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為何走向衰落?

夏普為何走向衰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淺草財經

自夏普成立100年之際,漸漸投入鴻海集團的懷抱後,提到它的人少了許多。不過曾經主打高價的夏普再次進入觀眾視野時,已經變了一幅模樣。

10月17日下午,據中國臺灣地區媒體報道,鴻海集團在2016年8月收購日本夏普後,由於鴻海想借助夏普品牌,讓鴻海集團脫離對專業電子代工(EMS)依賴,反而造成在中國大陸市場的低價戰略中,使夏普品牌蒙受其害,直接被貼上了“便宜貨”的標籤。

那麼,百年企業夏普是如何走向成功,然後漸漸走向衰落,這背後又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呢?

從液晶之父掉下神壇

夏普由創辦者早川德次於1912年創立,前身是東京的一家小金屬加工廠。充滿獨創性的產品研發讓公司取得飛速發展,成就了夏普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廠成長為全球性大企業。

據相關報道,夏普早期的自動鉛筆由金屬加工匠早川德次在1915年申請了專利,是最早的全球性暢銷商品之一。

1923年,關東大地震將早川德次的工廠給損毀,於是遷移到大阪東山再起,這也是自動鉛筆主要的客戶所在地。此後,夏普源源不斷地生產出各種獨創的商品。

自上世紀70年代起,隨著液晶技術的發展,夏普看中了其未來的前景,於是投入了大量資金、人力,但由於研發進展緩慢,導致公司業績持續虧損。

雖然持續虧損,但是管理層依然專注於技術研發,終於在2000年代,創造出液晶電視品牌AQUOS,為現代液晶電視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夏普值得人們尊敬的是,全球第一條六代線、第一條八代線、第一條十代線(面板廠)都出自這家公司。夏普這種勇於挑戰極限,專注研發的精神曾經讓其液晶電視成本結構,比同行業少了近兩成。

2003年,夏普的液晶電視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超過5成,成為毫無疑問的行業老大。在高端市場,夏普2004年推出的第一臺45英寸液晶電視價格高達1.3萬美元,2007年發佈的首款猶如畫框的壁櫃式電視,更引起全球關注。

夏普為何走向衰落?

可以說,2000年代是夏普最輝煌的時期。但是直到2012年,也就是夏普成立百年的時候,形式急轉直下。2012年第一季度,夏普液晶電視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下滑到5.1%,還不到9年前的十分之一。面板、電視與太陽能三大事業部都出現了虧損。

同時,韓國三星在狂追夏普,並逐漸超過夏普,後來成為液晶電視領域的行業第一。

2012年,在夏普危難之際,迎來了金主鴻海精密。一方面夏普需要扭轉鉅額虧損的局勢,尋找解決方案;另一方面鴻海集團發展正盛,但擔心三星的快速崛起衝擊到自己在LED行業的地位,於是以670億日元(約8.5億美元)換取夏普約10%的股份,成為夏普最大的股東。

雖然鴻海集團成為第一大股東後,暫時緩解了夏普的現金流,但依然沒能扭轉夏普漸漸走向沒落的趨勢。直到2016年8月,中國反壟斷部門批准了鴻海集團對夏普的收購交易,鴻海集團以38億美元全面完成對夏普的收購。

2017年,郭臺銘為了振興夏普品牌,在中國大陸市場以低價策略,雖然夏普的交易量有所提升,但是卻使夏普在2018年漸漸貼上了“便宜貨”的標籤。

為何走向衰落

夏普被迫賣給鴻海集團,以換取資金繼續生存,是多方面原因組成的。

最主要的外部原因是三星的崛起,衝擊了夏普,導致夏普走向沒落。因為夏普鉅額投資的同時,三星也在投資,其規模甚至比夏普更大,但是三星集團的整體實力已經遠超夏普,除了液晶電視,還包括手機和半導體等。

除了外部原因,夏普走向沒落主要是諸多內部原因導致的。

夏普的綜合成本相比三星高出太多。液晶顯示屏生產是通過一道一道生產程序疊加起來的,它的生產過程和半導體非常相似,日本的半導體生產廠家在開發新一代產品時,完全是在原有的生產流水線上加入新的生產程序。由於半導體生產是自動化的,程序的數量直接決定生產成本,夏普的液晶顯示屏生產同樣也有這個弊端,無形之中提高了生產成本。

而三星在開發新產品時,開發初期就已經定下成品的架構,減少生產程序降低成本和新產品開發同樣重要。由於三星是後發企業,非常注重價格優勢,從而快速佔領了夏普等成本較高企業的大部分市場份額。

生產成本日趨變高的原因是夏普過於追求產品質量,導致成本過高。而在使用的過程中,往往用戶還未等液晶電視的壽命終結,就已經更換了更具性價比的新產品。

而且夏普長年只專注技術,不與同業交流,在客戶面前,拿不出好的產品規劃。過於專攻高端市場,沒有很好的定價策略,讓夏普的報價經常背離市場行情。

並且,夏普是一個非常傲慢的企業。在供應鏈方面,夏普以大企業的姿態壓榨其供應商,特別是業績出現下滑後對他們是漫天要價。例如:三洋在被松下收購後,工廠所在地方官員和名流願意為三洋請願,希望政府能予以幫助。但當夏普出現危機時,卻沒有地方官員和名流為其請願。

沒有契約精神也是夏普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當液晶電視市場飛速發展時,索尼沒有自己的液晶顯示屏供應商,便求助於競爭對手夏普,並與夏普簽訂了合作合同。但是當時夏普的液晶電視非常暢銷,其單方面撕毀合同不給索尼供貨,最終索尼中斷了和夏普的合作,並和夏普的死對頭三星共同投資生產液晶顯示屏。

不僅如此,夏普自身的企業文化也存在很大的侷限性,基層的信息很難傳遞到決策層,雖然這種大企業部門互耗的情況非常普遍,但是夏普的內耗可以說是發揮的淋漓盡致。

寫在最後

回過頭來看,10幾20年前非常風光的日企,很多已經漸漸衰落。這些走向沒落的日本大企業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你死我活的派系鬥爭、漫無天日的部門間內耗。而夏普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針對夏普沒落被鴻海集收購後,單純以低價策略而讓百年老店冠上“價格殺手”的稱號。鴻海副總裁兼夏普社長戴正吳於今年9月在富士康深圳工廠向經銷商表示,“過去以追求銷售量為主的策略,從今起要平衡銷量與品質,等於是為低價策略畫上了句號。”

如今,三星已經在液晶顯示屏、液晶電視領域成為了毫無爭議的霸主地位,儘管鴻海集團已經掌握夏普的控制權,也很難撼動三星的地位。

而夏普品牌被鴻海集團玩的讓消費者認為它是便宜貨的代表,說明夏普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越來越低。對於企業來講,未來是技術、銷售、品牌、品質、供應鏈、人才等綜合能力的比拼。三星、蘋果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說明,而單純依靠價格戰很難獲得持久的發展。(本文首發鈦媒體)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