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銀行理財,三年期利率4.35%和五年期利率4.5%,哪個划算呢

無論存款還是投資理財,一旦遇到產品非常相似的時候,有“選擇綜合症”的人就很糾結難受,總希望有一種理論標準來打破魔咒,不急,今天就告訴你。它就是投資理財的“三性”原則,也是通用原則,即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動性原則,三個原則拿捏到位,就是最佳選擇。

在我國銀行理財,三年期利率4.35%和五年期利率4.5%,哪個划算呢


3年利率4.35%和5年利率4.5%,哪個合算?雖然描述並不詳細,但可以肯定比較的標的應該是存款類產品。那麼在安全性上,定期存款屬於銀行一般性存款,固定期限和利率,到期本息一次性支付,具有剛兌性質,且適用於存款保險條例,最高償付限額為50萬,二者沒有區別,所以不再贅述。

要比較二者孰優孰劣,重點還是在效益性和流動性方面。毫無疑問,在效益性方面,5年期利率4.5%肯定優於3年期利率4.35%。舉例同時存100萬,5年期定期存款每年利息為4.5萬,3年期每年利息只有4.35萬,二者每年相差0.15萬,儘管不多,但總是多掙的錢,買一件衣服總夠吧,如果不精打細算,還理財幹嘛?但這種推算的前提是兩種存法都必須保證持有到期,不得提前支取,否則按照活期利率計算利息,差距甚微。因此,這就要涉及到流動性問題。

在我國銀行理財,三年期利率4.35%和五年期利率4.5%,哪個划算呢

流動性比較抽象,究竟怎麼理解?簡單說就是能夠以最小的損失滿足我們最大需求的能力。以實例講解更直觀,比如我們存了100萬5年期,中途如果急需用錢,但只存夠了3年,如果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利率0.35%計息,只能得到利息1.05萬,而如果當初選擇3年期存款,那麼這時的利息就是13.05萬。利息損失高達12萬,不得不說5年期存款流動性是很差的。

在我國銀行理財,三年期利率4.35%和五年期利率4.5%,哪個划算呢

因此,綜合分析,如果對流動性需求不高的投資者,選擇5年期利率4.5%更划算,不僅可以獲得更多利息,而且在當前利率下行趨勢下,可以提前鎖定長期收益。選擇3年期利率4.35%,3年到期以後的利率很可能低於4.35%,再與5年期利率4.5%比較,可能差距更大。反之,如果利率處於上升通道,當然選擇3年期利率4.35%更合算,因為可以同時兼顧效益性和流動性,從而提高綜合性價比。所以,投資理財踩準節奏也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