍頭帶動,天津實施與中心城區、其他區縣“三區聯動”戰略,收到顯著實效。尤其是處於“京—濱發展主軸”上的武清、北辰、西青和東麗四個區,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齊頭並進,而其中又以武清和北辰兩個區更為強勢,2015年,二者經濟總量均達到千億級別。

再加上具有優越生態環境和開發縱深的寶坻、薊縣、寧河三區縣,成為天津承接首都功能溢出、科技成果轉化和高端產業轉移的最佳承接地。

正是因為經濟發展態勢,讓天津在環渤海經濟圈的地位愈加重要。早在天津“十二五”規劃中,就明確提出“努力建設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其雄心壯志可見一斑。2016年,天津成功入圍國家中心城市名單,一時風光無限。

彼時,幾乎全國人都認為,北京已經可以專注做“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而北方“經濟中心”這一頭銜,彷彿也可以放心地讓賢天津。

但未曾想到,如此一路高歌猛進的天津經濟,居然在一夜之間跌下神壇。

天津怎麼了?

天津港全景

遭遇“滑鐵盧”

在整體宏觀經濟政策與形勢都沒有發生重大變化的前提下,2017年,天津經濟增速竟下滑了近2/3,增速僅3.6%,位列全國倒數第一,創28年新低,僅高於1989年的1.1%。“盛極而衰”的劇情似乎來得有些突然。

毫無疑問,濱海新區的主動“擠水”,是導致浪潮退去的一個重要原因。

2018年1月,天津經濟主戰場濱海新區宣佈“擠水分”,不再重複統計註冊在當地、但未在當地生產的企業產值,將2016年的地區生產總值從10002億元調整為6654億元,一時輿論四起。2019年再度下調,引發外界強烈關注。

2020年1月22日,天津統計局在官網上發佈了一份說明,把經濟總量大幅修訂的原因歸結為兩點:第一,天津轉變發展理念,淘汰了一批落後產業;第二,嚴肅查處了統計造假,擠出了歷史上積累的“水分”。

然而,除“擠水”外,至少還有三方面因素,是天津經濟遭遇“滑鐵盧”的深層原因。

第一,限產的“環保風暴”直接影響了天津工業。

從天津產業結構來看,全市經濟總量有近一半都是來自工業的貢獻,其中重工業的分量不容小覷。

在2017年的限產“環保風暴”中,很多高耗能高汙染的重工業企業被關停,直接影響到天津工業體系的上下游協同運作。其結果便是,2017年,天津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僅為2.3%,遠低於2016年的8.4%,這無疑重創了天津的經濟增長態勢。

第二,服務業不景氣讓天津經濟增長乏力。

以金融業為例,早在2006年,濱海新區就獲國務院批准成為繼上海浦東之後全國第二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同時獲得多項扶持政策,包括設立東疆保稅港區、進行金融改革試點等。

然而十多年過去了,除了渤海銀行,天津似乎拿不出第二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金融機構。從代表地區經濟活力的上市公司來看,在滬深兩市掛牌的天津A股上市公司共有53家,其所屬行業多為工業、能源、交通、房地產,幾乎沒有一家是金融企業。

天津怎麼了?

第三,經濟增長過於依賴固定資產投資。

2007-2011年間,天津投資增速保持在每年20%以上,個別年份甚至超過40%,遠超全國平均水平。高速增長的投資也為天津經濟帶來了每年增速超過15%的“繁榮”景象。

然而,2012-2016年,隨著投資增速從18.5%腰斬至8%,天津經濟增速也從近14%降至9%左右。2017年,天津投資僅增長0.5%;2018年,天津投資更是下降5.6%,而同期,全國投資增長5.9%。這也彰顯出天津經濟的增長模式依舊過於粗放,轉型已是迫在眉睫。

浴火重生的經濟韌性

2年過去了。很多人對天津經濟的印象還停留在那個“至暗時刻”,而這個城市的經濟增速已經開始持續上揚了,從2018年的3.6%上升到2019年的4.8%,回暖之勢較為明顯。

浴火重生的天津,正在奮力向上。人們也看到了天津經濟的韌性所在,為之欣喜和振奮。

從經濟的核心指標工業來看

,2019年,天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4%,比2018年加快1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新產品產量分別增長56.7倍、40.0%和85.8%。規模以上服務業中,新服務、高技術服務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在投資上,天津也一改2018年的疲態。2019年,天津投資扭虧為盈,增長13.9%,位居全國第一。投資中,天津“三新”投資、高技術產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2019年,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36.5%。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長15.7%,其中生物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投資分別增長86.1%、39.3%和28.1%。

從投資結構上來看,天津民間投資出現了明顯好轉,佔全市投資的41.1%,增長3.5%,實屬不易。這反映出,天津民營經濟的活力正在逐漸釋放。作為國企重鎮,天津經濟活力不足一直被外界詬病,而各地發展經驗一再證明,民營經濟的發展狀況,是決定當地經濟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和重要支撐。

民營經濟活力與地方營商環境直接相關。天津持續深化“一制三化”改革,制定《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召開企業家大會,優化營商環境。在全國工商聯發佈的《2019年萬家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報告》中,

天津在要素、法治、政務、市場、創新等5個維度滿意度均位居全國前列。

天津怎麼了?

2019年11月12日-13日,天津市委、市政府召開天津2019中國企業家大會。

2019年,天津新登記市場主體26.7萬戶,增長20.7%,其中新登記民營市場主體26.49萬戶,增長21.1%,佔全市的比重為99.2%,全市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5.1%。可以說,天津經濟開始出現回暖,高質量發展的態勢正在形成。

今日天津,雖已逐漸擺脫昨日陰影,但仍沒有完全趟出“泥濘”。天津市市長張國清用十二個字來形容天津所處的階段:負重前行、爬坡過坎、滾石上山。

天津未來如何,尚未可知,不過,逆境之於強者,總是契機。我們期待著天津“鳳凰涅槃”的那一天。

(作者系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編輯:紀海濤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決策雜誌”(微信ID:juecezaz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